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是繼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是馬克思主義世界市場理論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理論成果和生動實踐,科學回答了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過程中的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重要論述并進行學理化闡釋,有助于深入理解其科學內涵和理論品格,科學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戰略舉措,推動海南成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新標桿,形成更高層次的改革開放新格局,為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應有貢獻。
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重要論述的生成邏輯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重要論述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的世界市場理論,總結和深化了建設海南和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理論與實踐,有效回應了國內外環境深刻復雜的變化,也是對習近平同志地方領導工作實踐經驗的總結和升華。
?。ㄒ唬├碚撨壿嫞贺S富和發展了馬克思的世界市場理論
在馬克思生活的時代,“全球化”這一概念還未出現。隨著國際分工的不斷深化和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世界市場得以確立并逐漸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大工業創造了交通工具和現代的世界市場,控制了商業,把所有的資本都變為工業資本……因為它消滅了各國以往自然地形成的閉關自守的狀態?!彪S著生產工具和交通工具的進步,資本在全球范圍的擴張打破了世界各地區間的封閉和隔絕狀態,世界市場的發展形成了以資本主義為主的世界經濟體系。同時,馬克思也強調了世界市場對落后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他指出,“和控制著世界市場的西方生產同時存在,就使俄國可以不通過資本主義制度的卡夫丁峽谷,而把資本主義制度所創造的一切積極的成果用到公社中來”。由此可見,馬克思世界市場理論強調要利用資本主義建設和鞏固社會主義,為欠發達地區跨越式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對于現階段我國更加積極主動實施開放戰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開放融通是歷史大勢,唯有將對外開放提升到更高層次和更高水平,才能在世界市場中贏得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的主動權?,F階段的經濟全球化仍然是西方主導下的全球化,有必要繼續吸收和借鑒西方文明成果。探索建設國際最高水平開放形態的自由貿易港是我國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和吸收借鑒西方文明成果的重要體現。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重要論述,強調要學習借鑒國際自由貿易港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借助海南自由貿易港這一連接世界市場的高能級開放平臺,強化同各國擴大雙向貿易和投資往來,深度融入世界市場體系,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與世界市場進行良性互動。這是馬克思世界市場理論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重要體現,實現了對馬克思世界市場理論的創新和發展。
(二)歷史邏輯:建設海南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實踐的總結和深化
一是對中國共產黨建設海南經驗的深刻總結、繼承和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受當時國際局勢的影響,基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作為我國南大門的海南被視作國防前哨、軍事要地。毛澤東從實際情況出發,對海南的開發建設作出了戰略部署,1953年給海南的題詞為“加強防衛,鞏固海南”。在此背景下,海南整體開發建設較為緩慢。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指出:“我們還要開發海南島,如果能把海南島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那就是很大的勝利?!边@為后來加快開發海南,促進海南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基礎。當時還認為如果海南發展得好,就能顯示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對于臺灣回歸祖國、祖國統一的實現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全球一體化進程的持續推進,特別是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海南迎來了高速發展時期,實現了由邊陲海島到改革開放重要窗口的轉變。中國共產黨建設海南的寶貴思想智慧和有益探索,為新時代海南建設提供了理論和實踐上的指導。
二是對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和國際自由貿易港建設經驗的吸收和提煉。自由貿易港是全球最高水平開放形態,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尚屬首次。新加坡、迪拜和中國香港等皆是國際知名的自由貿易港,在經營方式、管理方法、政策設計和制度建設等方面擁有較為成功的經驗,值得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學習借鑒。從黨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到2018年4月,我國先后分三批,累計部署設立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各自由貿易試驗區憑借自身的資源稟賦、區位和政策優勢已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制度創新和實踐經驗(截至2024年2月,經過先后7輪布局完善,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數量已增至22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深入總結了海南省辦經濟特區的發展歷程和寶貴經驗。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首次提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強調要把海南建設成為對外開放的新高地,著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探索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高水平自由貿易港。
?。ㄈ┈F實邏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面臨新形勢的主動選擇
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是對國內外環境深刻復雜變化的科學有效回應。
從國際視角看,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復雜的變化,經濟處于下行階段且復蘇乏力,逆全球化思潮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世界經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為突出,全球多邊貿易體制發展面臨嚴峻挑戰,經濟全球化進程受阻,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在這些因素的疊加影響下,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面臨較為嚴峻的外部環境。
