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六屆海南省電子政務論壇在臨高召開,本屆論壇以“數字賦能政府數字轉型,互鑒推動自貿港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海南省大數據管理局副局長孫少科做了《數字政府建設整體思路》分享,以下為演講內容精選。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數字政府建設整體思路》,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是當前我省數字政府建設現狀分析;二是數字政府建設整體思路;三是智慧海南常態化的運營保障機制的思考。
一、現狀分析
數字中國在“十三五”規劃中部署推進,“十四五”規劃中單列成篇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在數字中國建設總體布局中明確“2522”的整體架構體系,并提出2025年和2035年的數字中國建設目標。數字中國的整體設計中,數字政府就是一個牽引驅動,數字中國等于高速行進的列車,數字政府作為車頭驅動和引領數字經濟、數字社會等全面發展,并營造良好的數字生態。這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普遍的共識。
從我省的信息化頂層設計來看,我省最頂層設計規劃就是智慧海南建設,智慧海南包含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智慧社會、數字文化、社管平臺等專項小組,覆蓋包括政府數字化轉型、全島封關運作信息化,以及各行業各領域的規劃,整體支撐海南自貿港“一本三基四梁八柱”這一框架有效落地實施。
2021年時任省長馮飛對數字政府建設提出要求,將政府數字化轉型作為推動經濟轉型提高社會治理能力的牛鼻子,要運用數字技術,對施政理念、方式、流程、手段、 工具,進行全方位、系統性、重塑性變革。我們這幾年發展過程當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是發現了很多方方面面的問題。
我們從網絡通、數據通和業務通三個層面進行分析我省數字政府建設情況,以此評估我們當前數字化發展程度,發展和分析存在問題,并聚焦重點,提出有意義的建議措施,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推動問題有效解決,保障支撐好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好全島封關運作建設。
一是網絡通。我們當前數字政府的網絡體系,包括省電子政務外網、社管平臺網絡、行業部門專網及其他特殊網絡等網絡體系及其承載的信息系統。根據《政務信息系統定義和范圍GB/T40692-2021》,從公共服務、行政管理、決策支持,公共安全等四個維度歸類納入海易辦、海政通,梳理分析全省信息系統,并根據信息系統的網絡流量情況分類為高頻、中頻和低頻系統,從中分析各信息系統應用頻率。從網絡通來看各部門信息系統建設運行情況,要推進資源整合,避免重復;強化系統應用,避免浪費。一方面要統籌共性能力統一支撐底座,打造成為能夠統一支撐智慧海南建設發展的底座支撐。另一方面,基于海易辦、海政通,打造平臺之外無系統,要保障高頻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逐步整合各部門運行的中低頻信息系統。
二是數據通。數字政府建設要中將數據共享貫穿到政府數字化轉型的各領域、各方面、全過程,推動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高質量的系統對接共享。省大數據管理局近年專門成立數據共享專班,根據部門職能職責,建立了“三目錄、三清單”政務數據資源管理體系,全面推動全省數據共享,其中,政務數據共享需求滿足率、數據質量問題整改率按100%目標要求落實;同時,按部門的職責目錄、系統目錄、數據目錄,數據需求清單、數據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推動政務數據對外開發利用,促進各方發展。通過全面分析全省各類信息系統的數據編目、共享使用及開發利用情況,重點關注數據被各單位共享調用較高的高頻系統,需要重點保障這些系統和數據的安全。
三是業務通。業務通不僅是部門內部之間協同,更要推進跨層級跨系統的業務協同,要按照平臺之外無系統的要求,整合接入海易辦、海政通,通過海易辦基于互聯網面向市場經營主體和老百姓服務,實現一網通辦;通過海政通基于電子政務外網實現黨政機關的一網協同,在海政通上建設各行業領導視窗,每個部門、每個市縣都應該有自己的領導視窗,通過領導視窗貫通省-市縣-鄉鎮,動態監測各行業、各領域的業務發展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和督促解決,有效推進效能政府建設。
我們通過網絡通、數據通、業務通評估省數字化發展建設,總結發現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當前數字政府與社管平臺等行業底座功能需要加強資源整合;二是從網絡通、數據通、業務通角度分析,當前政務信息化應用系統還存在大量中低頻應用,需要加強評估是否符合業務需要,不符合發展的低頻應用應逐步整合或注銷;三是數據共享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與垂管部門系統雙向共享協同的運行機制;四是需要進一步提升各部門、各市縣數字化率,提高業務管理水平;五是全面動態監測數字化應用情況的智能化缺乏,需要盡快構建數字資源一本賬的信息化管理支撐能力;六是高頻應用系統需要重點關注,需要統籌建立一套常態化高效的運營支撐保障體系。
