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叢亮、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柳軍、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安立佳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兼人事司司長張世昕介紹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叢亮在國務院新聞辦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7月19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公開發布。一個多月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方面堅決抓好意見貫徹落實,推出了系列配套舉措,取得初步成效。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范圍廣、政策鏈條長、工作環節多。結合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和民營經濟工作現狀,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的重大決策部署。作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專門工作機構,加強相關領域政策統籌協調,推動各項重大舉措早落地、見實效。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張世昕介紹,這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決策部署的有力舉措,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民營經濟的高度重視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和“三個沒有變”,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張世昕說,民營經濟工作涉及面寬、政策性強,需要各個部門密切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作為宏觀調控和經濟綜合部門,國家發展改革委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主要是立足于更好發揮統籌協調、綜合施策、促進發展的功能。一些相關部門從各自職能角度也會有服務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職責,在現有工作格局的基礎上,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將進一步加強對民營經濟發展工作的統籌協調,鞏固拓展現有工作成果,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更優環境,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持。
由此,我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迎來全新格局:以《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下稱《意見》)為頂層設計,民營經濟發展局統籌協調,其他相關部門密切協作、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門分工方案近期將印發實施。
關注1
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
據介紹,民營經濟發展局的主要職責是:跟蹤了解和分析研判民營經濟發展狀況,統籌協調、組織擬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擬訂促進民間投資發展政策。建立與民營企業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協調解決民營經濟發展重大問題,協調支持民營經濟提升國際競爭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兼人事司司長張世昕表示,在現有工作格局的基礎上,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將進一步加強對民營經濟發展工作的統籌協調,鞏固拓展現有工作成果。
具體而言,民營經濟發展局主要立足于更好發揮統籌協調、綜合施策、促進發展的功能。一些相關部門從各自職能角度也會有服務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職責,從而形成工作合力。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將履行好職責,健全完善政企溝通機制,強化政策出臺的系統設計、政策落實的跟蹤問效,推動民營經濟的各項重大決策部署更好落地見效。
關注2
“加強政企溝通”被納入新部門工作安排
叢亮介紹了新部門接下來的具體工作安排,包括機制建設、任務分工、制定配套文件、加強政企溝通等四個方面。
在機制建設方面,民營經濟發展局將定期調度《意見》及配套舉措落實情況、研判民營經濟發展情況及下一步趨勢、協調解決突出問題、開展落實效果評估、持續完善政策體系。
同時,制定任務分工方案,將《意見》中的重點工作任務逐一明確到相關部門單位,明確時間表、路線圖,作為后續落實的依據。
針對《意見》提出的一系列需要出臺的配套政策,民營經濟發展局將根據分工方案明確的責任單位和時限要求,抓緊推動相關方面盡快出臺。
此外,繼續加強政企溝通。按照國務院的工作要求,國家發改委已經建立與民營企業溝通交流機制。記者注意到,從今年7月至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已經四次主持座談會,與民營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
關注3
相關部門任務分工方案即將印發實施
據叢亮介紹,相關部門的任務分工方案即將印發實施。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表示,近期,工信部將開展全國減輕企業負擔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綜合督查,督促惠企政策落地見效。組織開展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專項行動,開展中小微企業發展環境第三方評估,優化中小微企業發展環境。
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柳軍表示,將繼續推進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政策措施的集中清理。同時,嚴厲打擊侵權假冒違法行為,加大對民營企業原始創新的保護力度。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安立佳表示,對承擔的分工任務將細化舉措、落實到位,同時,對其他部門承擔的任務,全國工商聯也將廣泛開展調研,積極建言獻策,及時將企業的真實感受反饋給相關部門,推動政策出臺、機制建立、環境優化。
此外,福建、甘肅、浙江等出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省一級文件,西藏召開自治區民營經濟發展大會。
■ 解讀