從國內視角看,首先,就對外貿易而言,我國對外貿易以貨物貿易為主,且對外貿易的大部分產品處于國際貿易鏈條的中低端,同時高精尖技術受制于人,既面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遏制、打壓,也面臨發展中國家追趕的挑戰。其次,就區域開放程度而言,對外開放格局總體上呈現東快西慢、海強陸弱的態勢,有待進一步拓展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空間。再次,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啟動以來,雖然引領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作用進一步凸顯,但也面臨開放高地不高,制度集成創新能級不夠,政策碎片化,服務貿易競爭力弱,邊境后改革相對滯后,區港聯動效應不明顯,與國際高水平規則、規制、標準的銜接力度不大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重要論述以現實發展問題為導向,在對現實有著清醒判斷的基礎上,在解決新問題中進行創新實踐,具有高度的現實關切。積極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這一對外經濟合作新模式、新路徑,對于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培育國際競爭優勢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ㄋ模嵺`邏輯:地方領導工作實踐經驗的總結和升維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理論的重要論述,是在長期地方工作實踐基礎上形成、發展和完善的。
在福建,尤其是在廈門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根據廈門自身條件開始了對自由港型經濟特區建設的探索,多次就廈門自由港建設問題向北京專家請教,并將“逐步實施自由港政策、建設自由港型的經濟特區”這個基本戰略思想寫入我國首部沿海經濟特區發展戰略規劃《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規劃了廈門建設自由港型經濟特區的戰略方向。當時特區實行自由港政策的實踐舉措在全國都具有開創性意義,體現了習近平同志的創新思維和敢為人先的魄力,這也是對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最初探索,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立足于浙江的地區優勢,認為新世紀新階段浙江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天地在海上。他指出,“海洋經濟是開放經濟”“舟山是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的橋頭堡”,力主推動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建設舟山連島工程,加快全省港口整合,有力推動了浙江對外貿易的發展。這體現出習近平同志對海洋港口事業發展和對外貿易的高度重視,深化了關于航運經濟、海洋經濟、港口經濟對于地方發展的重要牽引作用的認識,為浙江進一步推動擴大對外開放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上海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指出,“改革開放是發展的根本動力,上海有責任繼續當好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要“進一步深刻認識開發開放浦東這項國家戰略的重大意義”,堅定不移地將改革開放與上海各項建設結合在一起,將上海置于全國發展的大格局中和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強調充分發揮上海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帶頭和示范作用及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窗口作用。
總體觀之,習近平同志在福建、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區工作期間,對海洋發展、港口發展、貿易事業、深化改革、對外開放、外向型經濟等問題都有深入的思考,為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提出提供了“源頭活水”,奠定了重要基礎。
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重要論述的主要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重要論述的主要內容主要體現在優勢疊加、精神支撐、核心要義、目標指向和風險防控等維度。
?。ㄒ唬﹥瀯莜B加:結合海南自身稟賦和政策優勢的跨越式發展
海南要深刻認識自身的獨特優勢和資源稟賦,抓住建設自由貿易港的政策優勢,真正將海南全島打造成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
從海南的自身稟賦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海南是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地理位置獨特,擁有全國最好的生態環境,同時又是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具有成為全國改革開放試驗田的獨特優勢?!币皇前l展潛力大。從規模上看,海南省陸地面積約為3。54萬平方公里,海南島是擁有1000多萬人口的中國第二大島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成后將是覆蓋整個海南島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面積約為迪拜自由貿易港(現今全球已經建成的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港)的十倍。將如此大規模的自由貿易港建設好,能夠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為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強大助力。二是生態環境優。作為我國唯一的全域熱帶省份,海南擁有濱海沙灘、熱帶雨林、火山溶洞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工業發展相對滯后有利于保存海南優美的生態環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海南具備發展旅游業和現代服務業的良好條件,全國領先的生態環境也為高新技術企業和高素質人才的集聚創造了基礎。三是區位優勢明顯。海南島擁有相對獨立地理單元的天然優勢,獨特的自然地理位置為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提供了有利條件。加上較小的經濟體量,使得海南改革試點成本低、容錯率高、制度彈性空間大成為可能,風險能夠限制在可控范圍之內。
從獨特的政策優勢來看,第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支持海南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使承擔著我國高水平開放試驗田重要任務的海南擁有更大改革自主權。第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部分政策具有不可復制、不可推廣的特點,如“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的政策就是海南獨有的。第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賦予了海南特別立法權。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根據發展實際制定的法規,可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或國務院批準后生效,為以“五個自由便利、一個安全有序流動”為主要特征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的建立健全奠定了法治基礎。第四,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要從全局高度出發,會同海南省做好頂層設計”,強化了“中央統籌、部門支持、省抓落實”的工作推進機制。從中央到地方各方力量的廣泛參與和支持,能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共同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見效,為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提供了強大動力和支持保障。
