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許昌是河南省民營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目前,許昌市共有民營企業13.7萬家,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市75%以上的稅收、80%以上的GDP、90%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和就業,許昌現有上市公司11家,居全省第3位,其中9家是民營企業。近年來,許昌在優化發展營商環境、提振企業信心方面實施了哪些有力舉措?

  2024年10月23日,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召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系列主題許昌專場新聞發布會。許昌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張慶一在發布會上介紹稱:“民營經濟就是許昌經濟的‘頂梁柱’和‘主力軍’。這主要得益于我們把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作為優環境促發展的有力有效抓手?!?/p>

  張慶一介紹,2023年許昌市場主體達到46.3萬戶、增長8.9%,其中民營企業占比98%。取得如此增長主要得益于許昌承接用好政策,確保了政策的直達快享、精準落地。

  圍繞打通中央、省一攬子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許昌2024年開展對接活動230余場;緊盯制約企業發展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分門別類研究制定配套政策。聚焦消費、投資、外貿等方面,提出80條具體支持措施。出臺《許昌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2023年投放科技貸2.92億元、發放獎勵資金5000余萬元。

  據介紹,許昌還組建專業金融輔導隊,為企業提供常態化、點對點、定制化的“融資+融智”服務;實施金融支持市場主體特別幫扶行動,為名錄庫中5665戶企業提供信貸支持336.6億元,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524.47億元。

  在優化政務服務方面,許昌堅持“有求必應,無事不擾”,以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創新審批模式,抓好“只進一個門、只找一個人、只跑一次腿”服務,把12類主題場景108個服務事項整合為“一件事”,目前許昌市級政務服務事項基本實現“大廳之外無審批”;擴大“四電”應用,加快電子證照、電子印章、電子簽名、電子材料在各部門間的互識應用,努力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目前許昌已制發119種、351萬余本電子證照,每萬人證照數6640本,全省排名第1;優化辦事指南,深化“企業開辦+N項服務”改革,上線110個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企業開辦時間從5個工作日縮減到1個。

  此外,許昌市重點聚焦企業需求,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張慶一介紹,圍繞解決企業原材料供應、用工用能、訂單不足等實際問題,許昌分行業分領域制定需求清單,個性化定制幫扶措施。

  一是建立萬人助企“雙十工作日”機制。把每月10日、20日定為助企工作日,許昌全市2314名幫扶干部到企業實地走訪、解決問題。

  二是推行領導包聯企業和商會制度。許昌首創營商環境“吐槽大會”制度,堅持政企專題座談會機制,邀請涉企問題主管部門與企業面對面聽意見、講政策、解難題。

  三是積極搭建各類服務平臺。針對用工問題,許昌開展民營企業服務月、“人才夜市”等活動;針對產銷問題,召開對接會150場;針對矛盾糾紛問題,成立“非公企業多元解紛工作站”。

  張慶一表示,下一步,許昌將以“胖東來服務”為模式,把市場主體滿意作為“金標準”,增強主動服務意識,持續創新服務方式,讓市場主體在許昌有更好的舒適度、安全感、歸屬感,助力民營經濟繼續取得高質量發展。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