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和北京國脈互聯信息顧問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2018智慧中國年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以“數據賦能 智慧中國”為主題,共有來自全國部委、省、市、區縣電子政務、智慧城市、大數據主管領導、行業專家、企業代表、主流媒體千余人參會。

  本文系連云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張名志先生于11月28日下午在“2018智慧中國年會”分論壇一上的演講,內容通過現場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核。

張名志.png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張名志】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同仁:

  很高興參加今天的研討會,與大家一起共同分享我們連云港市數字政府建設方面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連云港簡介

  首先先介紹一下我的城市連云港。連云港市是新亞歐大陸橋東端起點,也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支點。作為中國首批沿海對外開放城市、中國重點海港城市,她是一個具有獨特美麗的海濱城市,也是一個極具發展潛力的港口城市。

  二、政務信息化建設歷程

 ?。ㄒ唬┱招畔⒒尘?/strong>

  2009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同志在視察連云港市的時候,要求連云港市在新世紀要后發先至,完成新時代的“西游記”。遵照總書記的囑托,作為電子政務工作者,我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數字政府建設在新的時代下到底能不能實現后發先至。因為連云港市與在座的先進城市不一樣,我們的數字政府建設起步比較晚,底子比較薄,事實上是從2017年才正式開始全面推進這項工作。

  (二)建設框架

  從去年以來,我們在紫光集團、國脈互聯等國內著名企業的助力下,圍繞數字政府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實踐,也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效。我們初步搭建了“四個一”加“三中心”的框架體系?!八膫€一”就是“一網”(政府網站總門戶)、“一云”(政務云)、“一端”(城市移動客戶端)、“一目錄”(數據資源目錄)?!叭行摹本褪浅鞘写髷祿行?、城市運營管理中心、數據災備中心。這張圖就是國脈互聯幫助我們繪制的數字政府頂層設計規劃中的一個總體規劃的圖,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四梁八柱”。我們一直圍繞這張總體規劃圖來分步實施數字政府建設。

  具體說來,我們的總體規劃圖一共分為五層:第一層是基礎設施建設層,包括我們的態勢感知以及我們的網絡和云平臺;第二層是數據層,主要是六大基礎庫:人口庫、法人庫、空間地理庫、宏觀經濟庫、社會信用庫、電子證照庫以及下一步要做的主題庫;第三層是平臺層;第四層是應用層;最后一層是展現層。

 ?。ㄈ┙ㄔO路徑和成果

  在整個規劃制定以后,下一步關鍵就是如何按照規劃一步一步推進落實。從去年我們整個建設過程進行總結,主要是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推進制度體系完善

  第一個是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充分發揮市政府辦公室牽頭作用。2017年連云港市重新調整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擔任的政務信息化暨“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由常務副市長親自抓這項工作,定期召開會議。同時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置在市政府的辦公室,具體承辦由電子政務辦負責。我們的體會是,在數字政府初期推進當中,領導小組辦公室放在市政府辦公室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我們調研了很多城市,各地領導小組辦公室有的設在發改委,有的設在經信委,有的設在信息中心,但是實際效果推進起來不理想。后來發現有些城市把領導小組辦公室放在市政府辦公室,效果非常明顯。最后我們領導小組辦公室也設在市政府辦公室。因為市政府辦公室和其它部門有明顯區別的地方--沒有部門的利益,完全是在政府的領導下直接發揮牽頭的作用。所以領導小組設在政府辦公室將會在具體實踐當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第二個是密集地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迅速補上在政策方面的短板。因為從起步開始,相關的政策文件都嚴重缺乏。我們先后出臺了《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工作方案》《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大數據中心管理暫行規定》等三十多份文件,并與所有協作單位和專家簽訂了《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安全保密協議》,進一步保障數據的安全,為政務信息化工作配套必要的政策環境。

  第三個緊接著要做的是加強政務信息化的項目扎口管理。這一塊工作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因為以前我們的政務信息化都是各自為戰、各自建設。實行扎口管理以后,既能夠避免項目重復建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同時能夠使領導小組辦公室在今后推進數據共享、歸集方面有非常大的手段,來制約、管理、監督市里面各個部門的信息化建設。目前政務信息化扎口管理在實踐當中確實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每年十月份左右,市里面六十個主要部門把信息化項目上報,再聯合會同財政局、經信委、發改委共同來進行聯審,對項目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以及資金是否合理等各方面都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目前2018年和2019年的項目在實踐審批過后,感覺效果非常好。

