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法治建設系列部署要求,立足主責主業,強化部門協同,聚焦普法宣傳、企業需求、人才優先、矛盾化解等重點工作,著力解決企業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聚焦普法宣傳,營造良好氛圍。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將普法工作與業務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堅持集體學法制度,強化法治培訓,不斷增強干部職工依法辦事的意識和能力。組織開展“憲法宣傳周”“社保服務進萬家”“國家安全教育日”等活動,宣傳《憲法》《勞動法》《就業促進法》《社會保險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信息公開條例》等法律法規,擴大宣傳覆蓋面。積極組織“送法進企業、普法入園區”等活動,深入企業開展普法宣講,通過案例講解、政策解讀等方式,宣傳人社領域法律法規和惠企政策。在單位網站開設“法治建設”專欄,采取一圖讀懂、政策解析、思維導圖等形式,常態化開展普法宣傳。
聚焦企業需求,強化服務保障。加大穩就業政策落實力度,緊緊圍繞企業的用工需求,主動作為、精準施策,助力企業穩定發展。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企業和求職者搭建高效的對接平臺,通過春風行動、東西協作、人才夜市、直播帶崗、專場招聘等各類活動,為企業提供精準用工服務。組織各類招聘活動95場次,累計參會企業2751家(次),提供就業崗位5.8萬個,初步達成就業意向1.1萬人。打好“一降一補一返”政策組合拳,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為2982戶企業減免4852萬元失業保險費。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為245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資金272萬元。對符合條件的招用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脫貧勞動力的企業,發放社保補貼111萬元。
聚焦人才優先,提供智力支撐。印發《人社系統支持和服務企業人才工作十六條措施》,全方位服務支持企業人才隊伍發展壯大。設立全市首家民營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鼓勵科研人員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促進產學研合作。完成甘肅省領軍人才聘期考核和2024年省領軍人才、第三批隴原青年英才選拔推薦工作。高質量推進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為民實事項目落地落實,全市符合條件的94家用人單位招聘未就業畢業生570人,按照每人每月1500元的標準,給予項目人員生活補貼。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培育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發放培訓補貼574萬元。
聚焦矛盾化解,提升維權效能。持續加大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調解力度,從預防、協商、調解等幾個方面入手,引導用人單位依法合規用工、勞動者依法理性維權。強化部門聯動,探索構建勞動糾紛一站式多元聯合調解工作模式,合力化解勞動糾紛。全市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448件,調解成功率81.9%、仲裁結案率100%。暢通欠薪問題投訴舉報渠道,共受理各類投訴舉報案件139件,為1281名農民工追討工資2135萬元。全國、全省欠薪線索案件辦結率100%。及時公布典型重大勞動保障違法案件,形成有效震懾,以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移送公安機關案件4起。全市共公布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14批次,4家企業被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