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發展改革委(市營商辦)組織開展主題為“共建營商、共贏未來”的2024年深圳市營商環境建設優秀案例征集評選活動,旨在積極展示2024年深圳市營商環境建設成效,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營商環境建設的良好氛圍,這是深圳市連續第四年開展營商環境建設優秀案例評選。本次活動經網絡展示和專家評審,評選出十件2024年深圳市級營商環境建設優秀案例、十件2024年深圳區級營商環境建設優秀案例,目前結果已正式揭曉。

  此次案例評選更加注重創新性,在政策、服務、監管等方面有獨特舉措和突破,能激發市場活力;更加注重實效性,能夠切實解決企業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問題,讓企業有明顯獲得感;更加注重可復制推廣性,對其它地區或部門優化營商環境具有借鑒價值。同時,本次評選出的優秀案例還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得到了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ㄅ琶环窒群螅?/p>

序號

報送單位

案例名稱

1

市委網信辦

營造清朗營商網絡環境 維護企業、企業家合法權益

2

市發展改革委

優服務、搭平臺、強支撐 創新推動民營企業開辟國際市場“新藍?!?/p>

3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打造“深i企”平臺,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務

4

市司法局

以“執法監督碼”規范涉企檢查 助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5

市住房建設局

深圳市存量房實現跨行“帶押過戶”免費資金托管

6

市市場監管局

深圳首創“音視頻雙錄簽名”,助力企業開辦降本提速增效

7

市人力資源保障局、市政務和數據局

深圳市首創“人才引進入戶”一件事

8

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

深化深圳公園綠地開放共享

9

深圳市稅務局

深圳稅務實施境外旅客離境退稅“即買即退”便利措施

10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

打造深圳全域支付示范區  助力灣區高水平對外開放

  營造清朗營商網絡環境

  維護企業、企業家合法權益

  一、工作背景

  當前,網絡日益成為企業發展、品牌建設的關鍵陣地,但涉企侵權信息亂象仍時有發生。2024年,中央網信辦部署開展“清朗”系列10大專項行動,將“整治涉企侵權信息亂象”列為重點整治內容之一。深圳網信部門堅持將維護良好營商環境作為網絡治理的重要領域,聚焦侵犯企業、企業家合法權益的網絡信息內容亂象,完善涉企侵權舉報機制,持續深入開展專項集中整治,對各類網上涉企侵權亂象“亮利劍”“出重拳”,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網絡環境提供堅實保障。

  二、主要做法

  以營造清朗網絡空間為目標、專項行動開展為推手,多措并舉做好企業服務工作,切實維護屬地企業網上合法權益,營造健康有序的營商網絡環境。

 ?。ㄒ唬┚珳拾衙},摸清企業“訴求清單”。市委宣傳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委網信辦、市中小企業服務局、市工商聯等相關部門以及各區委網信辦、企業服務部門保持和屬地主流媒體、網站平臺和企業的常態化聯系,快速掌握涉企業、企業家網絡侵權問題訴求,堅持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研判、第一時間處置。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多次組織召開屬地重點企業涉企侵權信息工作座談會,及時掌握企業訴求和掌握建議。深入企業調研走訪,摸排屬地企業網絡侵權訴求,編制屬地擬上市企業和上市企業、中小企業等涉企侵權處置訴求清單,指導企業針對性開展涉企侵權舉報。

 ?。ǘ╅_窗問診,暢通舉報“綠色通道”。制定完善屬地涉企侵權舉報流程指引,優化涉企網絡侵權舉報受理處置機制。充分發揮深圳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網站、電話和郵箱等舉報渠道作用,在網站顯著位置上線“涉企侵權有害信息”“‘自媒體’違法違規行為”等舉報專區,安排專人重點研判、規范受理相關舉報。與屬地重點平臺建立快速受理處置通道,高效受理和處置涉企侵權信息舉報。暢通涉企侵權舉報“綠色通道”,做到第一時間收集掌握、分析研判、核查處置,以最快速度、最高標準、最嚴舉措將問題解決在萌芽階段。2024年,共指導網站平臺辦理網絡涉企侵權信息舉報1132宗,涵蓋造謠抹黑企業、無端臆測歪曲企業經營業務、造謠涉企經濟狀況、虛構涉企業家個人私生活、斷章取義歪曲企業家言論、惡意攻擊企業家等多種類型,最大限度避免因網絡環境對企業經營造成負面影響。

 ?。ㄈ┤骟w檢,嚴厲打擊“按鍵傷企”。組織開展“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整治涉企侵權信息亂象”專項行動,重點整治無事實依據憑空抹黑詆毀企業和企業家形象聲譽、炮制傳播虛假不實信息、敲詐勒索謀取非法利益、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和惡意炒作涉企公開信息等問題。壓緊壓實屬地網站平臺主體責任,督促屬地多家重點平臺深入開展自查自糾,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嚴厲打擊“網絡黑嘴”行為,堅決制止“鍵盤俠”惡意傷企,處置了一批存量網絡涉企侵權信息和違法違規“自媒體”,取得積極成效。