  2.加強基礎設施支撐能力

  第二個方面工作就是不斷加強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建設。主要是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建立全市統一電子政務網絡。從2017年5月開始,江蘇省就開始在全省部署統一電子政務網絡。連云港市從3月份開始建設,到5月底的時候,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市級電子政務網絡。同時今年繼續推進縣區、鄉鎮和村間電子政務外網的建設。目前全市1651個村已經全部接入電子政務外網,也是在省內率先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電子政務網絡全貫通。電子政務網絡建設也是通過采取招標的方式,由運營商來建設,我們付租金。這一塊政府沒有拿出一分錢,全部由運營商來建設。在建設電子政務外網的同時,還加強部門內部專網的建設整合。目前也基本上完成了教育、衛計、工商、國土、民政等部門專網的改造,全部取消了他們部門的專網,實現了電子政務外網的互聯互通。

  二是建成全市統一的市縣區一體化的政務云平臺。我們之前沒有政務云平臺,如同一張白紙。所以從去年開始,市縣區統一建立了一個政務云平臺。云平臺采取紫光云的技術架構,也是采取招標的方式建設。當時招標的時候,充分調動運營商的積極性,整個預算1500萬,包括各種各樣機房和風機的建設,加上云平臺。最后電信公司報價0元,移動公司報價0.1元,電信公司中標。也就是我們政府沒有花一分錢,讓運營商把1500萬的項目幫我們做好了,而且還是3年免費運維。后來很多媒體關注這方面情況,與廈門騰訊云報價1元錢異曲同工。目前政務云平臺建成以后,我們加強對部門項目的管控,不允許部門重新新建機房,原有的機房要逐步進行淘汰,在這方面60個市級部門大部分已經取消了機房,全部已經搬到云平臺上,統一共用云平臺。一期的云平臺資源很快用完,今年又重新進行擴容。目前云主機數量達到了1500臺,存儲容量達到了800T。同時還配備了杭州安恒態勢感知綜合管理平臺,進一步加強安全保障能力。

  另外依托全市統一的政務云平臺,持續推動部門業務系統的上云。目前這一塊工作應該說做得比較徹底,我市60家市級部門的158個非涉密業務系統已全部部署在政務云平臺并全部上云,只有少數條線部門,像國土、工商無法上云。其它的市級部門的業務系統也已經全部實現上云,為下一步的數據共享打下了堅實基礎。

  第三個工作是建設城市大數據中心。2017年10月16日,為了建設大數據中心,與紫光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運營大數據中心。目前大數據中心建成的機房4.5萬平方,共分五層,正在進行接電工程安裝建設。預計在今年的12月份正式投入運營,準備在12月25日左右舉行啟動儀式。

  第四個是依托大數據中心,加快規劃建設城市大腦,也就是城市運營管理中心。城市運營管理中心分為數字政府創新展示區和城市運營管理區??偟拿娣e是2400平方米,目前也將與城市大數據中心一樣在今年的12月底同步投入使用。屆時也歡迎各位領導、專家去指導。

  3.促進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共享

  第三大塊攻堅克難,進行政務數據匯聚共享工作。前面做的基礎設施和各種規劃的最終目的是實現政務數據的匯聚共享。一共分成四步走:第一步就是編制政務信息資源目錄。剛才很多領導也都講到了,歸集數據的時候,首先要編制數據資源目錄。這一塊紫光集團利用三個月時間編制了連云港政務信息資源目錄一期。在編制的時候,是由市政府辦公室牽頭由市里面的部門來共同做這項工作。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從需求側和供給側兩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梳理分析。目前目錄已經編制完成,包含60個部門的1071個信息資源以及12492個信息項。

  第二步,目錄編成以后,緊接著做的就是推進政務數據的歸集。依托全目錄和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大力開展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和政務數據的梳理歸集。目前市級部門自建非涉密業務系統已經基本上實現了與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實時對接。一共匯聚全市60家部門的總量達30.2億條的數據資源,存儲總量達到1個T。包括民政部門的婚姻數據、公安部門的人口車輛數據、人社部門的社保數據、工商部門企業法人數據以及公積金等單位和個人的數據。同時還積極協調省大數據中心,匯集國家發改委、人社部、教育部等國家部委和省衛計委、省統計局等省級部門的部分數據資源。應該說數據歸集這一塊目前還是繼續朝前推進,目前在歸集總量等各方面在省內應該說還是走在前列。

