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省贛州市各地將“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作為重大戰略,緊扣“大灣區能做的,我們也要能做到”要求,大力實施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打響“干就贛好”品牌,打造新時代“第一等”營商環境,全市親商、重商氛圍愈發濃厚,經濟活力持續迸發。為持續打造“干就贛好”品牌,贛州市人大常委會圍繞發展和改革雙“一號工程”,助力打造新時代“第一等”營商環境,積極帶領各級人大和人大代表聚焦優化營商環境,變身為招商員、宣傳員、服務員,推動打造“干就贛好”品牌。

  搭橋助力引來世界500強企業

  格力電器,這是贛州市對接融入大灣區引進的第一家世界500強制造企業。今年3月1日,首批“贛州產”格力空調發運儀式在贛州市南康區格力廠區舉行,標志著贛州南康格力生產的空調正式進入市場。

  “在招引和服務企業入駐方面,人大代表的作用不可替代”,談到格力電器的引進、建設和投產,贛州市人大代表、南康區人大常委會原主任賴彥辰依舊難掩內心激動,“格力電器投資贛州,首次對接洽談始于2019年10月。當時,全國人大常委會在贛州組織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10期學習班,贛州市人大常委會以此為契機,全面宣傳蘇區歷史,積極展示贛州新時代振興發展成就和良好營商環境,為促成格力電器投資贛州充當了“紅娘”。

  該項目從洽談、簽約到開工建設,僅用75天時間,創造了世界500強制造企業落戶江西的最快速度。據悉,贛州格力2020年7月10日落戶南康后,當地政府組建工作專班,人大代表主動參與協助做好征地拆遷、水電氣供應、員工招聘等事宜,全程提供“跟班式”“保姆式”服務,助力公司快速實現從工地到工廠的轉變。整個項目不僅跑出了“贛州速度”“格力效率”,也為贛州的營商環境提檔升級注入了強大動力,具有極強的示范帶動效應。

  贛州營商環境吸引力日益突顯,“引進一個、帶來一批、拉長鏈條”的聯動效用帶來累累碩果。隨著格力電器的落戶和贛深高鐵的開通,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阿里巴巴(江西)有限公司(贛州)中心、海爾醫療科技總部研發及制造基地、中國稀土集團等大企業、大項目紛至沓來,灣區企業與贛州對接融入更加便捷快速。

  一名代表一座橋,在“干就贛好”品牌引領下,越來越多的人大代表主動發揮自身人脈廣、信息靈的優勢,積極為企業投資創業、為群眾進廠務工牽線搭橋、跑前忙后。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在贛州蔚然成風,優良的營商環境為蘇區振興發展鑄就了引以為傲的“贛州速度”。

  一線宣講唱響“干就贛好”品牌

  近幾年,為推動贛南老區高質量振興發展,對接融入大灣區,贛州市提出“大灣區能做的我們也能做”“擁抱大灣區跑出高鐵速度”的口號,政策利好不斷釋放。這些利好政策的知曉度怎樣?落實情況怎樣?人大代表在優化營商環境中要如何主動作為?

  圍繞這些問題,贛州市人大常委會以打造新時代“第一等”營商環境為主題,組織開展“聚焦八大行動、爭創第一等工作、人大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號召各級人大代表積極行動,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宣講服務,齊心協力唱響“干就贛好”品牌。贛州市人大常委會先后召開了“我看贛州營商環境”人大代表座談會、“優化營商環境人大代表有話說”大討論,收集代表意見建議6300多條。

  印發《贛州市人大常委會“聚焦八大行動、爭創第一等工作、人大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實施方案》,從宣傳動員、組織學習、視察調研、崗位建功、建議辦理、總結表彰六個方面作出具體部署,為人大代表助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提供具體指引。建立常委會主任會議成員掛點聯系指導縣(市、區)主題活動機制,每位主任會議成員掛點聯系指導2至3個縣(市、區),市縣鄉同步開展,把全市2.3萬名人大代表充分動員起來,引導代表爭當打造新時代“第一等”營商環境的宣傳員、先行者。

