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阿拉善盟堅持創新引領,大膽探索,全面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把知識產權工作作為激勵科技創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積極履行職責,用創新驅動發展,為企業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
為知識產權制度建設“畫藍圖”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頂層設計,先后印發《阿拉善盟貫徹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實施方案》《阿拉善盟知識產權資助和獎勵辦法(試行)》等,為全盟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撐和資金支持,激勵企業加大創新創造力度和保障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深入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劃,圍繞全盟重點產業補鏈、延鏈、強鏈發展需要,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籌建自治區級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和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申報自治區級產業類專利導航,為區域產業規劃提供路徑指引。
為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提能效”
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強企工程,積極申報國家級、自治區級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內蒙古瑞達泰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瑞信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獲批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鞍⒗瓢捉q山羊”“阿拉善雙峰駝”入選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第二批保護名單。內蒙古揚帆新材料有限公司“一種含有a-氨基酮的多功能大分子光引發劑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通過PCT程序提交專利申請,實現我盟PCT專利申請零的突破。內蒙古圣氏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推薦的“一種3-氨基-1,2-丙二醇生產工藝”獲得第一屆內蒙古自治區專利獎優秀獎。內蒙古天駝公司駝乳系列化妝品專利入選自治區專利產業化優秀案例。阿拉善盟商標品牌指導站入選全國首批“千企百城”商標品牌指導站。
為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延鏈條”
加強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建立阿拉善盟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局際聯席會議制度,與自治區知識產權局簽署《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合作協議》,與巴彥淖爾、烏海市簽訂《知識產權執法保護合作協議》,與阿拉善盟中院、檢察分院、公安局、司法局、阿拉善海關、文旅廣電局聯合簽署知識產權執法協作備忘錄,出臺《阿拉善盟知識產權領域嚴重失信聯合懲戒備忘錄》,建成內蒙古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阿拉善分中心及工作站,成立阿拉善盟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發《阿拉善盟中小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糾紛風險預警防范應對指導意見》,提升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服務。積極開展“雙打”“藍天”“溯源”“鐵拳”等知識產權專項執法行動。截至目前,檢查各類經營主體106家次,立案查處商標侵權案件6件。
為知識產權服務體系“拓功能”
建設阿拉善盟知識產權“一站式”集成服務平臺,依托自治區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服務平臺和自治區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資源,搭建阿拉善盟知識產權綜合數據庫平臺和手機APP,為全盟各類創新主體提供包括快速審查、授權、確權、維權和協同保護等內容的“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務。推動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制定出臺《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事項工作清單》,編印并推廣使用《阿拉善盟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指南》《阿拉善盟企業知識產權服務指南》,切實提升社會公眾和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深入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聯合盟內金融機構實施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行動,搭建“銀企”溝通橋梁。發布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白名單”制度。推出知識產權“管家式”全鏈條全天候服務新機制,為全盟創新主體提供專利導航、版權登記、商標及專利注冊、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及知識產權維權等“一站式托管”服務。積極推進專利快速預審工作,全盟專利預審服務備案主體18家,已有21件專利成功進入快速預審通道獲得授權,平均授權周期1.5個月。持續開展“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活動,探索建立《知識產權聯絡員制度》,針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進行“點對點”知識產權問診服務,靈活運用“一對一”形式,委托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深入園區、企業開展知識產權維權工作,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