 ?。ㄋ模ΠY下藥,靶向開出“服務配方”。及時總結經驗、推本溯源,全面梳理、分類歸檔網絡涉企侵權信息案例,精準“把脈問診”企業困難問題,做到因事施策、因情而異、依法依規、妥善處置。針對深圳市企業在網絡負面信息識別防范、自我防護、主動應對等方面的不足,聯合市各有關部門為企業“量身定制”課程,采取“送課上門”方式,為200余家屬地企業相關負責人開展培訓,不斷增強企業自身“免疫力”“抵抗力”,全面提升企業對網絡涉企侵權信息的應對處置能力。

  三、工作成效

 ?。ㄒ唬I商網絡環境持續向好。市委網信辦持續深入“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整治涉企侵權信息亂象”專項行動,依法依規查處一批散布虛假不實信息、謀取非法利益等涉企違法違規賬號,專項行動取得顯著成效。2024年共處置涉企侵權不實信息5.3萬余條,處置違規賬號260個。指導微信珊瑚安全公眾號上線營商專區,發布《加強涉企不實信息治理 維護良好營商網絡環境》《別被“帶節奏”,造謠企業一樣被嚴懲》等公告,分批次公示打擊處置案例,形成持續有力震懾,進一步提振企業信心,穩定市場預期,為我市企業大膽創新、奮勇拼搏、敢闖敢試創造積極有利的網絡空間和輿論環境。

 ?。ǘ┐驌舭咐脒x全國“典型案例”。市委網信辦在舉報工作中發現,“王xx說車”為博取眼球、吸引流量,操縱其在抖音、小紅書等多個平臺的“自媒體”矩陣賬號,多次歪曲事實詆毀新能源汽車性能,煽動群體對立,并惡意抹黑我市某汽車企業產品質量、形象聲譽。市委網信辦根據企業舉報線索,對相關違法違規事實進行梳理、研判,并上報處置,涉及賬號現已被依法依約予以關閉。該案例被納入國家網信辦發布的““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一整治涉企侵權信息亂象”專項行動”典型案例予以公開曝光通報。

  優服務、搭平臺、強支撐 創新推動民營企業

  開辟國際市場“新藍?!?/strong>

  一、工作背景

  深圳經濟外向度高、對外經貿交往密切,民營企業拓展海外市場需求旺盛。但受限于開拓國際市場經驗不足、對文化法規差異認知有限,很多民營企業在境外投資決策、跨境融資、市場開拓、合規管理等方面亟需專業支持。為創造條件支持民營企業開辟國際市場“新藍?!?,深圳市發展改革委充分發揮民營經濟統籌協調職能,以賦能民營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為目標,大力實施助力民營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專項行動,積極整合深圳與香港兩地專業服務機構、行業商協會、大型央國企等資源,用心用情用力支持本地民營企業和國際市場“雙向奔赴”,讓更多深圳“民企創造”“民企品牌”享譽全球。

  二、主要做法

 ?。ㄒ唬┐罱ㄆ脚_助力民企與機構、央國企精準對接合作。發揮香港專業機構國際化優勢,聚焦法律、金融、物流、財稅、認證等民企拓展國際市場亟需服務領域,梳理形成超320家港深專業服務機構一張清單,為民企開拓國際市場夯實專業服務支撐。創新打造助力民營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服務供需對接活動品牌,圍繞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堵點難點問題以及“做什么”“去哪兒”“怎么做”等重點專題,邀請律所、銀行、物流供應鏈等領域一流服務機構分享專業解決方案,大型央國企參與服務對接,相關政府單位宣傳解讀政策,通過搭建一站式溝通交流平臺,助企精準鏈接各方資源,全面提升拓展國際市場綜合能力。

 ?。ǘ屪バ屡d市場機遇幫助民企融入全球市場。瞄準南非、拉美等新興儲能市場爆發式增長,馬來西來半導體產業向前端轉型等機遇,精心組織我市新型儲能、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等產業領域民營企業,隨團出訪南非、巴西、阿根廷、馬來西亞等國家,通過舉辦企業供需對接會、雙邊座談會等形式,全力促成民企與當地企業、高校達成合作。強化海外訂單與深圳生產聯動,推動民企在海外布局組裝集成業務并獲取海外訂單,擴大核心零部件深圳產能。深化與巴西圣保羅市、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等友好城市交流,宣介深圳智慧城市建設成效,推動加強新基建、區塊鏈、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重點領域合作。

 ?。ㄈ┥朴谜箷白龊卯a業、企業和產品推介。創新采用深港“一展雙城”方式,成功舉辦國際數字能源展、國際高性能醫療器械展等展會,邀請英國索爾福德皇家醫院、法國能源、施耐德電氣等知名采購商參展,有效助力比亞迪、華為數字能源、邁瑞醫療、聯影醫療等400多家民企獲取海外訂單。積極協助企業赴境外參加國際展會,在德國杜塞爾多夫醫療展覽會(Medica)搭建“魅力深圳”獨立展區,舉行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推介會,推動科曼醫療、融昕醫療等200多家深圳企業產品展銷。

