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地方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也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
近年來,許昌市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以經營主體期盼和滿意為“金標準”,不斷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最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著力構筑營商環境“新高地”。
推動流程再造 打造高效政務環境
“以前,需要排隊在窗口辦理業務;現在,只需在電腦上點幾下,衛生許可證等一些常用證件幾分鐘就能辦完,真是太方便了!”提及證件辦理便捷性的提升,許多經營主體深有感觸。
這正是許昌市深入推進“放管服效”改革,大力推動流程再造,通過高效便利的政務服務,讓企業由“跑政府”變為“跑市場”的生動縮影。
為提升政府服務質效,許昌市開展政務服務“1-N”專項行動,2115個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現“最多跑一次”,其中2087個實現“不見面審批”;梳理推出12類主題場景108個“一件事一次辦”服務事項;實現市本級網上可辦事項覆蓋率100%、“一網通辦”事項覆蓋率99%;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與22個省份180余座城市實現互動交流;建設“數字政務門牌”,打造“指尖上的便利”;建設“四電”應用平臺,1324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免證可辦”。
許昌市持續深化重點領域審批制度改革,不斷簡化審批流程,完善和豐富“企業開辦+N 項”服務,將企業設立登記、公章刻制、社保登記等9個事項全部納入企業開辦“一網通辦”平臺,實現企業開辦“一網通辦、一次辦妥、半日辦結”;“水電氣暖信報裝一件事”在全省率先實現網上申請材料“零提交”;不動產抵押注銷實現“智能秒辦”;本地大貨車入市通行證實現“智能秒批”;大力推行“交地即交證”“拿地即開工”……一系列改革舉措加快推動政務服務創新發展,解決了企業、群眾辦事的堵點、難點問題。
保障發展要素 打造順心市場環境
“許昌政府部門服務好、發展環境好,我準備把山東的企業遷回許昌,助力家鄉發展?!痹谠S昌市營商辦幫助協調辦理天然氣無倉儲經營資質后,許昌有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婁玉陣感慨道。
企業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得益于許昌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完備的基礎配套服務。許昌市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等標準,強化要素保障,幫助企業降低成本,解決企業“成長的煩惱”。
許昌市積極探索實施企業集群注冊登記,大力支持創客空間、眾創空間、創業孵化器等創新創業載體發展,有效減輕創業壓力,激發投資活力;在全省率先停止收取工程建設項目投標保證金(含投標保函);運用“全國納稅人供應鏈查詢”平臺,為企業拓展上游原料供給來源、打通下游產品銷售渠道牽線搭橋,實現交易額近3.8億元;建立科技特派員人才庫,首批38名科技特派員簽約入駐企業;開展科技金融“許科貸”業務,累計幫助企業通過科技信貸獲得銀行支持8.5億元;積極落實惠企政策,梳理惠企政策935條,惠及企業8000余家,發放獎補資金近4.29億元。
許昌市強化要素保障,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對省、市重點項目和“三個一批”項目開辟“綠色通道”,遴選各行業領域重點項目納入要素保障“白名單”,全方位加強保障服務;積極搭建銀企溝通合作平臺,2023年開展規上企業對接活動324場,推介融資主體5668個,對2538個融資主體授信494.2億元,對2426個融資主體放款369.09億元;加快延鏈、補鏈、強鏈,依托產業鏈圖譜開展精準招商,推動產業鏈邁向中高端。
堅持公平公正 打造安心法治環境
允許餐飲門店外擺經營,幫助殘疾瓜農安排特殊攤位,許昌城管“火爆”全網;對外地車輛實行輕微交通違法不予處罰措施,許昌交警收獲好評滿滿……柔性執法有溫度,服務發展顯溫情。去年以來,許昌市各級行政機關著力打造安心法治環境,受到廣大市民和企業的一致贊譽。
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許昌市積極為經營主體提供優質的法治服務,構建全過程服務企業法治需求工作鏈條;成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打造“一站式、全天候、智能化”便民惠企平臺,實現“12348”法律咨詢熱線與“12345”政務服務熱線互聯互通;持續開展民營企業法治“體檢”活動,幫助企業規避和化解生產經營風險;積極推行知識產權案件“無書記員庭審記錄+異步質證、當庭宣判和訴調對接”工作模式,不斷提高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整體效能;強化立審執破銜接,有效破解建設工程糾紛“退場難”“周期長”瓶頸;大力推行“執破融合”,對符合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控制在60天內結案。
許昌市用足用好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等,減少司法辦案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推行行政處罰決定書和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告知書“兩書同達”,有效消除經營主體不良影響,幫助其重塑自身信用,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暢通溝通渠道 打造溫情許昌模式
創新召開營商環境“吐槽大會”,向企業喊話、請企業建言、邀企業評價,切實解決企業的痛點、堵點問題,是許昌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大亮點。
截至目前,許昌市已召開5期“吐槽大會”,有效解決經營主體營商環境領域各類問題72個,選聘30名社會各界人士擔任營商環境特邀監督員,為優化營商環境建言獻策。
許昌市出臺《許昌市營商環境違法案件調查處理暫行辦法(試行)》,形成投訴舉報“受理—交辦—承辦—督辦—銷號”工作閉環;建立營商環境線上投訴平臺,開通營商環境線下投訴舉報窗口,切實打通服務企業、群眾的“最后一米”;同時,建立“周研判、月調度”機制,實行“三單制”管理,積極辦理投訴舉報案件,使辦案時長縮短至5個工作日,切實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企業在‘吐槽大會’上提出的發展難題,我們力爭在一周內解決到位?!笔衅髽I家協會秘書長黃玉霞說,“很多企業真切感受到在許昌束縛和障礙更少、合法權益更有保障,因此愿意在許昌發展?!?/p>
隨著市場活躍度不斷增強,許昌市動能澎湃、生機無限的高質量發展態勢正在形成。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共有經營主體46.34萬戶,較2022年年底增長8.9%。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我們將持續發力、久久為功,著力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營商環境,引來更多‘金鳳凰’,讓‘營在許昌’的金字招牌更響、更亮?!笔邪l改委主任臧義彬說。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