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如何更好發揮信用作用,促進供需有效銜接、資源優化配置、營商環境優化?

  作為浙江省最年輕城區,杭州市臨平區圍繞非依法招標項目、時尚產業知識產權、惠企政策兌付等領域,推出一系列“信用+”改革舉措,不斷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構建更加公平公正的一流營商環境。

  以信為本,改革破題,臨平的“磁吸力”不斷增強。去年,地區生產總值再破千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實現兩位數增長;新設內資經營主體數量增長32.2%,常住人口持續增加。

  破局——讓“信用+”成為有序競爭的助燃劑

  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石。當人人都依法履職,社會信用就會成為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和新動力的關鍵之舉。那么,如何才能讓誠信公平的市場氛圍良性成型?杭州市臨平區從小額工程招投標市場切入,摸索出一套“信用+”全鏈條監管新模式。

  臨平將小額工程具體瞄準在了400萬元以下工程施工項目和100萬元以下的工程服務項目。對于基層來說,村道的小修小補、公共設施的完善、河道的環境整治等施工項目,都屬于小額工程?!半m然單個項目看起來資金不多,但是一年下來,每個鄉鎮街道涉及的項目資金都有不少?!迸R平區審管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如果沒有成體系的監管,不僅存在廉政風險,更不易于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但監管應該從何下手?如果件件都要審批、專家論證,也會造成過度監管,浪費基層干部資源;可如果全憑建設方自覺,那無法確保施工企業的項目質量……種種考量下,臨平找到了突破點——即借助數字平臺,全程監管項目在標前、標中、標后的不同階段進度及效果,以此為依據打出“監管信用分”,作為經營主體下次參與工程項目招標的參考,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事實上,“監管信用分”采取的是加扣分制。比如施工項目,起初大家的起點都一樣,但如果某一家施工單位,在中標后的施工環節,沒有按計劃施工、沒有按照投標時承諾的施工人員配備、沒有保質保量按時完成項目內容等各種細節,都會成為扣分點。但如果施工項目提前竣工,諸如此類也會成為加分點。

  “和以往相比,我們新增了標后的‘監管信用分’。目的就是引導施工企業必須在守信用、保質量的情況下,才能獲得公平競爭項目的機會?!痹撠撠熑苏f。

  監管體系的搭建并不算難,但想要讓這一監管體系真正運作起來,還需在各種細節上做優化。

  比如在評標環節,如何避免串標、專家有傾向性打分等問題?對此,臨平打造了一套小額工程電子暗標評審應用系統。形象點說,就是評審專家看到的標書,除了抹去投標人信息外,每個評分標項的內容也都被打亂,專家只能憑借專業性打分。

  截至目前,臨平已搭建了政府端、市場端200余種算法模型,對項目立項、工程交易、合同簽訂、施工現場管理等關鍵環節進行“紅”“黃”預警,及時預防應招未招、拆標分標、現場管理缺位等問題。

  從小額項目履約情況看,成效明顯。據統計,臨平小額工程履約率由不足5%提升到95%以上,提前或按期竣工項目占比達96.55%,按期完成審計項目占比達95.24%。

  突破——讓知識產權保護成為創新者的“定心丸”

  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企業創新,而創新的持續發力,需要知識產權保護。換言之,保護知識產權是企業誠信經營的前提,也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助推器。

  地處杭嘉湖平原一帶,臨平自古就是時尚風潮的“弄潮兒”——從南宋時期的杭州絲綢生產重鎮,到21世紀初的“杭派女裝”重要加工生產基地,再到如今的浙江省特色小鎮藝尚小鎮,臨平一直都是杭州時尚相關產業的集合地。

  時尚產業尤其是服裝行業,存在著更新快、銷售期短的特點,導致其知識產權保護更急、更難、更關鍵。一位品牌服裝企業負責人透露:“一件爆款衣服從設計師畫圖設計、打板、成衣再到批量銷售,需要大量的時間及資金投入,但‘山寨’該爆款卻很快。同時,仿款可以以超低的價格去打壓原版服裝?!?/p>

  諸如此類的侵權案例并不在少數。據《2023時尚產業知識產權保護年度報告》統計,2021年服裝領域著作權維權訴訟裁判文書有2272件,不正當競爭維權訴訟裁判文書有356件。

  針對服裝款式設計易被剽竊的行業痛點,2022年6月,臨平新城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與東方公證處等單位合作打造了一款針對服裝行業的知識產權存證確權平臺。

  “服裝行業難維權的關鍵原因是舉證難。特別是在設計、打板的核心環節,很難舉證誰先誰后?!痹撈脚_相關負責人程行坤解釋說:“存證平臺的作用就是方便設計師或服裝企業,在設計環節就及時存證,包括設計稿、制版文檔、面輔料信息和成衣圖片等?!?/p>

  該平臺運行2年來,已累計為3000余款服裝完成存證服務,其中十幾款服裝已由公證處出具公證文書,供所屬企業維權使用。

  在臨平,知識產權保護不僅守住了“末梢”,更關注“前端”,即強調預防性。今年,藝尚小鎮新增一省級品牌指導站,其目的就是服務并指導小鎮企業提前做好品牌布局,提前為企業把脈問診,化風險于未然。

  守護——讓惠企政策公平直達每一家“潛力股”

  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來看,政府信用與企業信用同樣重要。例如,一套公平公開的政策兌付體系,足以激發企業持續釋放創新活力。

  作為政策兌付的重要一環,地方政府既需要熟練掌握政策細節,又要向企業精準傳達政策利好,從而實現政策精準兌付、企業健康成長。但其中難點也在于此:地方政府有限的人力資源,和屬地龐大的企業數量極度不匹配,政府如何才能讓惠企政策公平、高效、一鍵直達對應企業?

  6月18日,臨平上線了一款名為“電商政策計算器”的線上系統。它的開發,正是為解決上述問題而準備的。

  臨平區企業和人才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電商政策計算器”面向的用戶是臨平區內現有的4000余家電商主體。同時,利用算法技術,該平臺前期已針對20條臨平區電商政策的類型、條目等進行顆?;鸾?,轉化成數字語言嵌入進平臺。

  “這樣一來,只要企業簡單錄入基本情況,‘計算器’就會通過算法,精準比對,為企業快速篩選出可申報的政策條數,智能估算出最高可申領的補助金額,一秒生成企業專屬政策計算報告。從企業獲知政策的效率來看,遠遠高于人工服務?!?/p>

  “電商政策計算器”剛一上線,位于臨平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杭州小植家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就嘗到了甜頭。通過錄入經營數據、獲獎情況等信息,該企業就迅速收到了計算結果,告知其有5條政策可申報?!安粌H如此,就連最高可申領的補助金額,也幫我們算出來了,所有細節都一應俱全,一看就懂?!痹撈髽I相關工作人員說。

  “電商政策計算器”的出現,不僅提高了政策審批的效率,同時也實現了人員“零接觸”,數據日志留痕可追溯的功能。自上線以來,“電商政策計算器”已累計為臨平410家企業生成專屬政策計算報告,促進政策直達快享,確保政策兌付環節公平公正,保證企業利益不受損。

  接下來,臨平區將繼續迭代“政策計算器”功能,進一步提升易用性、覆蓋面和用戶體驗,力爭為全區企業提供更優質的政策服務。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