為您找到與項目審批標簽相關結果 40篇
廣州海珠:創新“交地即開工”模式,以提高項目審批效率優化營商環境
近日,廣州市海珠區南洲路、新港東路等某些項目,通過“交地即開工”模式,提高項目審批效率,加快推進項目開工建設。據中海集團項目負責人反映,拿地后完善土地出讓合同、用地規劃許可證就可以開工了,開工期比以往提前3~5個月,為企業節省了巨額的利息支出。
優化營商環境丨湖北麻城:探索工業項目“先建后驗” 2個月審批縮短至2天
自2019年7月以來,該市探索實行工業投資項目“先批后建”為“先建后驗”。企業對原來需要前置審批的事項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承諾?;静牧辖浡摵蠈徟鸁o異議后,企業即可依法依規自主開展項目設計和施工等,項目即可“先建”。
重大項目簽約到開工僅52天 貴陽貴安高效服務跑出加速度
12月26日,恒力(貴陽)產業園項目在貴安新區如期開工。正式啟動商務條款談判到協議簽訂,12天;簽約到開工,52天……翻開該項目推進“時間表”,從引進、落地到破土動工,這一項目再次成為貴陽貴安重大項目決策立項、施工準備高速高效的典范。
天津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再提速 從獲得土地到取得施工許可證不超過60天
記者從市住建委獲悉,為進一步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持續優化我市建設領域營商環境,日前,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起草了《天津市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在鞏固深化我市前兩輪改革的基礎上,聚焦重點環節和關鍵節點改革,實現一般社會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從獲得土地到取得施工許可證不超過60天(自然日)。
全國首創!杭州以“土地碼”打造工業項目審批改革“智治芯”
30日上午,杭州“土地碼”工業項目審批改革推進會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經過大半年改革攻堅,杭州“土地碼”服務工業項目審批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已在錢塘新區向企業發出了首本“見碼發證”的不動產權證,成功探索實現工業用地“賦碼上云、按碼供地、碼上服務、見碼發證”數字治理閉環,此舉在全國也屬首創。
山西省走出項目審批“一網通辦”新路徑
隨著電子政務的發展,圍繞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各級政府和部門建設了大量相對獨立的業務系統。從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來看,項目審批涉及的部門多、層級多、事項多、程序繁瑣,各系統條塊分割、自成一體、互不連通,需要登錄三個全國性的綜合平臺與多個部門專業系統,重復申報、重復錄入成為普遍存在的問題,給辦事企業群眾帶來極大不便。為破解這個難題,山西省堅持從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出發,統一思想,凝聚共識,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為契機,圍繞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申報審批管理服務,打破部門和區域“條塊劃分”,統籌實施系統整合,建成了全省統一的“山西大系統”,走出了山西項目審批“一網通辦”新路徑,審批服務效率大幅提高。
山東:流程再造 項目審批核準時間壓縮一半
山東九大攻堅戰提出,要以更大力度簡政放權、流程再造,今年,辦事環節、提交材料、辦理時限要分別再減少一半。投資項目審批是所有審批當中最復雜最嚴格的審批之一,如何實現壓縮一半的目標呢?
盧海英:“一網通辦”促建設項目審批提速,“一支隊伍”助力企業投資省心稱心
2019年11月28-29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北京國脈互聯信息顧問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聯合主辦的“2019智慧中國年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以“數字化轉型——共識與策略”為主題。本文系佛山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局長盧海英女士于11月28日在“2019年智慧中國年”主論壇上的演講。
陳世杰:互聯網+政務”模式下的廣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踐
本文系廣州市政務辦副主任陳世杰先生于11月29日在“2018智慧中國年會”分論壇四——“政務服務升級:優化營商環境”論壇上的演講,內容通過現場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核。
審批工程建設項目要多久?國務院要求:審批時間壓減一半以上!
日前國辦印發《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的通知》,要求2018年內北京等16個試點地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減一半以上,由目前平均200多個工作日壓減至120個工作日,2019年在全國范圍內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