 ?。ㄋ模┙y籌部門合力解決民企開拓國際市場問題。利用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深圳舉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現場會契機,推動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等現場回應民企開拓海外市場共性問題。用好發展改革部門與民企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分產業調研摸排民企拓展國際市場問題需求,聯動商務、海關、外辦等部門形成橫向協同工作合力,精準解決企業涉外法律服務、融資保險、物流通關、知識產權保護、境外參展補貼等問題。推薦民企參加世界經濟論壇、民企提升國際競爭力等國際性論壇和培訓,指導企業精準穩健拓展國際市場。

  三、工作成效

  截至2024年底,市發展改革委已聚焦新型儲能、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人工智能及軟件、電子信息等“20+8”重點產業,以及央國企海外園區、中東地區投資環境等,組織舉辦6場供需對接活動,吸引超300家民企現場參加,促成民企與專業機構建立對接聯系超200家次,達成合作意向超60家次,推動2家民企入駐吉布提國際自貿區;促成深圳民企與當地企業、高校在業務落地、項目投資、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等方面簽訂合作協議超10份,全方位助企拓市場、搶訂單、樹品牌;推動解決80余家民企拓展國際市場問題訴求超210項,有力支持深圳民營企業更加穩妥高效開拓國際市場。

  打造“深i企”平臺,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務

  一、工作背景

  為讓深圳企業的訴求得到快速、有效辦理,提升服務精準度和有效性,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中小企業服務局聯合有關單位,建立健全全市企業服務工作體系,打造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深i企”,受理全市商事主體訴求,通過技術平臺支撐、建立訴求快速響應機制、訴求服務渠道暢通等多種方式,為全市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二、主要做法

 ?。ㄒ唬┚劢菇鉀Q企業訴求,努力實現訴求“一鍵提”。一是開設企業訴求專區,建立專門的企業訴求處置反饋機制,實現從龍頭企業到長尾企業全覆蓋,建立訴求收件、分件、辦理等快速響應機制,讓企業訴求得到快速有效辦理。二是針對重點企業搭建“助企行”專區,安排30名市領導、選派9000余名干部、組成2700多個專項服務小組,劃分三個層次掛點服務5.4萬家“四上”企業。三是組建“32人訴求專員團隊+800余名政府單位首席企服專員”的訴求服務隊伍,實現“接訴即辦”,并建立訴求評價、回訪機制,解決企業實際困難。

 ?。ǘ┩苿踊萜笳呔珳手边_,打造政策“一站匯”。一是梳理政務服務事項申請條件量化標準,智能判斷符合申辦條件的服務對象,精準推送各類政策事項,讓惠企政策“找得到”“看得懂”。二是開發上線“深i企”AI助手,為企業提供24小時不間斷咨詢服務,快速響應企業需求。三是打造“政策計算器”4.0,精準測算企業可申報資金項目的匹配度、預估扶持資金額度等,生成政策測評報告供企業參考,讓項目申報“算得清”“在線辦”。四是推出智能法律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智能法律咨詢、自動化合同起草、高效合同審查等多項個性化法律服務,讓企業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效的方式獲取更加精準、個性化的法律服務。

 ?。ㄈ┘涌旖ㄔO虛擬園區,推動精準服務“更匹配”。一是印發《深圳虛擬園區建設工作方案》,構建以街道為重點的“市—區—街道—園區(商圈、社區)”四級互聯互通的虛擬園區體系,將企業、個體工商戶、市民大眾和政府部門、服務機構連接起來,實現資源、要素、場景等多種需求,形成虛擬空間集聚。二是上線融資虛擬園區平臺,為企業提供貸款、擔保、基金和保險等金融服務,并為企業進行信用賦能,助力深圳企業提升貸款通過率。三是推動各區各街道開展虛擬園區建設,組建線下服務團隊或建設服務站,舉辦各類活動助力企業找資金、找人才、拓市場活動。

  三、工作成效

  截至2024年底,“深i企”平臺訪問量超1.11億次,累計注冊商事主體(法人)已突破351萬家,已實現100%覆蓋全市廣大上市企業、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重點企業。在訴求服務方面,累計解決企業訴求超69萬件,其中,訴求服務熱線即時解決訴求60.01萬件,線上訴求專區解決訴求8.99萬件。在政務服務方面,匯聚市、區、街道1.87萬項政務在線辦理事項,標準化發布8,146項扶持事項,累計推送政策申報提醒短信1,588萬條、站內信1,190萬條。在虛擬園區建設方面,已接入全市11個區共95個虛擬園區,并在融資虛擬園區已上線了13家銀行41款金融產品,累計授信金額303.8萬。

  以“執法監督碼”規范涉企檢查

  助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一、工作背景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規范涉民營企業行政檢查”。當前,經營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仍面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企業普遍反映,涉企行政檢查過多過頻過濫已實際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成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一大堵點卡點。為切實解決當前存在的“隨意檢查”“重復檢查”“多頭檢查”問題,深圳市司法局開發建設深圳市行政執法監督碼系統(以下簡稱“監督碼系統”),以“執法監督碼”劍指涉企檢查不規范問題,助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二、主要做法