海南自由貿易港要努力使區位、資源、政策等優勢實現疊加,以對標世界最高水平開放形態為建設目標,以高水平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努力為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探索有益經驗,蹚出新路,為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而持續奮斗。
(二)精神支撐: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
回顧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經濟特區始終是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一面旗幟。特區精神根植于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直接源于經濟特區的偉大實踐,生動展現了特區建設過程中人們的精神風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正是特區精神的濃縮和集中體現。特區精神體現了特區建設者應有的風范和作風,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時也為新征程上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偉大實踐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與發展支撐。
敢闖敢試是特區精神的核心要義。經濟特區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敢于解放思想、開拓思路,以敢闖敢試的拓荒勇氣和“殺出一條血路來”的實踐魄力為全國改革開放探路開路,突破了傳統經濟體制束縛,在探索建立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敢為人先的創新思維和勁頭要求在改革開放上先行先試。經濟特區設立的初衷要求特區建設者以“敢為天下先”的創新勁頭在改革開放方面先行先試、大膽探索,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從而帶動全國改革。從經濟特區的基本實踐來看,涉及價格、外匯、金融、外貿等領域的體制改革均走在了全國前列。
埋頭苦干的務實作風凝練和總結了經濟特區的奮斗底色??照務`國、實干興邦。經濟特區歷經艱辛奮斗和改革創新,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靠的就是真抓實干和持續不懈的努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一步一個腳印不斷打開了改革開放和特區建設的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要論述,從精神層面指引著特區建設者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方向,夯實了精神層面的社會基礎,深刻體現了精神發展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助推作用。自貿港建設者要繼續用敢闖敢試的拓荒勇氣和實踐魄力,敢為人先的創新思維和勁頭,以及埋頭苦干的奮斗底色,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以智慧、勇氣、汗水續寫海南經濟特區新的輝煌篇章。
偉大事業離不開偉大精神,特區精神是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重要保障。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重要論述的指導下,新征程上要推動經濟特區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與社會主義事業持續發展,就是要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從中汲取繼續前行的力量,繼續做好新征程上的“拓荒?!?,使特區精神成為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最鮮明的精神標識,激勵特區建設者大膽探索、大膽突破,為將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門戶而拼搏奮進。
(三)核心要義:以制度集成創新為重要突破點形成發展新優勢
制度集成創新是推動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從要素型開放轉變到制度型開放的關鍵舉措,也是建設具有世界競爭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應有之義。目前改革開放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剩下的都是一些難啃的“硬骨頭”,“僅僅依靠單個領域、單個層次的改革難以奏效,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匯集各個方面、各個層次的力量,實施立體式、全方位的改革,才能產生綜合效應,更好地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各項工作?!耙阎贫燃蓜撔聰[在突出位置”,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也是增強各項改革的關聯性、系統性、協同性的關鍵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和指示中,多次突出“制度創新”在自由貿易試驗區中的地位和作用,唯獨在自由貿易港建設中特別強調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從這個意義上說,制度集成創新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和思想精髓,為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指明了重點和前進方向。從“制度創新”到“制度集成創新”,“集成”兩個字意味著在原有的認知結構的基礎上進行整合創新,系統協調推進各項改革,作出跨部門、跨領域、跨專業的改革創新,這無疑突出了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特殊性與重要性。
實踐證明,正是在以制度集成創新為核心的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正穩步推進、蓬勃興起,在制度集成創新方面作了諸多實踐探索并取得了積極成效。如建立起“土地超市”制度,破解“項目等土地”難題;行政審批領域推出跨部門、跨層級的“一體集成”“一果多用”新模式,實現了流程再造和評審制度重塑,大幅提升了審批效率,減少了項目實施風險;“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南繁種業”知識產權特區等成為海南獨有創新成果,為全國貢獻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在制度集成創新方面的經驗與模式。然而,現階段制度集成創新存在能級還不夠高,部分政策設計還不夠精準,落實和執行政策上存在難度等制約因素,導致能夠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的制度集成創新成果相對較少。
