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濰坊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知道就辦”優化法治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介紹濰坊法院優化法治營商環境有關情況。今年以來,濰坊法院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扎實推進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各項工作,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積極創新“法院+”聯動服務機制,釋放市場主體活力。濰坊法院先后召開服務民營經濟、金融高質量發展、品牌濰坊建設座談會,及時解決商協會、企業、金融機構反映問題80余個。推行“知道就辦”工作機制,出臺10條服務措施,強化“事經我手我負責、知道亦有責”司法服務理念,以更加優良的司法作風、更加優質的訴訟服務助力法治營商環境建設。
緊緊圍繞“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深化府院聯動,實現了辦案“三個效果”的有機統一。堅持“抓前端、治未病”,推行“調裁一體”模式,加強與商協會等調解組織的對接,指導訴前調解糾紛3.8萬件。堅持辦案與治理并重,先后向工商聯、金融監管、農業農村等部門提出司法建議27件,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扎實推進涉企案件“執行不到位、案結事未了”專項治理,充分運用提級執行、交叉執行機制,提高涉企案件的執行到位率。加大涉企案件信用修復力度,釋放市場主體活力。
推出“知道就辦”10條務實舉措,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再提升。一是打造12368“知道就辦”營商環境司法服務熱線。按照“一號通辦、統一受理、分類處置、分級負責、限時辦結、一辦到底”的原則,歸并升級全市法院12368訴訟服務熱線,搭建“知道就辦”營商環境訴訟“總客服”。二是推行院領導“周三約訪”制度。在堅持日常接訪制度的情況下,確定全市法院每周三為分管院領導公開約訪日,面對面聽取企業、群眾訴求。三是實行“有信必復”。對企業、群眾的來信實行“有信必復”,嚴格信訪事項接收、登記、分流、回復、辦理、答復、查詢、監督全流程“一網通辦”,所有來信,7日內回復企業、群眾來信接收和流轉情況,三個月內實質性答復。四是暢通立案、跨域訴訟服務渠道。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推動訴訟事項跨區域遠程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解決好企業、群眾異地訴訟難等問題。五是深入開展涉企案件“執行不到位、案結事未了”專項治理。以重點案件為突破口,對以企業為申請執行人的案件開展集中治理,提升涉企案件的執行到位率。加大提級執行、協同執行、交叉執行力度,集中解決程序難點和堵點問題。六是打造“法院+”聯動服務機制。深化府院聯動,完善“法院+工商聯”“法院+金融監管”“法院+住建”等聯動服務機制,凝聚合力釋放效能。七是依法護航房地產行業高質量發展。妥善審理涉房地產糾紛等案件。嚴格落實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工作要求,依法保障“白名單”項目有序開展。依法推進執破融合工作,綜合運用破產重整、重整式清算等手段推動企業再生。八是依法服務“品牌濰坊”建設。加大對特色農業品牌、地理標志品牌、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的保護力度,依法保護企業自主知識產權。九是做實法官指導調解工作。在全市221個調解組織設立指導法官名冊,每個調解組織至少確定一名指導法官。法官在指導調解工作的同時注重做好信息監測、風險預警工作。十是依法保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加強對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的刑事司法保護,依法懲處侵害企業合法權益以及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的犯罪,嚴厲打擊壟斷經濟資源、市場資源的涉黑涉惡違法犯罪活動。審慎采取查封、扣押等強制措施,最大限度維持企業的造血功能。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