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建設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金鑰匙”。重慶創新打造的“渝悅信用”平臺,建立起全國首個覆蓋企業、個體工商戶、社會組織、事業單位、地方政府和自然人的六類主體信用評價體系,打造出信用建設領域具有“重慶辨識度”的標志性改革成果。
在兩江新區,重慶至信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上交所主板IPO申請近日獲批受理,擬募資約13.29億元。在申報前期,企業通過“渝悅 · 信用”平臺一鍵查詢專項信用報告,38個領域的合規證明在幾天內“秒申辦”。在以往,企業在上市前的這“第一步”,平均需要開具193份合法合規證明,平均開具4輪報告,每輪耗時53天。
重慶至信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事務代表朱釔霖:“點了點信用平臺,速度很快,基本上信用報告就可以秒出,就已經全部獲得了38個領域的合規證明的內容,這塊會大大節約我們的精力?!?/p>
信用賦能不僅助力企業輕裝上市,更讓執法監管精準高效。目前,重慶已打通“渝悅 · 信用”和“執法+監督”平臺,依托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實施“信用越好、檢查越少”的分級分類監管模式。日前,江津區多部門就依托這一模式,對餐飲企業開展“綜合查一次”行動。執法人員根據企業信用等級實施差異化監管:信用較好的企業檢查頻次降低,信用風險較高的企業則被重點抽查。
江津區鼎山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負責人鄔偉洲:“對信用等級高的企業設置較低的檢查比例,讓營商環境更加寬松。對信用等級低企業,我們將設置較高的檢查比例,精準定位關鍵環節和潛在問題,讓行政檢查更加高效?!?/p>
從企業上市到執法監管,信用體系建設,已滲透到重慶超大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全市落地“信用+執法”“信用+醫保監管”等10余個應用場景。信用報告、風險預警等5類產品實現“一鍵調用、秒級響應”,實現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市發展改革委信用處工作人員鄭瑤:“先把數據歸集起來,然后評價、分清你的信用狀況的高低,再根據你的高低,由各個部門去進行一個激勵或者是懲戒。去實現政府有限監管資源的再分配,以及引導社會商務資源進行再分配。讓好企業快速成長,壞企業快速出清?!?/p>
目前,“渝悅 · 信用”平臺已打通53個部門、2000余個區縣單位數據壁壘,歸集稅收、虛假訴訟、惡意欠薪等9.6億條信用數據;聚焦守法、履約等5個維度,搭建195項指標算法模型。平臺數據覆蓋2000余萬主體,信用風險預警命中率超75%,累計調用超1000萬次,一系列舉措,帶動重慶信用建設水平提升。目前,我市已有9個區縣成功躋身“全國信用建設示范區”,數量居西部第一。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數字政府、數字經濟、低空經濟、民營經濟、產業發展、數字企業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