作為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要探索中國最高水平、最高層次的開放形態,就要緊緊牽住制度集成創新這個“牛鼻子”,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堅決打破鉗制海南自由貿易港發展的政策藩籬和制度壁壘,聚焦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等重點領域,推動更多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穿透式的改革創新,形成更多高質量、高標準、系統化、集成式的制度創新成果,不斷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取得新成效,使其發展成為引領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全球化的新的經濟發展引擎。
(四)目標指向: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
“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這是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提出的重大歷史使命和目標任務要求。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至少包含著兩層意蘊:一方面,海南自由貿易港要彰顯中國特色,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海南自由貿易港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建立的自由貿易港,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借鑒世界先進自由貿易港的經營方式和制度安排,要立足于中國的國情,結合海南的發展實際,作出本土化的變通和適應性的調整,以期實現外來制度規則與自身制度文化的融合創新。另一方面,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要主動對標世界最高水平開放形態,充分發揮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高水平開放平臺作用,研究深度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主動構建有利于我國的多邊和雙邊規則體系,加快形成與國際高標準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帶動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為同世界各國開展合作開辟更廣闊的空間。
此外,將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成為全球最高水平開放形態并不能一蹴而就,需采取漸進式的建設策略??v觀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歷程,中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和令人矚目的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漸進式的改革開放。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這是對中國漸進式改革開放的傳承與發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屬于改革開放以來前所未有的體制機制創新和經濟發展的新嘗試,要采取“摸著石頭過河”的漸進式建設策略,分步驟、分階段地有序推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各項工作,在內外貿、投融資、財稅、金融、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積累經驗,探索符合海南自由貿易港發展實際的、更加高效靈活的管理體制和監管模式,逐步形成適應中國國情、海南定位的自由貿易港各項政策和制度,為在社會主義大地上打造對標世界一流開放形態的自由貿易港奠定基礎。
(五)風險防控:實現高度開放性與安全性的動態平衡
風險防控是直接關系到整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成敗的關鍵變量。海南自由貿易港作為中國乃至全球的最高水平開放形態,面臨的風險挑戰很大。缺少科學嚴密的風險防控體系,會在貿易、投資、金融、稅收、生態、公共衛生、數據與網絡安全等方面面臨由開放所帶來的風險。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風險防控也是復雜且系統的工作。要確保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方向正確、健康發展、行穩致遠,需進行頂層設計和通盤安排,織密織牢風險防控體系,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不僅指出了海南自由貿易港風險防控的時代意義和實施路徑,還特別就加強重大風險防控體系和機制建設作出專門部署。統籌發展與安全是海南自由貿易港行穩致遠的重要保障,越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越要加強風險防控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風險預警和防控體系。正因如此,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和關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風險防控問題,他在海南考察時指出“要繼續抓好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和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貫徹落實”,并進一步地從國家安全戰略層面出發,指出“要堅持維護國家安全不動搖,加強重大風險識別和防范,統籌改革發展穩定”。實施對外開放、以開放促改革的發展戰略,必須堅持底線思維,以保障國家安全為前提,絕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犯顛覆性的錯誤。要把對外開放與保障國家安全統一起來,從而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過程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對標全球最高水平開放形態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尚未封關運作,在其地域范圍內風險防控體系的實際效能發揮得如何尚待檢驗。為了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在實際運作中可能產生的風險隱患進行合理識別、評估、預警、防范與化解,助推風險防控配套措施早日建立健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做好高水平開放壓力測試”。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在我國高水平制度型開放進程中發揮著“壓力測試實驗室”作用,要立足全球視野,按照國際高標準建設中國開放經濟的平臺,需主動對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以高水平開放和有效監管“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為主要思路,測試開放沖擊風險,為高水平開放積累風險防控經驗。在此基礎上分類、分級、分區域、分階段、分步驟構建海南自由貿易港開放風險防控及預警機制,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的關系,提高有效抵御風險挑戰的能力,在確保有效監管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實施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保障各領域各環節的秩序和安全,以“壓力測試”帶動深層次制度性變革的“戰略提升”,以此牢牢掌握風險防控主動權,更好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高水平對外開放,使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沿著正確方向行穩致遠。
