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世界銀行發布旗艦報告《營商就緒情況2024年版》,取代原《營商環境報告》,旨在以更全面、公正、透明的方式評估全球商業和投資環境,同時采取非排名導向,聚焦問題查找與改革建議,避免“逐底競爭”現象出現。報告指出,當前,全球總體營商環境處于“停滯與不均衡改善”狀態。

  報告顯示,全球私人投資放緩,營商環境發展失速。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發展中國家的私人投資顯著減速,2023年至2024年,人均私人投資增長預計僅為3.7%,為前20年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有關數據表明,全球營商活力受到抑制,營商環境改善未能有效激發私營部門投資意愿。

  營商環境的改善并非由收入水平決定,而是由政策選擇和執行能力決定。報告指出,一些發展中國家,例如盧旺達、哥倫比亞、格魯吉亞等,在營商環境改善方面,有多個維度領先高收入國家,呈現出“非線性改善”現象,而某些國家雖然在個別方面迅速提升,但從全球角度看卻未形成一致性改善態勢。此外,從國別來看,營商就緒情況在各方面之間表現出關聯度較高、整體營商環境呈協同提升趨勢,例如,在稅收或勞工等某一方面表現良好的經濟體,通常在其他方面也有良好表現。這一現象表明,企業運營環境的多個方面是相互關聯的,需要整體改革而非單點突破。

  在報告統計的50個樣本經濟體中,在不同支柱及其具體方面表現差距較大。有些國家和地區企業注冊只需3天,而有的國家和地區則需要80天或更久;有些國家和地區電力中斷次數每月達4次,但也有高達22次的國家和地區;納稅申報時間在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也從幾個小時到幾周不等。

  以上數據表明,全球營商環境的跨國差異并未趨于收斂,而是呈現分化擴大的趨勢。盡管整體進展不明顯,但個別國家和地區的亮點表現說明改革仍有可能。比如,報告指出愛沙尼亞的亮點在公共服務領域,尤其在數字政府和服務數字化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其電子報稅、電子政務平臺高度發達;新加坡的亮點在運營效率方面,其開辦企業、處理許可、稅務申報、爭議解決等方面效率較高,且具有良好的數字基礎設施;匈牙利、葡萄牙、斯洛伐克的亮點在于監管框架。上述國家在法規制定和執行層面表現穩定,尤其在商業設立、競爭政策、破產程序等領域實施了改革等。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