 ?。ㄒ唬╅_發建設執法監督碼系統

  監督碼系統分為企業端、行政執法端、執法監督端。系統通過二維碼,搭建起行政執法單位、企業和行政執法監督主體之間的橋梁,統一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登記工作,實時掌握、監督執法人員對企業的執法檢查情況,對重復檢查等執法擾企行為及時進行提醒、制約和監督。

  對于企業而言,“執法監督碼”是簡單易用的“便捷服務碼”。企業通過監督碼系統可以獲取企業規范經營指引、利企惠企政策指導、行政執法普法宣傳等服務內容;可以對行政執法部門入企不掃碼、隨意檢查、重復檢查等行為進行直接投訴。

  對于執法單位而言,“執法監督碼”是便捷好用的“高效執法碼”。行政執法單位通過監督碼系統可以發布涉企行政檢查計劃,開展業務協作、聯合檢查;可以進行行政檢查預告,提前告知企業檢查單位和檢查時間,避免擾亂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可以根據涉企行政檢查過頻智能提醒,進一步科學制定涉企行政檢查計劃,優化調整涉企行政檢查時間和檢查頻次。

  對于執法監督主體而言,“執法監督碼”是切實管用的“高效監督碼”。行政執法監督主體通過監督碼系統可以全面掌握涉企行政檢查總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區域性、行業性的涉企檢查跟蹤分析,及時發現涉企行政檢查薄弱環節和問題,精準化開展專項執法監督。它有助于將行政執法監督關口前移,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全流程、全鏈條行政執法監督。

 ?。ǘ┲贫ㄅ涮字贫任募?/p>

  深入中小微、專精特新等企業開展調研活動,充分了解目前涉企行政檢查的痛點堵點,起草配套制度文件,推動進一步保障監督碼系統順利落地,在全市推廣落實“掃碼入企”制度,著力解決重復檢查、多頭檢查等執法擾企難題,精準發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三、工作成效

  2024年8月14日,深圳市司法局、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局聯合召開深圳市行政執法監督碼系統上線推進會,正式在龍華區、坪山區、光明區和大鵬新區上線試點。廣東省司法廳高度認可深圳市強化涉企行政檢查監督的創新做法,并在廣東省司法廳官方公眾號上對該創新舉措予以宣傳與推廣。自監督碼系統上線以來,截至2024年底,應用企業已達1.3萬家,共有518宗入企檢查記錄,共檢查企業404家,檢查事項主要集中在安全生產領域,占檢查記錄總數的57.5%;執法監督碼系統提醒行政執法單位被檢查次數在3次以上的企業共有20家。

  此外,光明區和坪山區在試點應用監督碼系統過程中,結合自身實際進行了創新應用。光明區創新打造“統籌執法+掃碼入企”模式,按照“統籌聯動、分時匹配、雙向預約、掃碼入企”的總體思路,創新“入企日”“雙向預約”機制,將區街兩級的“執法+巡查+服務”入企事項結合在一起,實現“時間、空間、企業、事項”四位一體,推動統籌后的入企頻次大幅下降62%。坪山區創新性地將登記備案制與“綜合查一次”銜接起來,將“掃碼入企”融于登記備案制過程之中,既實現有效降低涉企檢查頻次的目的,又拓寬行政執法群眾監督渠道,推動執法檢查壓降率為56.32%。接下來,我們將逐步推廣“執法監督碼”在全市范圍內的應用,將執法監督網絡覆蓋至全部企業。

  深圳市存量房實現跨行“帶押過戶”

  免費資金托管

  一、工作背景

  傳統帶押狀態下的房屋交易,一般需要賣方提前“贖樓”,結清原貸款并注銷抵押后方可過戶,該方式會產生“贖樓”費用,且辦理周期較長。為提升房屋交易便利化服務水平,2024年5月,深圳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公積金中心)在全國率先推出存量房跨行“帶押過戶”資金托管免費服務(以下簡稱“帶押過戶”資金托管服務)。

  二、主要做法

  一是設立資金托管專戶免費托管交易資金,保障交易安全?!皫а哼^戶”資金托管服務的資金托管范圍包括首付款、公積金貸款和銀行貸款。在該種模式下,買方直接將首付款存入資金托管專戶,待交易房屋完成過戶后,買方貸款銀行同樣將發放的新貸款存入該專戶,由公積金中心按照三方協議直接劃轉給賣方貸款銀行和賣方。

  二是聯動公積金核心系統,實現賣方公積金貸款迅速結清?!皫а哼^戶”資金托管模式下,如賣方名下有尚未結清的公積金貸款,無需另行籌款結清,在房產過戶后公積金中心將通過深圳市住房公積金貸款系統(以下簡稱公積金貸款系統)直接獲取賣方未結清公貸信息,將托管資金直接劃款還貸。

