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全面貫徹網絡強國戰略,把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推動政府數字化、智能化運行,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蔽覈斗ㄖ握ㄔO實施綱要(2021-2025年)》提出:“健全法治政府建設科技保障體系,全面建設數字法治政府?!币苑ㄖ嗡季S、法治方式貫穿數字政府運行全過程,對行政決策機制、行政執行機制、行政監督機制等進行升級改造,以數據流整合決策流、業務流、監督流,才能不斷推進數字政府與法治政府深度融合,不斷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完善科學規范的決策機制。大數據技術為政府決策提供了充足的依據和先進的技術,提升了政府決策的科學性。但同時,數字決策不能偏離法治軌道,在數字化這個新的領域,只有不斷提升法治化,才能確保其健康、安全、有序發展。

  提升數字決策合法性。我國《數據安全法》明文規定,國家機關收集使用數據應當依照法定的職責范圍、條件、程序進行,特別對相對人權益有重大影響的行政決策和負擔行政行為,應當遵循重大事項“法律保留”的有關規定,不能完全依賴數字技術行使行政決策權。優化政府大數據決策,其基礎是依照憲法法律的規定,行使法定權力,履行法定職責,嚴格遵循“于法有據”“法無授權不可為”的規則,著力明確政府決策的主體、職能、事項、程序與條件,確保數字決策始終運行于法治軌道上。

  推動公共數據開放共享。統籌建設人口、法人、宏觀經濟、自然資源與空間地理等基礎數據庫,拓展完善應用驅動的主題數據庫、特色數據庫,廣泛收集決策數據樣本,為數字政府決策提供充足全面的基礎養料。建立標準統一、動態管理的政務數據目錄,實行“一數一源一標準”,對相關數據進行甄別清洗。當前,我省要克服公共數據融通共享水平不高的問題,打造大數據總樞紐,歸集數字政府項目前置審查,推動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數據共享聯動,努力破解“數據孤島”“數據梗阻”困局,提升數字政府決策的整體效能。

  深化數字決策機制改革。強化數字政府建設與機構改革、行政組織制度、行政程序等協調配套,建立健全決策制度、決策流程、決策事項、法律責任等管理。健全大數據輔助決策機制,加強語義理解、語音識別、算法模型等輔助決策新技術應用,提升對大數據的綜合處理能力。構建“決策—執行—評估—改進”閉環,強化大數據決策的規范化評估,推動構建成熟的數字決策模型體系,提升大數據決策的可預測性、可控制性。

  健全高效精準的執行機制。數字政府通過廣泛運用數字化、智能化、標準化技術,可以充分實現行政執行的高效、精準、公正。

  夯實數字政府“底座”。當前,我省數字政府“底座”建設相對滯后,要以電子政務內、外網建設為牽引,優化“湘易辦”超級服務端,大幅精簡政務APP,吸收整合各類數字政務平臺、功能,建強數字政府“數據中樞”“智慧大腦”,打造功能聚合、協同高效、生態完善的一體化數字政務平臺。

  優化公共服務模式。以“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服務體系”為目標,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數字化,用數字化理念、技術和手段破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具體到我省,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擴大“一網通辦”“掌上辦”的事項范圍,拓展“一網統管”“一網協同”“接訴即辦”等功能,努力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多級聯動數字政務服務體系,實現 “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強化法治理念、思維、制度滲透擴展到數字政府全過程,對數字政府的核心業務和重要環節進行法治化重塑。切實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利用數字化手段規范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推行“清單之外無權力、平臺之外無審批”,推進簡政放權。建立與業務職能相對應的數據體系,實現重點領域和高頻事項全面映射,實行項目化管理、標準化發布、動態化運行,打造透明、公平、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推動數字政府由管理向服務轉變,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企業和群眾需求進行“畫像”,對公共風險進行準確預判,滿足個性化、定制化服務需求,提高精準性和針對性。

  強化公開透明的監督機制。政府權力與數字技術融合,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負面效應,需要運用數字思維與法治思維提升數字政府綜合治理效能。

  構建多元參與機制。強化綜合治理、鼓勵多元主體參與,推動從單一治理模式向多元協同共治轉變,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監督、全民參與,經濟、法律、技術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格局。完善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技術性正當程序”,強化數字政務原理公開、充分告知、全程參與等制度設計,充分保障相對人及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推動數據成果共享與合作治理,鼓勵市場主體參與數字政府運行過程,調動數字技術支撐者的積極性,拓展政府、市場、社會協同聯動的廣度和深度。

  創新數字監督方式。強化對行政相對人數據賦權,豐富數據財產權、共享權、發展權、自決權等個人數據權利譜系,緩沖“數字技術+權力”的支配與控制,緩解社會對政府濫用數字技術的擔憂。強化政府信息公開,扎實推進大數據監督試點推廣。我省可以“12345”政務服務熱線為基礎,統籌整合領導留言辦理、問政評價、舉報投訴、問卷調查等各類社情民意數據,運用算法技術及時梳理確定“好差評”榜單,充分憑借“數”來監督,“讓數據站崗、讓數據說話、讓數據問責”,持續提升監督實效。

  推動技術向善向上。數字政府依賴大量的算法、人工智能等技術,要深化法治價值嵌入,將倫理規則與法治原理寫入具體數字應用與政務算法,并貫穿數字政府運行全過程,推動數字技術彰顯人文精神。營造可信的技術環境,建設統一的政務區塊鏈底層設施環境,發揮可溯源、防篡改等特性,為數字政府運行提供可信、可控的技術支撐。加大對政務數字技術的管理,完善可解釋、驗證、備案、審計等制度,健全技術失控的責任追究,倒逼政府更好約束管控數字應用與政務算法,改善政務算法價值立場、服務質量、服務效率,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ㄗ髡呦岛鲜【W絡空間研究院研究人員、法學博士)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