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生態環境局堅持依法行政,以服務企業為導向,積極推動差異化執法監管,對合規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突出違法問題“利劍高懸”,全力打好“剛柔并濟”環境執法“組合拳”,助力企業實現治污與發展雙贏。

  堅持“包容審慎”執法理念,柔性執法激發企業主體活力

  在執法實踐中,執法人員堅持“包容審慎”執法理念,在嚴格執法的同時堅決摒棄重罰輕管、以罰代管、機械執法、一罰了之等做法,嚴禁“高限處罰”等極端方式。對于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等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企業,依法依規從輕減輕或者免予處罰,切實保障企業的合法權益和正常經營秩序,實現執法與服務的良性互動。此外,聯合檢察、林草等部門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基地試點建設,通過建立異地補植復綠、增殖放流等多元化生態修復機制,讓破壞者轉變為修復者,真正實現“環境有價、損害擔責”。

  實行“正面清單”差異管理,無事不擾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在保持監督執法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涉企執法檢查,常態化落實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制度,環境執法人員對正面清單內企業以污染源自動監控、視頻監控等非現場監管手段開展執法檢查,同時,加強各科室現場檢查的協調統籌,減少多頭檢查、重復檢查,讓企業在寬松的環境中更專注于經營活動與發展。此外,強化科技賦能,精準篩選問題線索,實現從“人防為主”向“技防優先”轉變,目前已在全市重點區域安裝32個空氣質量微測站,39家企業安裝污染源自動在線監控設施205套;在全市重點路段安裝12套黑煙車電子抓拍系統、1套遙感監測系統,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對企業的遠程監控和實時預警,以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的環境風險隱患,讓違法企業“無處遁形”。

  推行“執法普法”幫扶模式,把脈問診規范企業守法經營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變“事后查處”為“事前服務”,將“執法普法和幫扶服務”融入執法全過程,局領導率先垂范,帶領執法人員經常性深入廠礦企業,幫助企業發現環境問題隱患,就企業提出的困難和問題進行現場答疑和政策解讀,確保把問題解決在當下。在普法過程中,注重入情入理“講法”,析事明理“說法”,答疑解惑“釋法”。同時,創新開展“環境體檢”活動,組織專業人員通過幫扶檢查對企業的環保手續及涉氣、涉水、涉固廢等方面隱患“把脈問診”,開具“藥方”,精準指導企業,避免常見、高頻環境違法違規行為發生,顯著提升企業依法經營、依法管理治理能力。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數字政府、數字經濟、低空經濟、民營經濟、產業發展、數字企業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