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3周年,浦東“一網統管”城市大腦也迎來了上線五周年。過去5年,城市大腦實現從1.0到4.0的迭代升級,打造涵蓋了日常、專項和應急三種狀態、80多個應用場景的場景體系,基本形成全領域、全覆蓋的智能治理支撐體系。
4月14日,在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開展的“牢記囑托 砥礪奮進,以兩張網建設引領城市治理”為主題的“一網統管”場景專題交流會上,“十大標桿場景”揭榜掛帥啟動,在上海智能化城市治理方面交出了浦東答卷。區委常委、副區長楊朝出席并致辭。
迭代升級打造“浦東樣板”
2018年,浦東新區綜合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信息技術,與物聯網、視聯網、數聯網等感知平臺對接,建設完善“神經元系統”,率先探索打造全覆蓋、全天候的浦東“城市智慧大腦”。當年4月18日,浦東“城市大腦”1.0正式上線,經過不斷探索,初步形成了“組織成體系、發現智能化、管理可閉環”的城市智能化治理新模式。
此后,浦東先行先試,“城市大腦”不斷迭代升級:2019年,浦東新區堅持以應用牽引智能化推進,聚焦城市設施、城市運維、城市環境、城市交通、城市安全、城市執法等六大領域,開發完善一系列浦東“城市大腦”智能應用場景。
到了2022年,浦東“城市大腦”聚焦全域感知、全數融通、全時賦能和全景響應的目標,完成4.0版部署上線,推進36個街鎮智能綜合管理平臺功能完善,1496個居村聯勤聯動微平臺完成升級。
目前,浦東“一網統管”已打造涵蓋日常、專項和應急三種狀態、80多個應用場景的場景體系,基本形成全領域、全覆蓋的智能治理支撐體系,增強了城市管理問題的感知能力、研判能力、處置能力,打造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浦東樣板”,奮力開創在全市具有引領性、標桿性和示范性的浦東城市治理新局面。
“十大標桿場景”揭榜掛帥
此次啟動揭榜掛帥的“十大標桿場景”包括:街面秩序管理、道路管養、產業用地全生命周期共同監管、垃圾分類、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大型飯店綜合監管、智慧氣象、民情民意智慧感知、數字孿生城市和耕地保護與用途管控。
區城管執法局開發的街面秩序管理場景,就實現了對城市管理領域違法行為“非接觸”“智能化”監管,從傳統的運動式、固守式執法方式,向全時段、全區域的智能化監管轉變,有效破解了城管執法人機不匹配的難題。
原來,針對街面市容秩序常見違法行為,該應用場景創造性地借助智能數據采集車車載AI探頭,對“跨門營業”“亂設攤”“占道堆物”“占道洗車”等市容違法行為進行圖像識別和物聯感知、固定違法事實,并依托沿街商戶基礎數據庫,采用電子化方式進行違法行為告知、調查取證、文書送達、罰款繳納等流程閉環。
街面秩序管理場景的運用,進一步推進了浦東城管轉變執法方式、規范執法行為,提升執法辦案處置效率,將傳統執法方式的執法流程從平均27天縮短至非現場執法案件平均耗時小于4天;同時極大減少了城管隊員與違法行為人的直接接觸,有效降低執法沖突和暴力抗法發生概率,樹立了浦東城管隊伍專業化、現代化的良好形象。
唐鎮打造的“城中村綜合治理智能平臺”,提升了城中村基層治理水平的科學化、智能化和精細化。其中,“數字消防”是首個在該平臺上疊加的應用場景。按照消防安全隱患的風險等級,平臺制定了一套檢查人員入戶查訪消防問題的評判標準,涉及液化氣使用、電器線路等7大類13小類隱患問題,并建立了從發現問題、問題確認、處置問題、催辦問題、整改完成的全過程閉環流程,極大方便了該鎮農村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的日常工作。
據了解,該平臺從去年11月起在全鎮16個城中村、68個隊組全面推廣,“今年以來,我們累計開展消防巡查共記錄1758條,生成問題工單532條,正在處置中的有518條,16個城中村沒有發生一起出租房消防安全事故?!碧奇傁嚓P負責人介紹。
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表示,下一步浦東將進一步加快標桿場景的迭代升級和建設推進,緊密聯系相關部門,及時溝通建設過程中存在的難點,統籌協調解決各類共性問題,更加注重解決打通城市治理中的堵點和難點,切實幫助百姓解決核心痛點,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以“一網統管”引領城市治理創新,不斷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