  三是強化信息系統建設,實現和不動產登記中心的數據聯動?!皫а哼^戶”資金托管服務要求在托管資金清分前,買賣雙方及買賣雙方貸款銀行配合到不動產登記中心辦理完成不動產轉移登記(交易房屋產權由賣方轉移至買方)、原抵押權注銷登記、新抵押權設立登記(買方辦理按揭抵押)。公積金中心依托與不動產登記中心共享信息的基礎平臺,可查詢獲取交易房屋過戶、抵押權變更、注銷情況,無需市民告知公積金中心相關登記情況,即可依據不動登記中心回傳的信息,即時完成托管資金清分任務。

  四是打破信息孤島,買賣雙方商貸銀行可實時查詢、獲取交易進度。為推進“帶押過戶”資金托管業務落地實施,公積金中心牽頭建設“帶押過戶”資金托管系統(以下簡稱系統)。買賣雙方商貸銀行均可登錄系統查詢、獲取“帶押過戶”資金托管業務進度。

  三、工作成效

  一是全國首推房屋交易資金免費監管服務。深圳市推出的“帶押過戶”資金托管服務,是國內首個具有專業資金管理經驗的政府機構開展交易資金管理的新模式。公積金中心具備千億級住房公積金資金管理經驗,以及對標大型商業銀行系統建設運維經驗和銀行合作監管經驗。該模式以安全的資金管理驅動業務創新,以高效的業務運作帶動行業發展,為房地產市場交易管理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深圳經驗”。

  二是精簡流程大幅提升群眾獲得感?!皫а哼^戶”資金托管取消了傳統房屋交易由買賣雙方、雙方貸款銀行和第三方機構簽訂的“五方協議”,由深圳公積金中心直接與各銀行簽訂合作協議,買賣雙方僅需與公積金中心簽訂“三方協議”,解決了買賣雙方在不同貸款銀行間“帶押過戶”渠道不暢的問題,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交易效率。截至2024年底,全市辦理帶押狀態下的房屋交易業務共9873筆,較2023年全年總量2333筆增長323%。自2024年5月推行二手房跨行“帶押過戶”資金免費托管服務以來,辦理帶押狀態下的房屋交易業務8192筆,占全年業務量的83%。

  深圳首創“音視頻雙錄簽名”,

  助力企業開辦降本提速增效

  一、工作背景

  為解決傳統數字證書辦理手續麻煩、易丟失、易轉移被中介冒用簽名,手機銀行簽名等使用門檻相對較高等問題,提升登記注冊便利化水平,優化市場準入準營環境,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結合深圳實際,推廣使用音視頻“雙錄”簽名,支持自然人使用音視頻“雙錄”電子簽名辦理網上全流程登記注冊業務,并結合新《公司法》實施的契機,在音視頻“雙錄”過程中嵌入對公司股東、法定代表人等高管的普法宣傳和風險提示。音視頻“雙錄”簽名集便利性(手機刷臉)、安全性(實名認證、活體檢測)、真情實意(語音、文字、互動)、證據留存(錄音錄像、公證)為一體,具有零成本、無介質、可留存、重意愿等特征。

  二、主要做法

  一是采用微信掃碼音視頻簽的認證方式,無需下載APP,無需安裝插件和調整瀏覽器設置,用戶只需掃描商事登記注冊頁面的二維碼,進入“音視頻雙錄”簽名文件預覽頁面,跟隨系統提示完成“人臉識別”,聽取語音播報及閱讀系統提示文字,最后使用普通話回答“是的”,完成系統提示檢測動作,即可完成電子簽名。該模式克服了數字證書辦理繁瑣、現場簽字程序、使用門檻高等難點問題,申請人可隨時隨地刷臉驗證,有效降低企業時間成本,用科技賦能為企業開辦注入了加速度。

  二是整個認證過程通過語音、文字、對話方式全方位提示申請人當前辦理的業務,并要求申請人進行語音回答確認是否同意申請登記,全程視頻錄制采集圖像及聲音,保證了在“不見面”審批的情況下,申請人能充分知曉所辦理的業務和表達真實的意愿。在充分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等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告知-同意”為核心的個人信息處理準則,打造企業開辦申請人身份信息“識別確認+告知同意”體系,保證了申請人真情實意的開辦意愿。

  三是認證方式還引入電子簽名區塊鏈、公證處存證體系,音視頻雙錄電子簽名過程由公證處實時存證,必要時可以出具數據取證保全報告,便于完整證據鏈留存及后續產生糾紛時的充分舉證。

  四是音視頻“雙錄”簽名模式支持持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港澳居民居住證或臺灣居民居住證的自然人,通過公證文書跨境信息電子化流轉+錄音錄像雙錄簽名,真正實現足不出戶,網上一窗通辦。

  五是創新性地在“雙錄”時對公司股東、法定代表人、經營者等高管進行《公司法》等規定的權利義務宣貫,增強其守法經營意識,減少被不法分子誘騙“被”擔任公司股東、法定代表人、高管等引發的社會矛盾。

