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上午舉行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主任顧軍介紹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重大建設項目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有關情況。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副主任張忠偉,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副主任凌鳴,浙江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副主任陳海濤,上海市青浦區區長楊小菁,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區長王國榮,浙江省嘉善縣縣長張錫鋒共同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今年1月2日,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滬蘇浙兩省一市發展改革委、蘇州嘉興兩市政府共同印發《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重大建設項目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這是示范區2024年1號文件,為示范區未來三年重大建設項目明確了路線圖、任務書和時間表,標志著示范區建設向縱深推進,是推動實現規劃、土地、項目建設的跨區域協同和有機銜接的生動實踐。
編制《三年行動計劃》的主要考慮
重大項目是示范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2021年執委會會同滬蘇浙兩省一市發改部門、蘇州市、嘉興市聯合印發《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重大建設項目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建立示范區重點項目聯合推進機制,會同青吳嘉兩區一縣合力推進了115個重大項目建設,有力支撐了示范區高質量發展。去年6月,示范區執委會會同兩省一市三級八方著手開展第一輪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評估,并啟動第二輪三年行動計劃編制工作,經深入研究對接,于10月形成了三年行動計劃初稿。
1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主持召開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強調“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國式現代化中更好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強調“要加快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完善示范區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加強規劃、土地、項目建設的跨區域協同和有機銜接,加快從區域項目協同走向區域一體化制度創新”。12月9日,中央區域辦與兩省一市召開示范區建設工作推進會,對下一步工作做了部署。
根據座談會精神和示范區建設工作推進會要求,示范區執委會會同各方對《三年行動計劃》進行全面深化完善,形成最終成果,于今年1月2日正式印發。主要有四方面考慮:
1.塑功能。制定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本輪計劃重在推動更多功能性項目早出形象、快出功能,實現從形態開發向功能開發的躍升,推動示范區在重點區域、重點領域取得更大突破,當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2.做示范。制定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是推動規劃、土地、項目建設的跨區域協同和有機銜接的具體實踐。本輪計劃依據已批復的示范區總規、先行啟動區總規,重點聚焦先行啟動區,重點關注跨區域、跨流域、戰略性產業集群等項目,推動“一廳三片”集中示范和生態環境保護、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創新轉型、公共服務保障4大板塊分類示范。
3.重銜接。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秉承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贏理念,延續集中示范和分類示范兩條實施路徑,延續“動態調整、滾動更新”的實施機制;接續支持上一輪《行動計劃》續建項目,同時圍繞示范區建設發展新階段新要求,更加強調項目成熟度,更加突出高能級、牽引性項目的落地,加快提升示范區集聚度和顯示度。
4.強保障。制定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是兩省一市合力推進示范區建設的有力抓手。本輪計劃進一步完善重大項目聯合保障機制,進一步強化兩省一市三級八方在項目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力度,同時加強向上爭取,為項目建設賦能,進一步調動項目實施主體積極性。
《三年行動計劃》主要亮點
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包括總體要求、實施計劃和保障措施。聚焦“一廳三片”重點區域和生態環保、設施互通、產業創新、民生服務四大重點領域,明確開展16項行動,共包括124個項目。主要內容和亮點是:
(一)突出集中示范,推動一廳三片出功能出效益
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聚焦“一廳三片”重點區域,重點明確各片區2024—2026年建設目標及年度重要功能性項目建設安排。
水鄉客廳,作為兩省一市共建的綠色發展樣板區,在去年5月“一院跨三省”的方廳水院開工建設的基礎上,將進一步在項目建設中跑出加速度,到2026年,“一點”方廳水院、“一心”創智引擎(一期、二期)、科創學園(一期)等功能開發項目基本投用,好風景與新經濟交融的新格局初步形成?!叭龍@”江南圩田、?;~塘、“藍環”北環等生態修復項目正式運營。
青浦西岑科創中心,華為研發中心目前正在進行主體工程收尾和內部裝修,今年6月將正式交付使用,岑卜路、規劃六路等周邊道路將于上半年通車,西岑水質凈水廠9月也將正式投用,其他周邊公建配套項目正在加速推進,將于2026年底前陸續建成。同時,西岑科創園區建設加快推進,集企業辦公、研發中試、技術孵化、生產服務為一體的國際一流創新社區基本形成。
蘇州南站科創新城,交通樞紐工程正加快建設中,將在今年滬蘇湖鐵路正式通車時建成啟用。集疏運道路工程也計劃于今年年底通車。水系綜合整治一期工程、市政道路、污水處理及公用配套設施等正加快推進,也將于2026年完工,站城一體的高鐵小鎮加快形成。
嘉善祥符蕩創新中心,科創綠谷研發總部綜合提升、浙大長三角智慧綠洲、浙大醫學院附二醫嘉興醫院等一批項目將在今年陸續開工,科創綠谷研發總部商業街、生態修復及配套等項目將于2026年底前陸續建成投用,集教育研發、國際交流、文旅文創為一體的特色創新中心加速形成。
(二)突出分類示范,加快提升集聚度和顯示度
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錨定生態環保、設施互通、產業創新、民生服務四大領域,推動新一批展現新理念新模式的項目落地,加快提升示范區集聚度和顯示度。
在生態環保領域,圍繞加快構建“一心、兩廊、三鏈、四區”生態格局,穩步實施河湖生態修復、清水綠廊建設、河網水系連通、污染治理提升四項行動,推進17個項目建設。在完成元蕩23.9公里岸線全面貫通的基礎上,這一輪將實現淀山湖岸線的全面貫通,完成藍色珠鏈(二期)水環境、伍子塘流域綜合治理,太浦河后續工程也將開工建設,示范區生態基底將進一步錨固,生態優勢轉化的基礎將更加扎實。
在設施互通領域,實施軌道交通引領、區域道路連通、特色交通構建、數字智能支撐四項行動,共計38個項目。滬蘇湖高鐵、上海17號線西延伸將于2024年底建成通車,通蘇嘉甬高鐵、滬蘇嘉城際鐵路加快建設,如通蘇湖城際、嘉興至楓南市域鐵路也將在2024年啟動建設,軌道交通對示范區發展的帶動作用將進一步發揮。在前期已經貫通的9條跨省對接道路基礎上,汾湖大道—興善公路、錦商公路—金商公路等跨省對接道路工程也將進一步加速建設。同時,數字空間的斷頭路也在加速打通,中國電信算力高效調度練塘樞紐將于今年年底建成投用,中國電信吳江算力調度中心、中國移動汾湖算力匯聚調度中心等項目也將在2026年底前陸續完工,中國移動上海5G生態谷數據中心、中國電信嘉興算力中心將在今年上半年開工建設,推動打造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長三角國家樞紐節點。
在產業創新領域,以打造綠色創新發展新高地為目標,實施創新平臺共建、先進制造升級、文旅新經濟培育、新型服務賦能四項行動,共計34個項目。目前一批標志性項目正在加速推進,安踏上??偛?、蘭鈞32Gwh動力電池、云頂新耀醫藥科技等項目將在今年建成投產,青浦復旦國際融合創新中心、吳江國家功能纖維創新中心、邁為泛半導體裝備、亨通5G及下一代高速通信產品、劍橋科技光電子產業化基地等項目將在今年陸續開工,同時,美的、康璞、恒力、網易、圓通、弘陽等一批總部項目也將于2025年底前全面建成投用,示范區產業鏈與創新鏈共進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
在民生服務領域,開展公共服務提質、鄉村振興建設、品質人居標桿、特色文脈傳承四項行動,共計22個項目。目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國家醫學中心、吳江區第四人民醫院擴建等項目已開工建設,元蕩西岸片區城市更新、金澤古鎮風貌保護等項目將在今年陸續開工,嘉善120急救中心、區域急診醫學中心、楓惠學校以及平望四河匯集等項目將在今年建成投用,推動實現示范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區域公共服務品質整體提升。
?。ㄈ┩怀雎涞匾娦?,保障重大項目加快建設
進一步加大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力度,對列入三年行動計劃的重大項目優先納入示范區先行啟動區專項資金支持范圍,優先納入省、市土地指標保障范圍,優先推薦申報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項目。同時,進一步完善項目推進機制。壓實工作責任,充分發揮項目建設主體作用;建立年度清單,分梯次動態篩選和調度項目;建立調度機制,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定期專題協調解決困難;實行跟蹤反饋機制,依托示范區智慧大腦平臺,及時掌握項目進展和困難問題;實行評估考核制度,逐步建立項目評估考核制度,開展中期評估和末期全面評估。
2024年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將會同兩省一市三級八方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制度創新和項目建設雙輪驅動,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宏偉藍圖在示范區轉化為施工圖、實景畫,在為全國區域協調發展先行探路中交出更加優異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