  為擴大人大代表助推優化營商環境的社會影響,提升工作能力,贛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電視臺、報刊、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臺向全市各級人大代表發出倡議書,在人大代表聯絡站等醒目位置張貼倡議書海報,引起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積極組織開展基層人大代表和鄉鎮(街道)人大工作者履職培訓,將“如何打造新時代‘第一等’營商環境”列為重要課程,邀請專家作專題輔導;向代表印發包含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文件、助力企業落地發展應知應會知識的《人大代表工作手冊》等資料,及時梳理推介優惠政策、發展規劃及投資優勢等。組織代表開展為企業“送法規送政策上門”活動,采取“面對面推介+線上宣傳”方式,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激發企業發展動力與活力。

  “體驗式”調研疏通營商環境最后堵點

  “我以群眾的身份在縣辦證大廳服務中心走了一遍流程,感覺窗口辦事還需要提速提效”,贛州市人大代表溫運城實話實說。

  “今年贛州國際陸港中歐班列運行情況怎樣?中歐班列受各種因素影響,當前最需要哪些方面的幫助?”贛州市人大代表謝小龍時刻掛念贛州國際陸港中歐班列運行情況。

  “疫情結束后,景區游客暴漲,你們接待上還有哪些短板,特別是導游人員不足的‘卡脖子’問題解決了嗎”?贛州市人大代表朱尚艷一邊查看安遠三百山5A級景區索道的安全維護情況,一邊詢問。

  落戶贛州的企業生產上有什么困難?希望獲得什么樣的扶持政策?政務服務還存在哪些堵點、痛點、難點?企業融資還有哪些壁壘?政府及職能部門還有哪些政策措施可以修改完善?這是代表們最關心關注的問題。

  走企業,看生產,查問題,勤監督,解難題,促發展,代表們的一聲聲問候,回響在贛州大地。這是贛州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的“體驗式”“沉浸式”調研,人大代表以自己的親身感受評價判斷,疏通營商環境最后堵點、最難癥結。

  贛州市人大常委會印發了《關于組織贛州市各級人大代表開展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組織各級人大代表圍繞打造新時代“第一等”營商環境,先后開展了外商投資法、公證法、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執法檢查,對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后疫情時代民營企業發展現狀、旅游度假區建設情況進行調研,開展全市優化營商環境情況、訴前和解多元化解矛盾糾紛助力企業發展情況進行集中視察等活動。

  各縣(市、區)人大常委會則圍繞18個營商環境對標提升內容,相對側重2至3個方面,組織代表亮身份或以辦事員、群眾的身份,不定時深入辦事大廳等窗口單位、生產企業、代表聯絡站,體驗辦業務、走流程、看生產、問效益、聽意見,通過“陪同辦”“親自辦”等方式進行體驗式調研,尋找堵點痛點,破解癥結難題,爭當優化營商環境的先行者、監督者、助推者。尋烏縣人大常委會組建幫辦代辦隊伍,動員人大代表每周深入便民服務中心辦理一次代辦業務,打通代表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南康區人大常委會開展“助企紓困”大走訪和調研意見建議辦理“回頭看”活動;信豐縣人大常委會推出“5·20”企業服務日制度,將每個月的5日和20日作為深入扶企業精準幫固定日;贛縣區人大常委會圍繞水電氣“一站式”服務、信貸、合同質效、政務服務等16個專項行動開展營商環境專題詢問等。

