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圍繞高質量發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推行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二次統籌工作,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打造“珠海政府服務”品牌,政務服務事項跨域辦從“可辦”向“好辦”轉變。
一、完善頂層設計,實現政務服務標準化
印發《珠海市全面推行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二次統籌工作方案》,明確二次統籌工作目標,細化工作任務,層層壓實責任。建立“分級統籌+個性創新”的雙融合事項管理模式,依托省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系統,在省級統籌基礎上,對省統籌且下級可改和未統籌的要素進行分析,結合事項辦理實際,制定珠海市二次統籌規則,確定辦理材料、辦事結果等90項事項要素為市級必須統籌且下級不可改,網上辦理深度、網上辦理流程圖、繳費方式等33項事項要素為市級必須統籌但下級可改,在線申辦服務網址、移動端辦理地址、計算機端在線辦理跳轉地址等26項事項要素為市級自定義統籌。
二、強化市區聯動,實現政務服務規范化
依托“粵視會”系統,設置市級主會場和各區分會場,以現場+視頻會議形式,組織開展省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系統二次統籌功能培訓,加強對各部門的指導。市直有關單位共52名業務骨干、各區有關單位共132名業務骨干參加了培訓會。組建“粵政易”二次統籌問題整改溝通群,建立健全層級之間、部門之間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及時推進解決各部門在二次統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指導各級政務服務實施部門做好政務服務事項的認領實施以及向鎮(街道)、村(社區)延伸,推動應統籌事項實現全面統籌實施。
三、推行“應統盡統”,實現政務服務便利化
統一市、區、鎮(街道)、村(社區)政務服務事項實施清單。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1200項應統籌子項的標準化二次統籌工作,解決同一政務服務事項在不同地區和層級審批標準不一致的問題。按照最小辦理情形將1200項子項拆分了792項業務辦理項,總計4628項實施清單,所需的辦理材料總計28525份,平均每個事項僅需提供6.16份材料,其中7319份材料已關聯電子證照實現免提交,有效推動同一政務服務事項的受理條件、辦理流程、申請材料、辦理結果等共性要素實現市域范圍統一,為推動政務服務事項“跨域通辦”奠定重要基礎。
下一步,珠海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高質量發展,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細化形成“1313”思路舉措,推動更多重點領域改革事項落地,實現優質數據要素向重點產業高效聚集,擦亮“珠海政府服務”名牌。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