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電子學會舉辦的第三屆中國云計算大會5月19日在北京開幕,本屆大會的主題為“云計算應用之路”。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在開幕式上指出,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在經濟社會發展、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服務中小企業、縮小城鄉差別等方面,讓云計算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應用發揮作用。當前發展云計算要遵循規律形成合力務實推進。
今年以來,云計算作為下一代計算模式全面進入實踐應用階段。各國政府紛紛推動主要廠商圍繞云計算重新布局,創新平臺、產品與應用不斷涌現,越來越多的數據和應用在向云中遷移,云計算的發展呈現出如火如荼的態勢。對此,楊學山指出,要充分認識發展云計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云計算概念及其引發的一系列技術、產業、應用模式、服務模式的變化是信息技術長期發展的一個必然。云計算代表了技術和應用發展的趨勢,意味著通過市場化、專業化、規?;?、集中化的方式,IT資源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應用能夠更快地取得效果。云計算的各項應用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走科學發展道路提供了新的途徑。因此,要大力發展云計算。
楊學山強調,云計算是一個新的概念,追根溯源也不到十年時間,發展云計算要循序漸進,符合規律。云計算需要把計算機集中起來,而集中計算資源已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們在不斷地追求如何使計算中心、計算資源在高度集中的條件下提供更好的服務,而云計算在計算資源的充分利用上又邁出一個新的臺階。無論是公共云,還是社區云,或者私有云,服務能力必須跟上,這種云背后所代表的是服務需求,只有不斷提升服務能力,才能滿足這種需求。同時,云計算還有一個基本的要求就是寬帶。沒有寬帶,云計算就沒有基礎。所以必須加快寬帶發展的步伐,在現在的基礎上盡快地提升一到兩個數量級。至于發展云計算,一定要遵守規律,夯實基礎,務實推進,把云計算的好處落到實處。
楊學山提出,要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形成發展合力,提高發展質量。云計算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必將形成一個長長的產業鏈。在云計算的產業鏈體系中,研發、教育、企業單位、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以及相關單位都在這里可以找到自己發揮作用的地方。各方只有圍繞云計算發展共同的需求目標,找到各自的比較優勢,才能形成合力,減少資源的耗費,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