  三、工作成效

  自2024年8月1日全面推廣以來,共有近65.8萬人次使用該模式網上全流程申請辦理企業或個體戶設立、變更和注銷登記,成功辦理超過23.8萬戶企業和個體的網上全流程設立業務、3.6萬戶網上全流程變更業務,9.5萬戶網上全流程注銷業務,節省企業支出約6000萬元。網上全流程設立業務使用音視頻“雙錄”簽名的業務比例從2024年8月份的43.38%提升至2024年12月份的66.3%;網上全流程注銷業務從2024年8月份的65.91%提升至2024年12月份的86.8%;網上全流程變更業務(試點中)從2024年10月份的6.93%提升至2024年12月份的22.5%,后續全市推廣后預計將逐步提升至70%。在音視頻“雙錄”過程中嵌入對公司股東、法定代表人等高管的普法宣傳和相關風險提示,提高了申請人的守法和風險防范意識等,截至目前,未收到通過雙錄辦理的經營主體涉嫌冒用登記的情況。

  深圳市首創“人才引進入戶”一件事

  一、工作背景

  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國發〔2024〕3號)文件要求,為進一步優化人才引進入戶辦理流程,讓人才來深之路更順暢,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來深創新創業、為企業發展注入新活力,深圳市在全國首創推出“人才引進入戶”一件事。

  二、主要做法

 ?。ㄒ唬┖喕瞬乓M入戶信息材料填報。依托廣東省政務服務網、“i深圳”等政務服務平臺的統一身份認證和用戶管理能力,增強人才引進系統與公安部門業務申報系統業務銜接,簡化人才引進入戶申報,減少姓名拼音、婚姻狀況、戶口性質、民族、隨遷子女數等信息錄入,減少戶口本、戶籍證明等材料重復提交。

 ?。ǘ﹥灮霊糁笜丝ㄐr灠l放流程。通過增強人才引進系統、戶籍遷入管理信息系統、公安入戶業務系統握手融合,聚合人才引進入戶業務服務信息,推動業務數據按需回流,人才引進入戶審核結果數據實時循環推送共享,實現入戶指標卡信息自動校驗與自動發放推送,增強業務閉環監管。

 ?。ㄈ崿F入戶辦理全流程網辦。依托戶口遷移“跨省通辦”服務,公安機關收到入戶信息后,后臺自動“秒批”完成落戶審核并推送遷移信息。原籍網上遷出后,自動完成落戶并推送電子戶口卡。徹底打破傳統戶口管理模式,全面取消戶口紙質檔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戶口遷移一網通辦。

  三、工作成效

  此前,申請人辦理遷戶時仍需往返深圳和內地公安部門間線下往返排隊辦理,整個流程耗時至少一周以上。推出“人才引進入戶”一件事后,由原來的5個審核(批)環節簡化為1個,實現人才入戶業務全流程網上辦、實時辦,最快半小時在家即可辦理入戶深圳手續。2024年5月22日,首批應屆畢業生接收和留學回國人員引進業務上線。截至12月底,通過“一件事”入口進入的業務量50741件,占業務申報總量的84.69%,業務辦理成功率(從業務申報到成功落戶)為98.06%。群眾通過一件事高效辦辦理入戶由原來的平均一周以上大幅縮短至平均30個小時(因原籍戶口遷出仍需人工審核),極大減輕了引進人才辦事成本。

  深化深圳公園綠地開放共享

  一、工作背景

  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在空間開放、設施完善的基礎上,創新深圳公園綠地開放共享的理念和模式,充分利用公園草坪區、林下空間以及各類服務設施,最大限度用好公園空間打造多元場景,努力讓公園更美好、更溫馨、更有活力、更具內涵,多角度、多層次增強市民群眾的獲得感、滿足感、幸福感。

  二、主要做法

 ?。ㄒ唬┥罨珗@綠地多元化場景開放機制,布局場景更科學。在空間開放、設施完善的基礎上,通過參考公園設計、服務規范及有關問卷調查、大數據,科學利用公園草坪區、林下空間以及各類服務設施,先行先試打造多元公園場景,滿足市民多元化需求。增加各類新質服務,推動市屬公園停車場超充建設,創新引進無人機配送外賣、無人機巡航、無人機救援等無人機服務,讓市民游客在公園享受低空經濟帶來的高品質服務,探索互動體驗場景,引入可穿戴設備、VR/AR、智能機器人等場景,帶給市民游客全新公園休閑消費體驗。

 ?。ǘ﹥灮珗@綠地多元化服務供給機制,活動設施更豐富。全新升級深圳公園文化季,按照“全市域、全季候、全齡段”的原則舉辦深圳公園文化季,組織市民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進公園、進綠道,舉辦草地音樂會、極限運動、兒童音樂劇、山海連城越野跑等活動。

 ?。ㄈ┩晟乒珗@綠地社會化參與共建機制,市民參與更廣泛。通過共建共享讓公園流量變“留量”,促進公園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生活價值、科普價值。通過盤活公園綠色公共空間資源,搭建“政府主導、公眾參與、多方支持”的學習舞臺,建設自然教育中心、自然教育徑,開展以自然環境為基礎、以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為核心、以參與體驗為主要方式的自然教育活動,引導公眾認知和欣賞自然、理解和認同自然、尊重并保護自然。

