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郴州市北湖區以后臺數據為“媒”,有效搭建“綜窗”與基層治理橋梁,從原來的“窗口散、數據散、標準散”,到現在的“平臺聚、流程聚、管理聚”,形成政務服務高效閉環,切實提升企業、群眾辦事便捷度和滿意度,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無差別“綜窗”改革,推動政務服務高效化。以“五個統一”為抓手,推行政務服務無差別“綜窗”改革,為升級營商政務環境提供了平臺支撐。一是統一受理標準。按照“環節最簡、流程最優、時限最短”的標準,對辦理環節、辦理標準、服務指南準確度等進行規范,編制發布“綜窗改革”實施清單1166項,其中依申請政務服務審批事項671項,讓窗口服務人員實現“傻瓜式收件”。二是統一服務流程。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無差別受理服務模式,窗口減少75%。辦事企業群眾依據辦事指南提交資料,工作人員預審,信息錄入“綜窗”,內部流轉審批,審批完成反饋,統一窗口出件,形成全流程閉環辦理機制?!熬C窗”上線以來,受理辦件50293件,咨詢38042件,辦件效率和滿意度大幅提升。三是統一信息平臺。開發建設集取號、叫號、數據分析、電子監察于一體的“綜窗受理”系,購置20臺集人臉識別、語音分析、情緒識別、OCR識別技術等于一體的綜窗受理“超級柜臺”,實現“一綜窗”“一平臺”“一標準”,企業、群眾到任一窗口,即可辦理所需事項,減少了跑動次數和等候時間。四是統一人員管理。將綜合受理區和審批辦公區進行物理分區,組建“綜窗”專業隊伍,由政務中心負責統一著裝、統一培訓、統一管理、統一考核,推動“??菩汀标犖橄颉叭菩汀标犖檗D變。五是統一效能監管。通過省行政效能電子監察系統對“綜窗”受理平臺接件、受理、審核環節實時在線監管全覆蓋,辦件超時系統將發出“黃牌”“紅牌”警告。并把審批服務電子監察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線索,及時移交紀檢監察機關進行查處,倒逼政務服務水平優化。今年1-8月,“好差評”評價總量281744條,好評率99.99%。
“無證明城市”升級,推動政務服務便利化。以“四個全面”打造“無證明城市”升級版, 著力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度,為升級營商政務環境優化了業務流程。一是全面理清事項底數。以政務服務事項為切入點,從證明索要單位、開具單位兩個維度進行雙向梳理,推進全區證明事項清理到邊到沿、不留死角。截至目前,共梳理全區24個部門(單位)的671項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42類證明材料,94類電子證照,250類批文批復,實現690項辦理事項免證辦理,755個材料免重復提交,年均可免提交材料50余萬件,實現區域范圍內辦理政務服務事項“無證明”。二是全面開展證照數據歸集。經過梳理保留的證明、證照和批文,制定詳細證明、證照數據共享清單,逐一構建數據共享標準化模板,依托郴州市電子證照庫和北湖區“綜窗”后臺存儲,建好分類電子證照庫,規范數據標準并加快證明、證照等數據歸集。目前,收集入庫各類證明、證照和批文歷史數據10000余條。三是全面推進電子證照證明應用。全面推進電子證照證明應用在政務服務、行政執法和社會化領域應用,能夠通過數據共享、告知承諾、部門核驗、網上開具可以獲取的信息,不再要求企業和群眾提供相應材料,實現“替代渠道多樣化”。截至目前,354件證明實現“免提交”。其中,51件證明直接取消,209件證明通過電子證照核驗、系統自動抓取等數據共享方式實現“免提交”,38件證明通過工作人員實地調查、線上核驗等部門核驗方式實現“免提交”,52件證明通過書面承諾符合告知的相關要求等告知承諾方式實現“免提交”。四是全面創新聯辦應用場景。按照應用需求創新群眾辦事應用場景,推進養老保險資格和高齡補貼發放“精準辦”,通過公安戶口信息、衛健死亡信息、民政殯葬信息和人社喪葬發放信息建立專題庫,精準確認人員生存狀態,有效破解老年人生存認證難點問題;推行公積金業務“免證辦”,通過在線實時查詢核驗戶籍、婚姻登記、房產、征信、社保繳費等信息,取消10余項證明材料;推行企業開辦和經營主體檔案查詢“免證辦”。
無死角服務全覆蓋,推動政務服務便民化。通過“四化四提”延伸服務觸角,大力實施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優化提質行動,為升級營商政務環境強化了基礎保障。一是強化陣地建設推動升級提檔。按照功能齊全、布局合理、便捷美觀的要求,推動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村(社區)便民服務站事項標準化、服務標準化、管理標準化。全區14個鄉鎮(街道)、161個村(社區)全部完成標準化建設,實現服務陣地100%全覆蓋,30公里輻射、15分鐘政務服務圈基本形成。二是優化事項清單推動辦理提速。依托鄉鎮(街道)、村(社區)兩級便民服務平臺切實加大向基層簡政賦權力度,將與群眾密切相關的戶籍辦理、醫保社保、建房審批等服務事項審批權限下放到鄉鎮(街道),受理權限下放到村(社區),做實“四辦”清單服務。截至目前,北湖區下放至14個鄉鎮(街道)、161個村(社區)政務服務事項權限共83項,其中鄉鎮(街道)就近辦清單55項、馬上辦清單16項、網上辦清單7項、幫代辦6項,村(社區)就近辦清單40項、馬上辦清單15項、網上辦清單5項、幫代辦4項,涉及公安、民政、人社、市監、醫保等16個部門,基本實現群眾辦事“大事不出鎮、小事不出村”。三是常態化教育管理推動隊伍提能。選好配強基層窗口工作人員,原則上2年內不得調整崗位。定期組織開展政策法規、操作技能、文明禮儀、服務規范、政務服務事項網上梳理、系統應用等業務培訓,努力打造政治強、業務精、素質高的政務服務隊伍。今年以來,組織各窗口單位、鄉鎮(街道)、村(社區)開展基層政務服務工作業務培訓2期培訓230余人次。截至8月,郴州市“一次辦結”政務服務平臺北湖鄉鎮(街道)辦件數28391,辦結率 99.9%。四是深化便民范圍推動服務提效。率先在所有鄉鎮配備24小時自助服務一體機,為群眾提供24小時“不打烊”的優質政務服務和“不見面審批”服務。建立“幫代辦”服務機制,組建鄉鎮(街道)、村(社區)175名專兼職政務服務幫辦代辦隊伍,為企業群眾提供“店小二式”服務。同時,利用金融、郵政及農村電商等網點,開展代繳代辦代理等便民服務,使更多政務服務事項辦理不出村,實現“就近可辦”“多點代辦”“少跑快辦”。今年以來,“上門辦、到家辦、幫代辦”惠及群眾5542人次。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