  第三步,積極開展政務數據共享開放工作。主要是做兩件事:第一個是建設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網站,第二個是建設公共數據開放網站,作為我市政務數據共享和交換的開放門戶。在9月8日,開放網站已經在蘇北地區率先上線試運行,各位在網上也可以搜索到。首批上線的部門是30家,共有62項數據資源,11萬條數據,目前還在逐步開放其它數據資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網站也已經完成了建設,計劃在11月底正式交貨使用。第四步是建設六大基礎數據庫。這是從去年9月份開始抓的重點工作,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六大基礎庫建設也是由市政府辦公室牽頭,會同公安、工商、國土、統計局等六大部門共同來建設的,而且都是由政府統一招標建設的。我們調研了很多其他城市,但是同時建設六個庫的數量還不是很多。一步到位、全部建成以后,可以為我們的不見面審批、一網通辦提供基礎支撐,六大基礎庫工作將于11月底正式上線運行。

  4.保障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第四塊工作就是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在快速推進。一是建成了一體化的政務服務平臺。這一塊主要是依托江蘇政務服務網建成的,橫向連接全市50家單位,縱向連接各縣區功能版塊的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實現7505項權力事項一網公示、咨詢、網上申報等等功能。同時市直各部門也通過全市統一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全面獲取政務服務數據資源,共享量累計達到6000萬條,平均每天交換數據量50萬條。第二是“一網通辦”加快推進。截至目前政務服務網通過共享交換平臺匯集辦件260萬條,證照數據79.6萬條,電子證照覆蓋率87%。已經同時實現了建設項目多屏合一、醫保類100%不見面等場景化應用和市本級61項省廳應用一網通辦,部分省廳業務也是在全省領先。第三是政府網站支撐能力不斷提升。的政府網站從去年在江蘇率先完成了政府網站群的建設。市政府門戶網站上集成市里所有的部門和縣區的網站,另外我們還取消了縣區鄉鎮和部門的網站。政府網站也是在全省率先建成了政府網站群。同時政府網站群堅持一年一小改版,三年一大改版,新的改版已經在11月上個星期剛剛上線試運行。

  5.一體化扁平式協同辦公體系

  第五塊,我們也在探討建設一體化扁平式協同辦公體系。由市政府辦公室和市委辦公室共同牽頭組織開展包括四套班子在內還有全市60個部門以及各縣區各功能版塊在內的全市一體化協同辦公系統。辦公OA已經全面上線運行,極大地提高了審批效率。到這個月底,可以在江蘇省率先實現市縣區跨層級一體化網上協同辦公應用,因為我們是江蘇第一家全面建成市縣區和部門同步一體化協同辦公。目前的政務信息化基礎設施已經初步建成,下一步的重點是考慮如何加強應用層面的建設。

  (四)下階段目標計劃

  我們計劃主要是做好這幾方面工作。近期我們重點實施“1+1”的計劃,即大數據應用推廣加上服務能力提升。在數據層面要繼續完善六大基礎庫,建立全領域的主題庫,推動基于政務服務系統的數據資源整合與共享,解決數據共享堵點,完全打通信息孤島。在平臺層面,重點建設完善城市大腦,打造城市運營管理中心,整合政務數據,接入企業社會數據,形成完善的城市大數據中心。在服務層面,重點建立全市統一的移動服務端,對標“我的南京”,還有廈門、南通等各先進城市已經做好的移動服務端App?,F在已經在籌劃建設的移動服務端,初步定名叫“我的連云港”App。把這個App打造成為一部手機辦事通,真正實現業務數據化,數據服務化的政務服務模式,更高水平、更有優勢、更有活力的智慧城市。

  總之,我們將圍繞“四個一”加"三中心"的總體建設框架,努力建設“大平臺、大數據、大系統、大服務”的數字政府。非常感謝!

附:國脈,是領先的大數據治理和數字政府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平臺+數據+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數據基因和水巢DIPS兩大系列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信息中心、大數據局、行政服務中心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金融機構。自2004年成立以來,已在全國七大區域設立20余家分支機構、5大技術研發基地,服務客戶2000余家,執行項目5000余個,連續多年開展中國政府網站、智慧城市、互聯網+政務、營商環境等公益評估評選活動。被業界譽為中國信息化民間智庫知名品牌、電子政務優選咨詢機構,國內首倡智慧政府理念,首創智慧城市、數據治理、互聯網+政務評價體系,首推數據資產普查、全口徑數據資源目錄、數據元標準化、數源確認與供需對接、最多跑一次事項梳理、營商通等產品,信息資源編目、公共數據普查等業務全國占有率和影響力名居榜首。

  注:獲取更多會議信息及嘉賓演講資料,歡迎登錄“2018智慧中國年會官網”。

年會官網.png

  現場照片直播分享:

現場直播.png

責任編輯:hong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