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堅持依法能動履職 深入推進社會治理”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檢第四十二批指導性案例。
行政檢察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小專項”活動
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制度,優化營商環境”。記者了解到,此次發布的4件指導性案例中有2件涉及營商環境,2023年行政檢察在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有什么打算?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廳廳長張相軍在發布會上談到,在總結一些地方立足行政檢察職能加強市場主體權益保護經驗做法的基礎上,今年在行政檢察條線部署開展行政檢察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小專項”活動。
張相軍表示,“小專項”活動的目標,就是發揮行政檢察既監督人民法院公正司法又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一手托兩家”作用,通過高質效履職,依法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尤其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平等受到法律保護,引導和促進守法合規經營,完善執法司法銜接機制,形成安商惠企合力,營造公開透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小專項”活動有四個重點:一是加強涉市場主體行政訴訟監督,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二是探索開展涉市場主體行政違法行為監督,督促有關行政機關依法履職。三是加強涉市場主體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減輕和早日擺脫訟累。四是以更高層次訴源治理促進更高水平社會治理,依法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全國檢察機關加大涉婚姻登記類行政爭議化解力度
近年來,圍繞做實行政檢察,最高檢高度重視案例指導工作,包括本批指導性案例,已經發布了4批指導性案例。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廳副廳長張步洪介紹了近年來行政檢察案例指導工作情況。
據悉,四年來,編發行政檢察指導性案例4批17件,典型案例38批212件,充分發揮指導性案例和典型案例在指導司法辦案、引領社會風尚、凝聚法治共識中的重要作用。此前,最高檢發布過三批行政檢察指導性案例:包括圍繞社會高度關注的“兩違”(也就是違法占地和違法建設)領域編發的第十五批指導性案例3件,以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為主題的第三十批指導性案例6件,以行政檢察類案監督為主題的第三十六批指導性案例4件。
張步洪提到一組數據,“2022年,全國檢察機關加大涉婚姻登記類行政爭議化解力度,共辦理此類案件1100余件;第三十六批指導性案例有效推動了行政檢察類案監督工作經驗的復制推廣,全國檢察機關行政檢察部門共辦理行政檢察類案監督案件2800余件?!?/p>
張步洪表示,用指導性案例指導、引領檢察實踐。在第三十批指導性案例中,針對檢例第121號福建姚某案“七年離不掉的婚”等反映的共性問題,最高檢會同民政部、公安部、最高法制定《關于妥善處理以冒名頂替或者弄虛作假的方式辦理婚姻登記問題的指導意見》,打通司法與行政的堵點,從制度上為“冒名”“虛假”婚姻登記受害人提供有效救濟。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