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需要更高層次統籌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中小企業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院教授孫文凱表示,現在都談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各個部委都在出臺相關政策,可能需要更高層次的統籌,國家發改委作為跟蹤、研究和協調政策的綜合性部門,可能是較好的選擇。此外,國家發改委通過對經濟形勢的集中研判并進行政策協調,對于政策制度化也有一定的幫助。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張巍表示,國家發改委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一點兒都不意外,民營經濟發展能夠集中統一歸到某一個政府部門管理,也是大勢所趨。在充分肯定我國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基礎上,應該正確認識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張巍稱,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真正做到國家提出的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都是此次民營經濟發展局設立的初衷和面臨的重大任務。
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黃衛挺此前撰文表示,針對當前民營經濟發展現狀,特別是面臨的關鍵性問題和體制性制約,應加快形成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頂層設計,建立完善相應的制度體系和激勵機制,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和民營經濟活力。應通過高層謀劃、高位推進提升民營經濟工作的戰略層級和政策主動性。
孫文凱表示,后續希望伴隨中央到地方的機構調整,以及加強相關法規的完善,發揮出民營經濟發展局更大的作用。
工信部答記者提問:
我國累計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21.5萬家
在9月4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該部正在研究制定《關于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介紹,“若干措施”將從科技創新、產業鏈配套、引才育才等方面再推出一批政策舉措。目前已形成征求意見稿,將在吸納相關部門的意見后,加快推動出臺。
目前,我國已累計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21.5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8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萬家。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里,民營企業為主體,占比95%左右。
從發展實效看,今年1-7月份,“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營收利潤率分別比規上中小企業高出5.5個和2.7個百分點。截至7月底,已累計有1600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A股上市,占A股上市企業的比例超過30%。今年前7月,A股新上市企業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占比達到60%。
徐曉蘭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推進大中小企業的融通對接,圍繞技術創新、產品配套、市場開拓等開展合作。通過大企業“發榜”、中小企業“揭榜”,攜手推動解決產業技術難題。目前,已遴選出231家大企業的409項“發榜”技術需求,中小企業可以在全國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平臺上查看,積極參與“揭榜”。同時,繼續加快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推動中小企業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我國首批30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已經公示。10月底,將舉辦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會,搭建交流對接平臺。
問:為什么要新設民營經濟發展局?
答: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兼人事司司長張世昕表示,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主要是立足于更好發揮統籌協調、綜合施策、促進發展的功能。一些相關部門從各自職能角度也會有服務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職責,在現有工作格局的基礎上,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將進一步加強對民營經濟發展工作的統籌協調,鞏固拓展現有工作成果,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更優環境,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持。
問:民營經濟發展局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答:張世昕介紹,民營經濟發展局的主要職責是:跟蹤了解和分析研判民營經濟發展狀況,統籌協調、組織擬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擬訂促進民間投資發展政策。建立與民營企業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協調解決民營經濟發展重大問題,協調支持民營經濟提升國際競爭力。
問:民營經濟發展局將如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答: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將切實履行好職責,健全完善政企溝通機制,強化政策出臺的系統設計、政策落實的跟蹤問效,推動各項重大決策部署更好落地見效。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叢亮表示,相信隨著各項政策的落實、專職機構的設立,將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民營經濟發展必將迎來更廣闊的舞臺和更光明的前景。
問:接下來還會有哪些促進民營經濟的相關政策落地?
答:7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開印發了《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再次肯定了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回應了民營企業的重點關切。叢亮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依托新成立的專責機構,進一步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決策部署,與有關方面密切配合,狠抓政策落實,重點是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機制的建設。建立健全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工作機制,強化組織領導,壓實部門責任,定期調度《意見》及配套舉措落實情況、研判民營經濟發展情況及下一步趨勢、協調解決突出問題、開展落實效果評估、持續完善政策體系。
二是做好任務的分工。立足部門職責,將《意見》中的重點工作任務逐一明確到相關部門單位,明確時間表、路線圖,作為后續落實的依據,相關分工方案即將印發實施。
三是制定配套文件。《意見》提出了一系列需要出臺的配套政策,分工方案也明確了責任單位,提出了時限要求,要抓緊推動相關方面盡快出臺配套政策。
四是進一步加強政企溝通。認真傾聽民營企業家的真實想法,積極協調解決企業提出的具體訴求,及時對現行政策的實施效果進行客觀評估,進而研究完善相關政策。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