  一次調研就是一次服務,一次走訪爭取解決一個問題,贛州市各級人大代表這樣要求自己,也是這樣親身實踐。調研中,代表們全面細致地了解企業發展現狀,竭盡全力協助企業解決減稅降費、融資信貸、用人招人、上下游產品對接等各方面需求,為企業提供“跟班式”“保姆式”服務。安遠縣某企業急需錫絲、錫條,卻遲遲未能如期交貨,企業負責正急得團團轉時,贛州市人大代表、安遠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堯金娣來到該企業,現場解決企業的困難。福鑫鋼鐵公司最頭痛的難題就是物流不暢,在贛州市人大代表、三南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淑芳的協調努力下,很快就幫助福鑫鋼鐵公司打通了“綠色通道”。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贛州市各級人大代表先后收集關于優化營商環境意見建議6300余件,其中交市級層面辦理52件,縣級層面辦理1320件,鄉級層面辦理4928件,現場解決1500多件,為持續推動營商環境迭代升級,推動打造“干就贛好”營商環境品牌貢獻了人大智慧和力量。

  制度化落實守護營商環境不反彈

  贛州市人大常委會圍繞深化政務服務改革便民利民,多次聽取和審議贛州市政府深化行政審批體制改革工作落實情況報告、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優化營商環境落實情況專項報告,提出審議意見,要求政府圍繞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提升優化營商環境制度化、法治化水平。

  在市人大常委會的跟蹤督促下,贛州市優化營商環境制度化、法治化水平不斷提升,市政府先后制定出臺了《贛州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新時代“第一等”營商環境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為雙組長的工作推進機制,筑牢一號工程責任鏈,壓實各地各部門營商環境改革“一號工程”責任,確保一任一任領導接著干。按照“市級做到的、縣級也要做到”的要求,2022年年底市縣同步完成“一網通辦”“市縣同權”,“全產業一鏈辦”、工程項目“一站式集成”審批等改革任務,全面升級市民辦事環境。

  積極助力政府打好簡政放權“組合拳”,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度”,推動事項線上辦理革命性再造。在人大的持續關注下,職能部門充分利用數字賦能、智慧辦理新方式,市本級全面實現全流程電子化交易,縣(市、區)全流程電子化交易比例達95%以上。圍繞同一事項“同標準辦理”“全市通辦”目標,采取直接下放、下放實質性審核權和窗口前移,設立“市縣同權”專窗、搭建市縣聯動審批平臺等方式,以最短時間、最快捷方式實現118項市級權限下沉至縣。按照“應進必進、應劃必劃”和“一個階段、一張表單、一套材料”要求,各單位依申請事項全面劃轉至市縣行政審批局或進駐政務大廳,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審批事項“一站式集成”審批、企業辦事“一照通辦”,企業憑營業執照即可辦理涉企高頻事項。持續開展降成本專項行動,為重點企業提供“全鏈條、清單式、定制化”五星級政務服務。打破地域壁壘,擴大與先進發達地區合作面,深化與大灣區的通辦范圍,設立“灣區通辦”自助服務區、完善贛深“組合港”通關模式。

  全面落實人大代表意見建議,構建親清政商“新關系”,創新市場監管“新模式”。設立12345政務服務熱線營商環境專席,全面受理企業反映營商環境方面的訴求。建立完善審批、監管信息“雙推送”“雙回路”機制,推動審批、監管有效銜接。動態調整“輕微違法不罰”“初次違法不罰”等免罰清單,推廣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開展“超權限、超標的、超范圍、超時限”違法辦案行為整治,落實企業“安靜生產期”制度,做到既“無事不擾”又“有事必到”。推進“信易+”示范創建,落實事前信用承諾、事中分類監管、事后信用獎懲制度。建立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建立“政企圓桌會議”常態化機制,鼓勵支持企業引進培育科技領軍人才及創新團隊。開展營商環境新一輪對標提升行動,實現更多評價指標進入全國標桿城市行列。

  今年,贛州又推出64條優化營商環境新政策,宣傳好、跟蹤落實好新政策,用人大的智慧和力量助力打響“干就贛好”品牌,這是人大代表義不容辭的責任。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