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重要論述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重要論述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豐富和完善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外開放理論,彰顯了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使命自覺,展現了中國積極推進經濟全球化的堅定信心和大國擔當。
(一)豐富和完善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外開放理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續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實施積極主動的對外開放戰略,不斷拓展開放的深度與廣度。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于世界變局和我國現實問題,站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探索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路徑和新形式,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海南從經濟特區到自由貿易試驗區再到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不斷深化了改革開放理論和實踐的探索。從“順利開局”到“蓬勃展開”再到“進展明顯”“蓬勃興起”,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正成型起勢。在加快建設的進程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大幅提升了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創造了更加良好的貿易和投資環境;始終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為中國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探索積累了經驗;積極探索更加靈活高效的法律法規、監管模式和管理體制,逐步建立起了與高水平對外開放相適應的政策制度體系;堅持使引進來與走出去更好結合,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上與各國進行雙向貿易和投資往來,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聯動效應,形成與世界市場的深度融合和深層次互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重要論述將馬克思主義世界市場理論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發展和完善了中國共產黨對外開放的思想,為探索高水平開放道路提供了科學方法與創新思維,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外開放理論的形成提供了實踐基礎。
?。ǘ┱蔑@了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使命自覺
改革與開放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與高水平對外開放會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海南自由貿易港作為深化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要積極探索建立更加靈活高效的法律法規、監管模式和管理體制,要在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新規則方面先行先試和發揮引領作用。然而,在與國際高水平規則、規制、標準的銜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挑戰。因循守舊沒有出路,唯有真正實行立體式、全方位的改革,才能化解前進路上的風險和挑戰,不斷使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向前推進,使海南自由貿易港為我國構建高開放水平、具有中國特色、可落地、可實施的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政策和制度體系作出積極貢獻。換言之,加快推動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能夠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倒逼更深層次改革;反過來,以深層次改革促進高水平開放,將不斷使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朝著全球最高水平開放形態這一目標推近。這將推動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在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的融合發展;使改革與開放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使海南自由貿易港更好地承擔和履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重大使命,助推形成更高層次的改革開放新格局;使對外開放更好地促進國內改革發展,彰顯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蓬勃生機與活力。
?。ㄈ┱宫F了中國積極推進經濟全球化的堅定信心和大國擔當
現階段,我國同世界市場的聯系空前緊密,中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經濟復蘇離不開中國經濟的貢獻。在互聯互通的世界經濟中,只有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才能取得更好的發展,因此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并將其作為“彰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決心的重大舉措”。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落腳點并不僅在于推動海南加快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更在于借助海南自由貿易港這一高能級對外開放平臺,著力提升內外貿、投資和金融等領域的自由便利程度,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著力推動規則、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形成更高水平的國際經貿合作,進一步加強中國市場同世界市場的聯系。在這個意義上,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既是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具體實踐,也是中國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務實舉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重要論述,緊密結合國際國內政治經濟格局變化的新形勢和新特點,強調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要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提高中國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相互投資和貿易合作水平,與世界共享中國發展新機遇,與世界共同創造更具活力的市場,充分彰顯我國繼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及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決心和信心。
?。ㄗ髡撸何妆?;單位: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