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國市以品牌化建設為依托,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努力當好企業發展的“及時雨”“店小二”“合伙人”,并連續4年獲評“浙商最佳投資城市”,首評首獲“蘇商投資中國首選城市”。

  打造“開放包容、近悅遠來”的投資品牌

  完善領導干部聯系包保、全程幫辦重點項目制度,探索開展“一把手走流程”,感同身受體驗企業辦事全鏈條、全過程,堅決打破各類“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既對大企業大項目提供“保姆式”服務,也對廣大中小微企業提供“無差別”政策包,其中,2023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27個、開工104個、投產83個,總投資112億元的蘇州仕凈光能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

  堅持“政府搭臺、主體唱戲”,高標準推進國家級經開區、東津特色產業園建設,順利通過宣城寧國化工園區省級復核;連續4年舉辦安徽汽車及零部件產需對接會,順利承辦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協同發展大會,成功舉辦杭州、蘇州等招商推介會;支持企業成立各類商協會38個,共享信息咨詢、法律援助、市場開拓等資源,實現“抱團發展”。

  堅持讓企業站穩“C”位,每年開展“發展功勛”“發展貢獻獎”等表彰,選樹了一批信念堅定、誠信經營、富有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先進典型,同時將青年企業家培養規劃納入干部教育培訓主體班次,連續15年組織1000余人次赴長三角高校及國外進修學習。

  打造“徽常滿意、在寧舒心”的營商品牌

  強化日常督查和“一線調度”,制定出臺“為企優環境”工作調度辦法、創優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舉措。把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作為落腳點,全面落實國家、省、市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制定實施“拼經濟20條”及接續政策,積極推進“免申即享”“即申即享”,2023年兌現財政獎扶資金4.6億元,落實稅費支持政策16億元,到位上級涉企專項資金4100萬元。

  堅持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深入推進行政審批“三減”“三極”;設立“無差別綜合窗口”,做到“一窗受理一次辦”,整合政務服務事項920個,“一網通辦”率提升至90%以上;制作印發《企業投資建設項目審批服務手冊》,細化每一項審批的流程圖、材料單、聯系人,拍攝企業常用33個網上審批事項視頻指引,極大提高了企業辦事便捷度。

  打造“企業出題、政府答題”的服務品牌

  堅決落實“四個面對面”工作法,常態化開展“政商懇談會”“企業家日”等活動,率先開通“12345”營商服務專線,嚴格執行“123”企業訴求辦理機制,2023年共收集辦理企業訴求961個,辦結率100%。

  下大力氣做好企業資金、用地等要素保障,修訂完善《寧國市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考評辦法》和企業上市(掛牌)分階段獎勵扶持政策,2023年新增貸款78.6億元、直接融資45億元;探索實施“畝均論英雄”改革,推進工業企業分類評價和低效用地企業整治提升三年行動,2023年處置低效用地1720畝、保障用地9266畝。

  針對企業較為關注的人才和用工問題,制定實施“人才強市30條”政策和“助企穩崗留工、提振市場活力”若干措施,2023年獎勵重點產業高層次人才住房23套,新引進高層次人才149人、引進外來務工人員4320人。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