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脈研究院
作者:孫澤紅(數據治理研究院副院長)
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研究近期防控重點,指出“要提高復工復產服務便利度,在一體化政務平臺上建立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服務專欄,使各項政策易于知曉、一站辦理”。為貫徹落實這一重要部署,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開設了“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服務專欄”,為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提供一站式政策查詢和辦事服務,助力疫情防控和有序復工復產。
長期以來,政策難匯聚、難查詢、難辦理等現象屢有發生,政策精準送、一次辦成為惠企服務主要短板之一,“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服務專欄”的正式上線,既是政府治理能力改善的重要指標,也是圍繞制度創新,推動政務服務與政策服務協同聯動的主要標志,在當前數字政府建設的大趨勢下,以“政策通”“辦事通”“互動通”為核心的服務專欄,對政策服務體系的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政策服務能力是現代化治理體系的重要指標
疫情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是“大考”,在應對疫情過后的經濟社會正常運行、有序復工復產方面,政策發揮出引領性作用。政府提升政策服務能力,實現“政策全面查”“政策精準送”“政策一次辦”“政策在線評”和“政策馬上督”,推動惠企政策全面落實,需要新理念、新路徑、新模式。
一方面,積極發揮信息化技術優勢,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有序高效開展,強化惠企政策輸出與精準落地,是開展政策服務的基本要求。3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精簡審批優化服務精準穩妥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強調要進一步壓實責任,以問題、需求、效果為導向,為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確保企業疫情過后平穩恢復正常運行。當前,企業復工復產面臨不同程度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交通物流、員工返崗、資金鏈壓力等方面。通過將政策服務化、標簽化,有助于企業按需快速查詢,與服務辦理同步推進。
另一方面,運用數字化技術開展政策落地,增強政策執行力,是提升政策執行效果的基本保障。除對政策進行匯聚、梳理外,還要對公眾接觸政策的流程進行模擬,通過流程簡化、功能友好、通俗易懂的專欄,讓群眾和企業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因此,平臺型入口成為政策廣而告之的關鍵要素。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既是總樞紐、也連接主干道,在平臺上增設政策服務專欄,是不斷豐富服務內容、優化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質量的有力舉措。
二、政務服務與政策服務協同聯動,是數字政府治理模式的主要標志
政策服務是各類企業的迫切需求,在數字政府建設整體環境的推動下,精準化、個性化的政策查詢、推送、辦理、督查、評價服務成為當前推進復工復產工作的重要抓手。其標志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政策服務體系從碎片化向整體性轉變
政策服務體系的結構與政府治理結構具有同源性,包含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在傳統政府結構下,以部門為核心的橫向結構和以層級為核心的縱向結構,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散狀態,在政策實施推進過程中,分散性所帶來的渠道、標準不一,直接影響了企業和老百姓辦事的效率和質量。
通過在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上開展政策服務,分散性被集約化、平臺化的互聯互動結構所替代,形成了至上而下的政策體系,從部委、副省級、地市級直至縣(市、區),從老百姓關注的復工復產、穩企穩崗、金融財稅、緩繳社保、租金減免、水電氣優惠政策,以及衛生、醫療等公共領域的政策,均可在平臺上進行獲取,實現無縫對接、實時聯動,為社會公眾了解政策、運用政策提供極大便利。
(二)政策執行管理從以部門為核心向多部門聯動轉變
各級政策落實的難點和痛點在于執行力,一方面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還存在一定短板,另一方面通過信息技術優化政策到達率還有較大探索空間。在數字政府建設1.0階段,政策部署和執行大多依靠點對點方式,部門自建系統、自設渠道開展政策推送和服務,耗時耗力。
以平臺一體化、政務服務一體化和公共支撐一體化三個一體化為核心的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基礎上衍生政策服務一體化,通過多政策匯聚、大數據應用以及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構建,賦能政策的有效、精準傳達,公眾在一個平臺,即可查詢所關注的熱點政策,實現信息同源、資源同享、服務同根。
(三)政策服務從單一板塊向多板塊組合轉變
長期以來,政策服務的條塊模式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在“放管服”改革、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和政務服務跨領域、跨層級、跨系統的整體推動下,政府辦事效率、制度性成本得到了極大改善,同時,政策服務以業務領域為核心的單一板塊局面未得到實質性改變。從數字政府自身演變而言,亟待借助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應用,打好政務服務與政策服務的“組合拳”。
“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服務專欄”以一體化思維,涵蓋“政策通”“辦事通”“互動通”三大板塊,以一站式服務入口,實現各類相關便民利企政策的全口徑聯動,構建出多元化政府服務的新模式。
(四)政策推送機制從封閉渠道向開放生態轉變
在傳統的政府管理和政策落地過程中,政策透明度低、信息不對稱等因素導致不少企業無法及時了解優惠政策措施,同時中小微企業受到規模小、資金少、人才缺、創新能力不足等限制,無法完全依靠自身力量解決,因此政府提供精準、及時政策服務變得更加重要。通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服務專欄-政策通”全站檢索,公眾和企業可以了解到不同類型、不同領域的政策,為獲得政務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三、數字政府背景下政策服務將發揮更大價值
當前,政府數字化轉型面臨重大機遇,同樣也對其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服務專欄”的上線運行,通過相互支持、協同,實現跨組織邊界的協作,在政府數字化轉型中,將發揮出更大、更重要的價值。
(一)政策服務將成為政府服務的重要內容
推動政府與企業間政策信息的“精準對接、無縫銜接”,既要通過信息技術應用,提高企業對政策的知曉率,也要政府職能部門創新政策的送達標準。“政策服務即平臺”,通過在平臺中進行分類梳理、加工、重組、標簽、優化等,使公眾不僅能得到政策原文,還可以進一步獲取與之相關的政策解讀、政策要點、申報指南、關聯政策,匯總各類政策的解讀和圖解,為企業申報各類扶持爭取更充足的時間,實實在在減輕企業負擔。
(二)政策服務能力將成為檢驗各級政府履職能力的關鍵指標之一
政策服務時效性、精準性、智能化程度,是未來數字政府在政策服務中的核心內容,也是服務型政府、整體型政府的題中之義。要達到以上目標,需要各級政府將政策服務能力建設放在當前重要工作任務部署中,同時借助信息化技術和應用工具,對企業全生命周期進行“標簽”化,構建企業畫像,對不同企業精準定制政策套餐,從“人找政策”轉變為“政策找人”,改變政策資源碎片化狀態。
(三)圍繞政策服務的應用場景將越來越豐富、多元
政策服務與政務服務是數字政府在服務領域中的“一體兩面”,通過兩者聯動,有助于實現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共享,打造更專業、更集約、更便捷的政務服務平臺。同時,通過各類政策的分類分層分級匯聚,實現政策服務精細化的同時,能夠推動多屏、多級的服務終端形態,從屏幕到指尖,從“網上政府”到“掌上政府”成為現實,讓企業、公眾隨時隨地享受政策數據資源全面釋放的紅利。
附:國脈政策通(又名“國脈一體化惠企政策服務平臺”),是對標中央關于“各項惠企政策落實到位、易于知曉、一站辦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幫手級產品。以“惠企政策精準送、補貼申報一次辦”為核心,提供政策“發布、匯聚、查看、送達、辦理、督查、評價”全套解決方案?;谑袌鲋黧w、民生服務和營商環境優化,從最小顆?;?、數源標準化、數據共享化、組織協同化、業務融合化五個方面著手打造,實現群眾與企業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托政策紅利更好發展。截至目前,該系統已于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東新區、南山區等地應用,獲企業群眾普遍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