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全市打好“八場硬仗”總體部署,打好重點產業鏈群建設硬仗工作專班緊扣三大產業集群建設重點工作,縱橫協同發力,壓實責任鏈條,聚焦五個重點有力推動重點產業鏈群建設工作落地見效。

  聚焦目標要求加強統籌協調。圍繞能源資源、先進制造、特色新興“三大產業集群”,統籌考慮傳統產業、裝備制造業、新興產業、中醫藥產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六大方向,梳理41項硬仗任務,全力推動能源、建材、鋁基新材料等12個重點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成立以市長為主任的工作專班,下設12個工作小組,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落實體系。堅持以市委全會報告和市政府工作報告為總綱,全面落實打好“八場硬仗”總體任務安排,逐產業鏈明確2025年產值目標,全力推動任務落實見效。

  聚焦政策措施細化工作落實。實施“1個總體任務安排,多個微觀政策支撐”的政策體系,專班印發《打好重點產業鏈群建設硬仗工作方案》,為全市全年打好重點產業鏈群建設硬仗明確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工作機構及職責和保障措施。各產業鏈工作小組緊扣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制定細化支持政策措施,市農業農村局印發《發展特色現代農業 助力打好重點產業鏈群建設硬仗工作方案》,市工信局制定工業領域重點產業鏈群建設措施任務12項,市商務局突出“加力擴圍、惠民升級”,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核銷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3900萬元,帶動消費2.15億元。

  聚焦產業鏈條夯實項目支撐。始終將項目建設作為產業發展的關鍵一環,優化產業鏈重大項目支撐,建立“一鏈一清單”重點項目庫,加快推動重點產業鏈梯次推進、滾動發展的格局。狠抓重點項目運行調度和服務保障,充分用好項目推進“三張清單”,落實專人“點對點”做好服務,推行“多部門參與、事前會商,充分銜接、一次辦結”要素保障機制,加快中能建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建設,力促12GW高效單晶電池項目早日全面投產。結合“十五五”規劃開展項目謀劃儲備“大會戰”,圍繞全市12條重點產業鏈積極謀劃儲備高質量補鏈強鏈產業項目。1—5月汽車裝備配套、光電子、新型建材產業鏈分別增長35.6%、13.8%、9.4%。

  聚焦要素保障優化發展生態。堅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支持大秦鋁業籌建高性能鋁合金鑄錠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實施7項光電子領域省級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組織申報“四鏈”融合項目26項,促進鋁基新材料、先進激光與光電集成等產業創新聚集發展。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舉辦2025年“數據要素×”應用場景路演活動,培育各類數據應用場景29個,全力支持東銘車輛、達美輪轂等8戶企業申報省級智能工廠,宜君縣愛豆科技有限公司經驗做法成功入選全國數據標注優秀案例。堅持“四聚焦、四突破”優化營商環境,持續加大“小切口”改革力度,護航全市產業鏈群建設。實施全市招商引資工作聯席會議機制,統籌推進“一季一重大”招商引資活動,累計簽約項目146個、增長10.61%。

  聚焦問題短板實施精準幫扶。堅持定期調度工作機制,采取現場辦公、實地督導、基層調研等方式協調解決難點問題,實施“千問千答”精準對接征集需求、解決難題;舉辦第一期工業領域政企懇談會,集中協調解決鋁基新材料產業鏈17戶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增值稅即征即退等稅務問題;建立鋁液協調供應機制,8戶產業鏈企業簽訂鋁液直供協議。支持重點產業協作拓展市場,精心舉辦陶瓷技能大賽、“hi四季趣銅川”、銅川大櫻桃采摘旅游季、銅川市低空經濟產業展銷等重點產業鏈群特色活動。常態化組織“政銀企”對接活動,優化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暢通產業鏈多元化融資渠道,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四條重點產業鏈貸款余額41.31億元,增長13.69%。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數字政府、數字經濟、低空經濟、民營經濟、產業發展、數字企業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