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吉林高院在先后開展專項行動、提升行動的基礎上,接續部署開展了為期兩年的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突破行動。在組織實施過程,全省法院繼續把“頂層設計引路,基層創新探路”作為推進突破行動的路徑方法,堅持以改革的思維和方法、靈活的制度創新舉措,打造了一批“切口小、落點準、見效快”的“微改革微創新”項目,切實解決了一批影響和制約工作質效提升、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為進一步推進固化定型工作成果,鼓勵基層創新創造,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典型案例進行了整理編輯,并于近日對外公布。

  案例1.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

惠民利企  提質增效 開啟審執集約送達新模式


  2024年,延邊中院堅持科技賦能,圍繞訴訟、執行兩個條線,以集約送達中心為抓手,著力破解送達難題,開啟審執集約送達新模式,審判質效大幅提高,當事人合法權益得到進一步保障。

  針對審判執行工作特點,分別成立集約送達中心,同步成立全國首家“漢朝雙語”集約送達電話呼叫中心。在實施統一管理、規范流程的基礎上,整合內力,巧借外力,由經驗豐富的書記員和外包公司協同工作,通過“電子送達、郵寄送達、直接送達、公告送達”遞進式的方式選擇最優途徑,建立起高效、便捷、智能的送達體系。

  針對送達人難找、耗時長、費用高的問題,建立全域送達信息數據庫。通過審前中心前端把控送達地址確認,審中中心與法官、當事人做好雙向對接,審后中心后端“兜底”,各中心與送達中心密切配合,整體提升送達效率。與政府部門、律師事務所、金融機構等簽訂協議,統一電子送達地址,并匯總歷史送達數據,2023年5月至今,已收錄簽約地址400余條,匯總歷史地址40余萬條。針對故意躲避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呼叫中心依托三大通信運營商、歷史涉案信息庫、戶籍地址等渠道進行失聯修復,修復成功的案件將再次進入電話溝通程序。

  今年以來,延邊中院送達完結27571次,電子送達使用率100%,送達成功率92.27%,平均送達時長0.92天,送達郵寄費用比改革前減少81.5%以上,文書拒簽拒收等送達難題得到有效解決,切實踐行了讓群眾減輕訴累、法官減負的責任使命,真正實現了“降本提速”,為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案例2.延邊琿春市人民法院

  創新“終本智管”模式 推進終本案件辦理三項轉變

  聚焦執行終本率持續攀高、終本后財產管理不規范、執行標準不統一等突出問題,延邊琿春法院圍繞執行工作管理體制改革要求,創新開展“終本智管”模式改革,推動終本案件單獨管理、集約辦理、數字監管,打通權益兌現“最后一公里”。

  “終本智管”模式切實推進終本案件辦理實現三項轉變。一是實現終本案件由“包案到底”到“集中管理”。打造執行輔助數智中心,中心統籌集約維護、終本審查、續封續凍、恢復執行等9大事務模塊,建立公證參與司法輔助“睿證中心”,駐場公證人員提供線上線下查控、草擬法律文書、送達等7項綜合性法律服務。二是實現辦案流程由“單線驅動”到“齊抓共治”。創新分段管理機制,終本案件自動進入智管平臺,終本管理團隊及時統一辦理。確立終本結案“承辦法官自查+智管平臺篩查+終本團隊核查”審核模式,智管平臺自動比對結案標準,自動推送提示完善內容,保證終本結案合格率。三是終本案件由“法官自管”到“數字監管”。上線可視智管平臺,智管平臺自動抓取新增案件基本信息、參與分配情況等核心數據;針對歷史終本案件,倒排時間表定期清理、補錄重點信息,實現新舊案件動態管理。首頁設置財產控制板塊,實現財產信息統計、查控到期督辦等管理功能,實現對標的物的及時集約辦理、動態提醒和動態監管。

  “終本智管”模式改革以來,琿春法院首執案件終本率同比下降15.71個百分點,執恢案件執行到位率達74.69%,琿春法院數字執行改革經驗榮獲中國電子政務理事會頒發的2023年度電子政務典型案例。

  案例3.延邊琿春市人民法院

    上線法官智能留言系統  有效解決“找法官難”

  為切實解決“找法官難”的問題,延邊琿春法院緊跟信息化發展的步伐,上線法官智能留言系統,打破傳統溝通壁壘,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法院訴訟服務水平。

  以往,法院日常工作中往往遇到“找法官難”的問題,審判、執行法官因開庭、外出調查、出差等多種原因,難以與當事人保持及時有效的溝通。為有效解決當事人“找法官難”,琿春法院推出“法官智能留言系統”,該系統以實用、好用為前提,基于微信公眾號平臺功能,在當事人端,提供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多種留言方式,系統通過微信平臺為法官實時推送留言通知,確保信息傳遞及時高效,讓當事人體驗到更便捷、更自然、更順暢的服務;在法官端,支持多場景應用,系統適應外出調查、出差、開庭等多種訴訟服務場景,實現法官與當事人或“同步”或“異步”的實時在線溝通。同時,系統支持智能化督查,管理部門以“周”為單位,督查法官閱讀、回復留言的進度,對超3日未回復的情形,形成通報單發送承辦法官本人及主管領導,通過建立監督機制提升法官對系統留言的重視程度和責任意識。上線法官智能留言系統這一創新舉措有效化解了法院與當事人之間因溝通不暢導致的誤解與矛盾,為構建便民陽光的訴訟服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自2024年4月法官智能留言系統上線以來,琿春法院已累計收到民眾通過系統提交的126個有效提問。這些提問涵蓋了案件進度查詢、法律咨詢、投訴建議等多個方面,所有提問均及時得到回復,確保了當事人訴求的快速響應和有效處理。

