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0日,地處河北廊坊的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安信)迎來重要節點:7.26億元重整投資款提前履行到位。這家三年前還是國內單體負債最高的危困企業,通過法院破產重整程序,奇跡般涅槃重生、蝶變騰飛。

  接盤后的新企業主體長盛(廊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盛公司)扭虧為盈,產銷兩旺,銷售收入2.56億元,2022年上繳利稅躍居河北廊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位。

  辦理破產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也是河北法院護航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中安信重整案是河北省繼龐大集團重整案等之后的又一經典案例。

  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馬大壯告訴記者,廊坊中院依托當地政府,發揮破產審判職能,充分運用府院聯動會商機制,成功引入民營資本,挽救了這家瀕危的民營企業。

  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黃明耀說,近年來,河北各級法院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完善破產審判工作機制,切實提升執行合同質效,依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因地制宜服務區域重大戰略實施,在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新征程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中安信重整的成功經驗值得思考總結。

  業界評價,中安信、龐大等破產重整案,彰顯出河北營商環境的巨大變化。

  受理案件,解困民企于危機

  中安信于2011年投資落戶河北廊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企業研發生產的高性能碳纖維是材料領域皇冠上的明珠。就在企業蒸蒸日上之際,母公司康得集團陷入債務危機,中安信違規擔保,導致企業瀕臨被瓜分瓦解的絕境。2019年,公司全面停工停產,眾多高管離職、文件大量缺失、原股東關系緊張,欠付600多名職工社保、醫保、工資等3000多萬元。債權人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廊坊中院申請對中安信破產重整。

  2020年6月,廊坊中院裁定受理此案,面向全國遴選中安信重整管理人,指導管理人籌措資金盡快復工復產。

  當時清算數據是:中安信資產清算價值9.99億元,負債205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2052%。

  在廊坊中院指導下,管理人梳理銀行賬戶歸攏資金,并籌借7000萬元共益債,為保障員工基本生活、修繕廠房設備、采購生產原料、實現產能恢復積攢了“第一桶金”。2021年6月16日,全線試車一次成功,在靜默兩年后,車間里又響起了機器的轟鳴聲!

  隨著設備運轉,訂單紛至沓來,企業重現生機,原企業職工、特別是技術骨干紛紛回歸,為破產重整計劃通過奠定良好基礎。

  紓困解難,司法延伸服務破解“瓶頸”

  破產重整過程困難重重、舉步維艱。

  中安信由于長期疏于管理,主要資產合規性差,證照手續不齊全,資料文書缺失嚴重。另一方面,在諸多債權人中,有銀行、信托、基金、證券、資產管理、民間借貸等各種機構的不同利益訴求,利益平衡難度大、協調難度大。

  黃明耀在廊坊調研時,聽取了廊坊法院工作匯報,要求法院樹立為民營企業保駕護航意識,積極支持,有效監督,幫助企業實現產權交接,持續跟蹤問效,注重總結經驗。

  廊坊中院發揮司法能動性,梳理紛繁交錯的利益訴求,按照同債同權平等清償原則,打通節點,破解難題,全力以赴幫助民營企業化解巨額債務危機,推動重整向前推進。

  中安信原控制人以融資租賃方式,將公司核心資產中64套進口設備抵押給某金融債權人。重整啟動時,這些設備已經在外地法院執行拍賣,而這些核心設備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能否妥善解決設備權屬爭議,同時還要維護和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利,成為重整過程中一個實質性難點。

  廊坊中院指導管理人與金融債權人進行了數十次協商,依法權衡利益,最終達成和解,64套設備重歸中安信,打通重整關鍵節點。

  廊坊中院積極推進市場化、法治化重整,公開發布重整投資人招募公告,督促管理人持續履行監督職責,及時向債權人會議和債權人委員會披露信息,公開競聘,最終確定中安信重整的新投資人,并引導投資人通過市場談判與債權人就重整價值和債務清償達成意向,多次協調召開債權人會議,促成重整計劃表決通過。

  在此期間,受疫情影響,投資人出現投資款逾期,重整計劃執行困難,廊坊中院原副院長黃汝端赴京協調,協商重整投資人籌措資金,促使原計劃分階段注入的7.26億元資金一次性提前到位。

  府院聯動,護佑企業重生

  重整破產企業,比新建一家企業更難。

  破產企業的背后往往都隱藏著諸多矛盾。中安信存在產權瑕疵、資料缺失等歷史遺留問題,復工復產過程中,又出現?;肥褂脗浒冈S可、消防驗收、污水處理等行政審批政策“瓶頸”。

  廊坊中院充分發揮府院聯動機制作用,法院和政府相關部門聯手共破難題。受理中安信重整案后,廊坊中院第一時間向省高院、廊坊市委專題報告。廊坊市委成立市委書記和市長擔任組長的指揮小組,推動重大疑難問題解決。政府部門參與重整解決“卡脖子”難題,屬地高新區管委會提供“保姆式”服務,分解任務,拉單列表,簡化手續,減少環節,打破政策“壁壘”和行政職能交叉“瓶頸”,為中安信重整鋪平道路。資料待補,政府擔責先期對證照進行容缺辦理;交通不便,政府協調交通部門在企業門口設立公交站點;保障生產,政府積極幫助企業申報進入生態環境監管白名單。

  問題一個個解決了,公司起死回生,職工們也在這里找到了歸屬。曾多年供職于全球頂尖能源企業的職業經理人林玲從上海趕來企業考察后,選擇留在這里擔任新公司總經理。

  很多從全國各地應聘而來的技術人員,正在成為“新廊坊人”,品質部負責人張新偉等人正籌劃在廊坊市買房。

  司法服務保障民營企業的舉措贏得了人心??偣こ處熮蓮V宏說:“太神奇了!破產重整居然能救活一個企業,我親身感受到法院對企業的保障力度!”

  2021年10月26日,廊坊中院裁定批準重整計劃。2022年,長盛公司實現盈利2700萬元。公司新近投產的新產品“T1100”成為高性能碳纖維國產化的新標桿,據介紹,年產5100噸高性能碳纖維項目二期生產線將在今年9月開工。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破產重整后的企業整裝再出發,綻放生機與活力。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