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深入落實作風革命、效能革命要求,圍繞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三化”建設,以便民利企為根本,以“企業群眾滿意”為宗旨,以“深化改革”為突破,著力在“一門辦、一窗辦、一網辦、一次辦”上下功夫、出實招,聚力破難點、疏堵點、治痛點,全力打造昭通“通通辦”政務服務升級版。

  立準標尺,在夯實基礎中推進政務服務“一門辦”。該市按照“?;局貙嵱谩痹瓌t,規范推進政務服務大廳標準化建設,全市建成11個縣級政務服務大廳、150個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共入駐1771個部門、3358 人、28301項事項,實現政務服務場所市、縣、鄉、村全覆蓋,有力支撐了“三集中三到位”,基本實現除特殊情況外的政務服務事項“應進必進”。同時,啟動昭陽、魯甸、鎮雄、鹽津、水富5個縣市區“一顆印章管審批”試點改革,平均劃轉事項達190項以上,共劃轉編制156個,形成“一個大廳、一張網、一套體系、一個標準、一顆印章”審批服務模式,實現審批服務從“物理集中”向“化學聚合”轉變,群眾辦事基本實現從“多頭跑”到“一門辦”。

  優化設置,在受辦聯動中實現政務服務“一窗辦”。圍繞“依法依規、統一規范、高效便民、最大綜合”原則,通過采用“勞務派遣+標準化運營”,簽訂授權委托書,實現流程再造、體系重塑,著力破除傳統“自接自審”,探索推進“無差別綜合區+分領域服務區”的服務新模式。目前,昭通市市級采取“1+2+4”模式(即1個無差別綜合窗口區、2 個主題綜合窗口、4個分領域綜合窗口),實現30家部門1102個事項“一窗通辦”,配合稅務、公積金、公安、司法公證4個分領域綜合服務區,實現綜合辦事窗口100%覆蓋“應進”政務服務事項,極大提升了辦事服務效率。轄區內除巧家、彝良外,其余縣市區“綜合窗口”已投入試運行,“一窗辦”模式得到有力推行。

  聚焦關鍵,在優化流程中創新政務服務“一次辦”。緊盯企業從設立到注銷、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全生命周期不同階段中關聯性強、辦事需求量大、適合集成化辦理的跨部門、跨層級政務服務事項,主動對接、認真梳理“一件事一次辦”主題事項,設置“一件事一次辦”窗口162個,通過申請表單整合、申請材料精簡、審批時限壓減等措施,采用“線上不通線下跑”的方式,新增上線“我要開超市”等主題服務事項60個,順利完成全省推送的16個“一件事一次辦”主題事項測試,實現“多表合一、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次提交”,為企業群眾提供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的主題式、套餐式集成化辦理服務。如申請開辦藥店以往需跑多個部門,至少20個工作日才能辦完,現在只需一次提交一套材料,從申請到獲得“藥品經營許可證”僅需不到10個工作日,既便捷又高效。

  加力轉型,在拓展渠道中優化政務服務“一網辦”。依托云南省政務服務平臺,整合自建業務系統,統一數據匯聚端口,采集上報各行業部門電子印章2110枚,完成簽章關系配置415條、配置率95.84%,簽發電子證照284萬個、簽發率96.52%,完成60余萬件辦件數據匯聚,集成業務數據信息,全市政務服務網上可辦率100%、全程網辦率99.59%,分別位居全省第1名、第3名;“一部手機辦事通”注冊用戶突破92.48萬、業務辦理量累計1062.97萬件,均居全省第3。同時,進一步夯實“一網通辦”基礎,投入資金1300萬元,提前實現市縣鄉村四級政務外網全覆蓋,接入市縣兩級部門專線2328 條,縱向覆蓋150個鄉鎮(街道)、1402個行政村(社區),承載國家、省、市各類業務系統近300個;完成昭通市級政務云CPU2586核,內存8454G,存儲380T資源一期及擴容建設,承載昭通市政府辦網站集約化平臺等10多個部門26個業務系統。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