二、統籌數字政府建設整體思路
我們總結了存在的問題,接下來要分析形成具體思路,以此推動全省各部門數字化率提升。數字化率包括職責信息化率和職責數據化率,體現一級政府一個行業部門在履職盡責的數字化轉型程度,通過數字化率提升各級政府各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提高行政效能。我們從資源整合、聚焦重點、體制機制保障三大方向提出統籌我省數字政府建設的思路。
第一,是資源整合提供共性能力。特別是數字政府和社管平臺方面的資源整合,將社管平臺與數字政府能力統籌后,形成統一底座能力做好智慧海南整體支撐。全省視頻感知能力統籌形成一張網,實現視頻感知統一對外服務。整合之后呈現出這樣的一個結構,底座就是全省統一的智慧海南支撐底座,提供基礎性公共性的數字化能力,支撐數字政務、數字經濟、數字文化、智慧社會等各業務領域發展。
第二,是強化高頻系統的運營保障,整合中低頻系統,查缺補漏的各類系統應用。一是強化高頻應用保障,加強高頻系統安全穩定運行保障;做好數據共享服務支持,推動與各系統的協同應用,提高運行效益。二是整合中低頻系統。加強中低頻系統的績效分析,基于海易辦、海政通推動一體化整合;不再使用的系統做好數據備份,及時注銷下架,不再安排運維經費。三是加強短板應用建設。通過數字資源一本賬管理,及時分析,查缺補漏強化應用短板;動態收集需求,做好統籌設計,及時將短板應用納入年度計劃,推動建設落地支撐各業務改革和管理,動態提升數字化率。四是政府投資與社會投資相結合,推進建立“政府引導,社會投資”良性機制,營造良好的信息化生態合作機制。
第三,是強化底座平臺支撐安全保障,形成數字資源一本賬的管理,避免重復建設。一是強化底座支撐,統一數字化底座能力提供各單位支撐;統一海易辦海政通應用支撐,加快推動各系統納入統籌管理;做好底座常態化運維運營支撐保障。二是嚴格落實安全等保要求,確保各系統安全;加強制度、技術、人員的安全體系建設;常態化7*24小時安全運維運營支撐保障。三是建立數字資源一本賬管理機制,全省信息資源家底摸清,強化分析能力;新建系統原則上通過一本賬篩選,相同或類似系統優先利舊或升級,避免重復建設;通過一本賬推動各部門各市縣提升數字化率。
第四,發揮省專業機構的建設運營支撐作用。充分發揮省大數據管理局“建設和運營”職責,聚焦重點系統做好建設運營支撐保障,圍繞數字資源管理難點,建成數字一本賬支撐全面信息化資源管理;提升數字化率、數據全量編目率、秒審率:加快推動全省政務信息系統全量編目,提升全省數字化率,全量編目率、秒審率;海南自貿港數據共享專區建設:進一步加強與國家垂管部門系統雙向共享協同的運行機制;統一運維運營資金保障,落實平臺之外無系統,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智慧海南常態化的運營保障機制的思考
當前我省信息化特別是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模式和制度設計存在一些短板,從信息化規劃設計、立項審批到項目建設實施,過程繁瑣、周期耗時長等問題,一定程度制約我省數字化發展。近年,我們調研一些先進省份,結合實際,對于建立智慧海南常態化的運營保障機制提出幾點思考,期望更好推進數字化發展。
一是實行CIO制度,CIO就是政府首席信息官,在智慧海南領導小組下形成一套政府首席信息官CIO機制,各級政府、部門參照設立。由CIO按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的理念,審核重大項目的總體框架和重大事項,統籌好全省信息化建設發展。
二是實行“三統一”的規范標準和工作流程標準。統一總體設計、統一底座支撐、統一評估把關,CIO統籌制定全省信息化標準規范,動態完善,覆蓋項目管理全過程,各部門、各市縣嚴格執行,按標準進行項目的規劃設計、評審把關及建設實施;統一協調推動機制,統籌協調、推動項目落地;強化共建共享共用約束力,確保資源整合、共建共享、協同應用,避免重復。
三是聚焦業務場景應用,推動項目三清單機制。在項目管理的三個重要環節做出改變,即在信息化規劃、年度計劃審核、項目立項審批過程中,重點審核項目三清單(需求清單、場景清單、改革清單),業務驅動,將“審核項目”向“審核場景”模式轉變。避免做項目而做項目,項目虎頭蛇尾、應用效果不佳的現象,原則上,未開展項目三清單設計的不予申報、不能通過立項。
四是建立常態化的服務運營支撐機制,項目建設管理從“建設模式”轉向“服務模式”,適應新形勢發展需要。以需求和問題為導向,如何快速保障省委省政府要求提前交付的業務場景或改革政策的落地應用;如何快速保障各部門業務應用系統動態完善,及時支撐業務管理和改革需要。提出三點思考:一是統籌服務項目規劃設計,針對省委省政府要求提前保障交付的業務場景、政策落地的應用或各行業部門、各市縣對于系統完善、緊迫性改革等工作,根據業務需求,統籌動態組織規劃和設計,快速形成服務項目。二是統籌服務項目建設運營,建立常態化的服務運營保障體系,按需求、場景、改革的需要,組織對服務項目提前投入建設,提供業務需要的相關服務產品;業務部門按需組織實施推廣應用,快速支撐業務管理和改革工作。三是統籌服務項目資金保障,以省、市縣分級統籌,做好服務項目資金保障,按需求、場景按需求據實結算;探索先從非政府采購的服務事項著手,逐步形成統籌資金保障“服務模式”良好運行的常態機制。
最后,圍繞著我們的自貿港的高水平的開放形態,更好的營商環境的目標,大家共同努力把機制理順,讓項目建設更規范,安全更有保障,來實現推動全省各領域數字化全面提升提速,爭取2025年進入全國的一流水平。謝謝!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