 ?。ㄋ模┨嵘珗@綠地智慧化管理服務機制,在線服務更便捷。創新服務機制,拓展公園線上服務,實現便民利民。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整合分析市民群眾需求,實現線上線下資源共享,提供更具溫度的公園服務。

  三、工作成效

 ?。ㄒ唬┩晟乒珗@配套服務設施,創新打造多元公園場景。統籌推進全市公園配套服務建設,以品質提升改造和活化公園閑置物業的方式,截至2024年底,已建成書吧等文化服務空間超80個、全市開放帳篷區超50處,開展創意市集超60場次,實現了公園+書店、公園+體育運動、公園+餐飲、公園+科普教育、公園+露營等多元化復合功能。增加各類新質服務,在全市公園落地自助現磨咖啡機、售賣機500余處,桂灣公園、筆架山公園、洪湖公園和龍崗龍園試點引入AI無人便利店。推動市屬公園停車場超充建設,為市民提供“一杯咖啡、滿電出發”服務。創新引進無人機配送外賣、無人機巡航、無人機救援等無人機服務,全市公園用于巡航和森林防火的無人機29臺,用于植保的無人機11臺,美團配送無人機航線11條,讓市民游客在公園享受無人機應用帶來的高品質服務。探索AI互動體驗場景,引入可穿戴設備、VR/AR、智能機器人等場景,2024年深圳公園文化季首次創新呈現AI全場景應用,在蓮花山公園、筆架山公園等公園引進60+AI場景應用,為市民帶來沉浸式體驗。

 ?。ǘ┦袇^聯動舉辦豐富多彩公園活動。一是在全市各公園舉辦超過1000場各種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策劃組織深圳公園文化季全年活動,策劃組織春節、元宵、深圳灣夏季音樂會、六一“童夢繪·劇有趣”、暑假、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等活動。完成2024粵港澳大灣區花展配套活動,舉辦了花展啟動儀式、頒獎儀式、灣區生活薈、自然好物節、花朝節、文藝演出等活動。二是在簕杜鵑花賞期間,圓滿舉辦簕杜鵑市花文化推廣交流活動、草地音樂節、公園咖啡節、閱讀市集(深圳書展)、公園文創大賽展示等活動。三是按照“全市域、全季候、全齡段”的原則,充分發動社會力量,市區聯動,部門協同,舉辦深圳灣音樂會、公園文化季AI全場景專場、西部濱海騎游嘉年華活動等各種類型的活動。四是全市已建成47個自然教育中心,開展自然體驗活動,每年服務市民近十萬人次。其中,10家自然教育中心獲評為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華僑城濕地公園自然學校、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榮獲全球首批“濕地教育中心星級獎”,仙湖植物園、塘朗山郊野公園、壩光銀葉樹濕地園被認定為生態環境部自然學校能力建設項目試點單位,壩光自然教育中心獲評2024年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持續推動深圳公園自然教育滿天星計劃,2024年成功舉辦了首屆公園自然教育文創設計大賽和自然好物節,并與香港鳳園蝴蝶保育區合作落地“深港蝴蝶保育聯線”項目,已在全市建成9座蝴蝶園。完成公園自然教育服務平臺建設并上線“深i公園”小程序。

  深圳稅務實施境外旅客離境退稅“即買即退”便利措施

  一、工作背景

  深圳市稅務局推出境外旅客離境退稅“即買即退”便利措施,離境退稅服務從“口岸退稅”升級為“即買即退”,即境外旅客在試點退稅商店購物后,當場領取以人民幣現金支付的實退增值稅款,有利于促進二次消費。該舉措落地以來,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迅猛增長,得到試點商家和廣大境外旅客的歡迎,有力支持深圳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消費中心。

  二、主要做法

  一是精心選定“即買即退”試點范圍。經過深入調研,綜合考慮品牌影響力、經營集中度等因素后,選定羅湖區華潤中心萬象城的路易威登、巴黎世家、菲拉格慕等23家離境退稅商店作為本市首批“即買即退”試點商店,同時在經營地專設“即買即退”集中退付點供代理機構入駐,既為商圈提振消費吸引力,也為消費者帶來了一站式的“消費+退稅”體驗。

  二是系統推進“即買即退”試點工作。積極協調試點商店與代理機構就資金墊付、場地場租等事宜協商一致,簽訂離境退稅“即買即退”合作協議,并對退稅商店、退稅代理機構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同時,進一步優化調整集中退付業務流程,確保業務辦理暢通無阻。

  三是深化部門聯動宣傳質效。積極協調商務、文旅等部門利用購物節、招商活動等形式開展“即買即退”便利措施宣傳,舉辦“即買即退”便利措施啟動儀式,推動宣傳拓廣向深,讓更多的境外消費者能夠知曉并享受到此項便利服務。

  三、取得成效

  一是有力助力深圳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消費中心。2024年離境退稅涉及商品銷售金額累計4.05億元,同比增長超11.28倍;共2000余人申請辦理離境退稅,退稅金額達3640余萬元。