  案例4.延邊汪清縣人民法院

  健全涉企服務“四項機制” 助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近年來,延邊汪清法院認真貫徹落實省高院關于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相關部署要求,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堅持問題導向、守正創新,健全涉企服務“四項機制”,從立案、審判、執行等全方位為企業提供有力司法服務與支撐,扎實推進縣域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營造有利于中小微企業健康有序發展的良好環境。

  一是健全訴訟服務機制。深入推進“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轉型升級,建立涉企案件優先辦理機制,開通涉企案件綠色通道,提供集法律咨詢、立案、案件查詢、材料提交、送達等“一窗通辦”訴訟服務。全面推行便捷線上訴訟服務,利用吉林電子法院網、移動微法院等平臺,為涉企當事人提供集網上立案、網上繳費、網上申請財產保全、網上開庭、跨域立案等全鏈條訴訟服務。

  二是優化多元解紛機制。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協同多方力量,在訴服中心設立“智調E站”,聘請資深特邀調解員入駐訴服中心,將特邀調解室、人民調解室和“智調E站”進行有效銜接,構建集“訴前調解、立案、速裁快審”為一體的“一站式”多元解紛體系。依托“人民法院調解平臺”與縣金融辦、行業協會、行業性調解組織建立對接機制,推動涉企糾紛在線調解,全面構建多元共治前端化解工作格局。

  三是打造高效審判機制。深入推進立案、刑事、民事、執行四大業務領域全覆蓋式集約化改革,結合創新研發的集約管理平臺,將立案登記、文書送達、庭審記錄、卷宗掃描、財產查控等26項輔助性事務納入集約工作區實行全程集約、線上辦理,實現為法官減負、為司法提速。采用審判要素方式制作要素表和要素式文書模板,立案時指導當事人填寫要素表,開庭時圍繞當事人填寫的事實要素推進庭審,庭后制作要素式裁判文書,進一步提高涉企糾紛案件審理效率。

  四是創新執行工作機制。堅持依法強制執行與善意文明執行有機結合,開展執行通知前置程序,實行民商事案件“兩告知一督促”機制,推行失信預告、限消寬限期制度,進一步提升涉企糾紛案件自動履行率。深度運用執行聯動“E聯辦”平臺,當企業作為申請執行人時,第一時間向相關單位發出協查協控請求,聯動做好對被執行人信息財產的快速協查、協控,加快兌現企業勝訴權益。當企業作為被執行人時,通過平臺聯動相關單位審慎開展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采取“活封”“活扣”等柔性執行方式,最大限度減少執法辦案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

  5.延邊安圖縣人民法院

  深化執行“點對點” 智慧對接“面對面” 

  為打破執行聯動單位之間的“信息壁壘”“數據煙囪”,以“點對點”平臺帶動實現執行聯動“面對面”智慧對接,有效化解查人找物難題,切實維護涉企當事人合法權益,延邊安圖法院作為安圖縣平安建設領導小組成員之一將深化“圖安”點對點平臺應用納入平安安圖建設重要任務之中,先后組織召開了深化“圖安”點對點平臺動員部署會和平臺應用培訓會,廣泛凝聚了縣域范圍內執行聯動協作合力,建立形成了執行聯動協作大格局,為執行源頭治理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8年,為解決查人找物難題,著手建立涵蓋部分執行聯動協作單位的“圖安”點對點查控系統,但由于技術原因,僅實現了與原房產局、民政局、林業局、原農業局等八家單位的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近年來,面對人民群眾對法院執行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結合被執行人財產類型的多樣化等特征,安圖法院在“圖安”點對點查控系統的基礎之上,開始探索功能更強、架構更全、功能更完善的執行聯動協作新平臺,經過前期多次深入調研和交流學習,對“圖安”點對點查控平臺進行了更新升級和深化應用,正式開啟了深化“圖安”點對點平臺應用2.0時代。

  相較于過去的平臺,新的平臺更具智慧特征、更顯聯動優勢。依托該平臺,將事項協助的相關法律文書以標準化格式向聯動單位發送,聯動單位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查詢、控制等事項辦理,并將回執上傳反饋到平臺中,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執行工作效率,在縣域內促進形成切實解決執行難的強大合力,也能夠匯聚縣域綜治力量,強化源頭治理,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同時,在“圖安”點對點平臺1.0版本涵蓋縣房產管理中心、縣民政局等8家單位和部門的基礎之上,“圖安”點對點平臺2.0版本將成員單位范圍擴大到了縣人大、縣政協、縣紀委監委、縣委組織部、各鄉鎮(街道)等41家,能夠從根本上優化執行工作查人找物、失信懲戒的途徑和方法,豐富財產線索數據來源,真正為切實解決執行難聚力賦能、提質增效。

  自“圖安”點對點平臺應用工作開展以來,安圖法院共通過平臺發起執行協作聯動任務900余次,與不動產管理中心、車輛管理所、住房公積金、各鄉鎮(街道)及各保險公司等實現了線上信息查詢和財產查控,有效解放了執行查控過程中的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執行效率。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