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及時總結推廣全市營商環境建設中的創新舉措和突出成效,充分發揮典范案例的示范引領作用,市營商辦組織開展了信陽市2023年度優化營商環境典范案例評選工作。經各單位申報、逐級審核、專家評審、綜合評定,評出“權利義務‘兩提醒’ 審執一體助營商”等10個創優服務典范案例。

  10大創優服務典范案例

  1.市中級人民法院:權利義務“兩提醒” 審執一體助營商

  推出民事案件“兩提醒”工作機制,為市場主體量身定制《自動履行義務告知書》《申請執行提示書》《執行風險提示書》,并由法官在送達民事案件文書時一并發送給雙方當事人,提醒權利人及時依法行使權利、義務人自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自該機制實施以來,已向案件當事人發出提示文書24000余份,有效壓縮了民商事案件特別是涉企案件全流程辦理時長,全面提升執行質效。

  2.市人社局:大力實施“雁歸來”工程 激活返鄉創業內生動力

  為激發返鄉創業內生動力,制定了返鄉就業創業十條優惠措施,搭建返鄉就業創業服務平臺、扶持平臺、保障平臺和發展平臺,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企業家、技能大師和鄉土人才為代表的人才主體。2023年,共吸引13.2萬余名信陽籍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

  3.市工信局:構筑企業梯次培育體系 大力發展專精特新企業

  牽頭制定完善專精特新政策支持體系,加大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力度,與4家銀行開展戰略合作,為“專精特新”企業貸款3.1億余元,累計培育1家國家級、7家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成功舉辦第七屆“創客中國”河南省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信陽市分賽。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2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家。

  4.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創設聯合輔導機制 提升工程項目審批質效

  籌建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幫辦代辦聯合輔導室,在辦理建筑許可審批的4個階段建立“一家牽頭、共同參與、聯合輔導、一次告知”工作機制,將原來多部門與項目單位的分項輔導,變為“多對一”“多對多”的多元化聯合輔導,上一階段審批完成前提前告知下一階段輔導內容,實現輔導無縫銜接。經全程幫代辦輔導的企業2天左右即可完成申報,比原來分項申報減少15天以上,全面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質效。

  5.市交通運輸局:創新“345”推進模式 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將營商環境的優化提升與項目推進緊密結合,采用“345”推進模式,堅持“三個提前”,即提前啟動土地組卷、提前啟動征地拆遷、提前辦理臨時用地,做實前期工作;做到“四個到位”,即領導重視到位、要件保障到位、溝通協調到位、督導檢查到位,扛牢主體責任;突出“五個聚焦”,即聚焦聯動配合、聚焦節點任務、聚焦難點破解、聚焦跟蹤問效、聚焦年度目標,創優建設環境。2023年年底,高速公路完成投資居全省第一,為綜合立體交通指數水平的優化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6.市檢察院:打造多維服務體系 安商惠企護發展

  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監督職能,多措并舉,主動摸排打基礎,精準監督出成效,制度保障促安全。緊緊圍繞強化安商惠企法治環境建設,促進公平有序市場環境建設,助力誠信舒適旅游投資環境建設,推動優美和諧人居環境建設等多個方面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行職責,為打造優質高效營商環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7.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牢牢把握“四個機關”定位要求 助力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在全省率先開展營商環境質詢并進行滿意度測評,探索對垂直管理部門開展五級人大代表營商環境專題視察,首次聽取審議市監察委員會關于營商環境的報告,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開展情況列入評議政府部門工作評議事項,打出了人大監督“組合拳”。作出設立企業家日和人才日、人才周決定,通過搭建“立法直通車”,暢通民意企情直達立法機關渠道,先后三批建立50個市級基層立法聯系點。支持新縣人大常委會成功申報建設全國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創建“美好指數”平臺,聚焦城鄉人居環境和營商環境兩項重點內容,線上聽取、處理代表意見建議。

  8.息縣人民法院:實心用好“三支筆” 繪就糾紛化解和諧卷

  堅持在不斷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中進一步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推動構建源頭防控、排查梳理、糾紛化解、應急處置的社會矛盾綜合治理機制。通過整合優化行業解紛資源,構建糾紛化解“大平臺”,打造訴前調解“流水線”,促進訴與非訴有效銜接,培育調解“生力軍”,凸顯行業化、專業性訴源治理成效,著力探索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糾紛化解機制。

  9.羅山縣城市管理局:用水報裝“信用辦” 共建誠信用水環境

  推出用水報裝“信用辦”服務。通過建立客戶誠信檔案、開展客戶誠信評價、防范信用風險。推出“誠信名單”“靠前服務”“信用承諾”“快速接入”等一系列措施,廣泛收集用水主體信用信息,為信用良好的單位或個人提供優先服務,進一步提升了用水報裝便利度,有效解決企業用水難題。

  10.高新區稅務局:打造稅務新“楓”景 貫通稅企連心“橋”

  將“楓橋經驗”與納稅服務深度融合,積極打造以辦稅服務廳、豫稅新“楓”工作室、特事快辦中心為代表的“一廳一室一中心”品牌。實現“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征納更和諧”的治理目標,助力稅務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稅務力量。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