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鹽城市不斷強化法治建設核心競爭力,加快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步伐,全力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是配套供給營商環境政策,為經濟社會發展催生動力。市政府系統謀劃“數字鹽城”建設、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政務服務跨區域通辦等重點領域改革,出臺《鹽城市2023年“鹽誠辦”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構建“1+11+14+N”綜合政策框架體系。出臺1個行動方案,對全市營商環境建設做出整體謀劃和系統部署;11個縣(市、區)板塊根據本地實際制定具體舉措,對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實行清單式管理、項目化推進;市營商便利度指標牽頭部門編制14項對標方案;市相關單位根據自身職能推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企業等N個配套政策,合力形成“1+11+14+N”政策體系。
二是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效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活力。穩步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普及行政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自助辦”,積極推行涉企經營許可告知承諾、并聯審批、容缺審批等方式,市級部門行政許可時限壓縮度為93.8%、不見面事項占比達99.9%。全市域不動產登記在線“一鏈辦理”做法獲國務院職轉辦簡報推廣,被中央黨校評為“全國黨政信息化最佳實踐案例”。12345“一哨聯辦”工作機制受到省政務辦充分肯定并向全省宣傳推廣。
三是依法履行市場監管職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助力。探索構建綜合監管、精準監管、信用風險監管、智慧監管“四位一體”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出臺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地方指引,為塑造競爭有序的市場生態提供了規范性制度保障。深化信用監管,加快打造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城市信用狀況監測平均綜合指數位列全國261個地級市第11位。積極落實“特事特辦”“容缺登記”“延時服務”等措施,為企業紓困解難的相關做法被國內主流媒體報道。開展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得到省政府分管領導批示肯定,并在全國藥品監管系統會議上交流。
四是扎實推進法律服務拓展,為經濟社會發展凝聚合力。統籌全市法律服務資源,推出涉企法律服務清單,形成項目化、組團式、互動式的法律服務模式。加強公共法律服務產品研發,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法律咨詢、商事調解等公益性法律服務。拓展13個省級以上園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服務項目,向園區企業公示19項服務清單。深化“產業鏈+法律服務”,靠前服務汽車、鋼鐵、新能源、電子信息等四大主導產業、23條產業鏈,落實“萬所聯萬會”運行機制,持續開展“小微企業法律服務月”活動、“法治助企?紓困解難”走訪和“法治體檢”志愿服務,不斷提升法律服務質效。建成中韓(鹽城)法律服務產業園,為園區企業和群眾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務。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