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布在浦東新區各個街鎮的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是市民辦理各類事務的主要窗口。近年來,新區不斷提升政務服務的能級,讓市民能更“高效辦成一件事”,提升辦事獲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以來,為切實解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辦事不便的問題,新區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增強幫辦代辦能力,探索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適老化政務服務”體系建設,通過推進大廳無障礙環境建設、加強服務引導、優化辦事流程、推動零距離社區政務“上門辦”等工作舉措,讓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辦事無憂。

  全流程幫辦代辦

  “您好,我這里幫您取了一個優先號,您跟我過來到窗口進行辦理?!苯?,年逾八旬的馬老伯來到浦興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理事務,在接待窗口掃描身份證后,立刻受到了工作人員的熱心接待。

  前來受理中心辦理業務的不少是老年人。作為新區“適老化政務服務”體系建設試點的浦興路街道,針對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一對一”全流程咨詢引導,協助老人現場取號、填表等流程。

  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馬老伯很快就完成了一系列流程,即便是各類材料的復印留檔,也由工作人員代為“跑腿”,全程就坐在窗口邊?!拔抑灰炎约合朕k的事告訴他們就行,基本上都是他們在忙,這樣的服務很周到,對我們老年人來說特別方便?!彼f。

  浦興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主任王建勝告訴記者,這是受理中心為老年人等行動不便的辦事市民提供的“軟服務”之一。中心設置了綠色通道,針對80周歲以上老年人、行動不便的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免預約、優先辦等快速服務?!扒皝磙k事的特殊群體,甚至可以坐在休息區,由工作人員全程代為辦理?!?/p>

  大字體方便閱讀

  大廳內也設置了各類“適老化”“無障礙”的硬件設施。例如,接待窗口邊,就專門配備了為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辦事使用的愛心輪椅、放大鏡、拐杖、老花鏡等輔助工具。

  受理中心的入口處張貼了無障礙服務標識,還設置了無障礙坡道、無障礙衛生間等,在衛生間安裝了扶手、緊急按鈕,甚至在辦理窗口也安裝了扶手,供行動不便的辦理者使用。

  而在受理大廳外,浦興路街道也設置了無障礙專屬停車位,可供殘障人士更方便地停車、上下車,并開辟供殘障人士停放“小三輪”的專屬區域。溫馨的無障礙服務環境,讓前來辦事的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更加方便。

  不少細節,更加體現“適老化”。例如,受理中心放置的各類宣傳材料中,有一份專門放大了字體的老年人辦事目錄,將原先材料上的小四號字體改成二號字體,方便老年人了解情況。

  “這是我們梳理形成的適老服務事項清單,用大字體明確事項名稱、申報材料、條件、收費等,把難懂的專業術語轉化成通俗易懂的常用語,方便老年人識別、閱讀和參考?!蓖踅▌僬f。

  “足不出戶”辦成事

  而“遠程虛擬窗口”服務模式和社區政務“上門辦”模式,則進一步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工作人員多跑腿”,讓市民甚至可以足不出戶,就能辦成各類事項。

  “遠程虛擬窗口”服務模式,通過在各居村設置服務點,讓市民能夠在居委或村委,通過服務點與受理中心的聯動,完成各類事務辦理?!吧祥T辦”則是“遠程虛擬窗口”的補充模式,專門針對80周歲以上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障人士等,提供“點對點”上門服務。

  據介紹,工作人員配備由打印機、受理終端和掃描儀組成的“上門辦”設備,根據有需求的市民申請,專程上門進行辦理,真正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米”,讓特殊群體享受便捷智能的數字政務服務,真正“足不出戶”辦成事。

  浦東新區社區治理和服務發展中心社治科科長唐娓娓介紹,目前,新區已經在浦興路街道、高橋鎮和南匯新城鎮實施“適老化政務服務”體系試點,后續將根據試點情況,進一步推進“適老化政務服務”體系建設,通過一系列工作舉措,全面提升新區政務服務的軟硬件設施,讓老年人、殘障人士等辦事無憂。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