  二是有力促進國際知名品牌在深布局?!半x境退稅”政策降低品牌商品特別是奢侈品的購買價格,“即買即退”提升退稅便利,推動國際知名品牌加大在深投入力度、來深布局“首店”。同時,深圳優質科技企業大疆、華為、榮耀等新增商店超50家,珂萊蒂爾、衣臻、迦達等本地服飾品牌也進入離境退稅商品目錄,逐步提升本土品牌競爭力。2024年離境退稅數據顯示,離境退稅銷售貨物主要集中在珠寶首飾、高檔手表、服裝箱包,銷售貨物呈現高端化、高價值化趨勢。

  三是有力促進跨境消費熱潮。原來到離境口岸辦理退稅,需要5天左右拿到退稅款,現在在集中退付點可以立即領取退稅款,有利于形成二次消費,進一步促進跨境消費。

  打造深圳全域支付示范區

  助力灣區高水平對外開放

  一、工作背景

  近年來,國內移動支付發展迅速,普及率達86%,居全球第一,與此同時,銀行卡、現金等傳統支付方式占比下降。隨著我國開放步伐不斷加快、人員交流更加密切,部分境外人員反映對國內支付環境不習慣、不適應。對此,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于2024年3月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深入推進優化支付服務工作。

  深圳是中國對外開放重要窗口,2024年,經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員突破2.4億人次,同比增長45.6%?!靶≈Ц?、大文章”,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在深圳市委、市政府支持下,著力打造深圳全域支付示范區,深化跨境支付方式創新,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更便捷的支付體驗,切實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

  二、主要做法

  一是全國首批開展港人代理見證開戶試點,破解境外人員“開戶難”。組織5家銀行通過320個在港合作網點,為港人代理見證開戶近40萬戶,累計交易超300億元,占大灣區九成。試點被納入“金融支持前海30條”及“惠港16條”政策。在深圳全域推廣簡易開戶服務,外籍人員憑有效證件即可開戶,并打造181家外語服務標準化樣板網點。

  二是全國首創移動支付“外包內用”“外卡內綁”,攻克境外人員“支付難”。首推互聯互通的微信香港錢包,并于2024年初獲批將服務從線下擴展到線上,從大灣區推廣至全國。2024年交易筆數、金額同比增長2.3倍、2.0倍;指導微信支付于2024年春節前夕快速落地“簡化”綁卡、“秒級”開戶等舉措,已支持200余個國家超100萬名用戶免核驗身份綁定外卡,并在路邊攤、出租車、商場等各類場景便捷消費,其中12月“簡化”綁卡數增至3月的近23倍。

  三是全國首秀數幣可視硬錢包,為境外人員提供支付“新選擇”。全國首發“可碰、可掃”的數幣可視硬錢包,升級硬錢包自助發卡機功能,實現與主流外卡、香港“八達通”互聯互通;首推地鐵場景“智能鎖定+延遲扣費”的雙模式解決方案,實現無網無電支付應用落地;首創手機APP聚合收付款模式。商戶使用具備NFC功能的手機即可受理硬錢包,有效降低小微商戶的改造成本。

  四是全國率先推廣“零錢包”,精準投放解決“找零難”。大數據精準定位,指導銀行根據境外人員需求定制存放零鈔和硬幣的小型錢包,在的士驛站、充電站、交通樞紐的士排隊處等現金使用率較高場景,供個人、單位隨時兌換。深圳1645個銀行網點、35個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機構累計兌換零錢包超129萬個。其中,組織13家銀行與62家出租車公司結對,累計上門兌換零錢包12.95萬個。

  五是全國率先創新“應急兜底”支付機制,打造“來深第一站”綜合服務標桿。打造10家“便利支付商圈”,在超300個商圈聯合兜底網格員上門提供取現、刷卡等服務,滿足應急性支付訴求;圍繞機場、口岸、高鐵站等“來深第一站”,建設2個境外來賓服務中心、5個便民金融服務點,提供“支付+文旅+通信+交通”綜合服務。

  三、工作成效

  “卡、碼、幣、包”路路通,在深消費更便捷。截至2024年1底,深圳超4.2萬商戶可刷外卡,較年初增長50%;4288臺ATM機支持外卡取現,1645個銀行網點、35家兌換特許機構可兌換外幣;超2.3萬家商戶、3.6萬部終端設備、100余條公交線路可受理數幣硬錢包。境外人員在深共消費1.46億筆、198.8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2%、78%。其中,港人消費筆數、金額同比分別增長72%、81%,深港“雙向奔赴”加速形成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

  推動支付國際化,構建大灣區金融“六通”新格局。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探索形成“跨境支付服務組合拳”“五步巡檢法”“三步走優服務”“應急兜底支付”“數幣十條”等近10項創新機制,被CCTV《新聞聯播》專欄專題報道,進一步提升了支付國際化水平,并通過支付小切口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形成以深港賬戶通、匯兌通、融資通、服務通、跨境理財通、跨境征信通“六通”為代表的大灣區金融合作新格局。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數字政府、數字經濟、低空經濟、民營經濟、產業發展、數字企業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