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出臺《南昌市建設省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南昌經驗”,加快打造全國內陸高水平雙向開放新高地、區域性營商環境新標桿。
《方案》提出,將深化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改革,實現招投標的招、投、開、評、定等所有交易環節線上化、無紙化、便捷化;簡化招標流程,采取“容缺審批+承諾制”的方式提前辦理招投標手續。同時,簡化對政府采購供應商資格條件的形式審查,探索引入“i南昌”政務信息資源,優化對供應商資格審查方式。健全更加開放透明、規范高效的經營主體準入和退出機制,拓展企業開辦“一網通辦”業務范圍,依托江西省企業登記網絡服務平臺,拓展無紙全程電子化登記適用范圍,在2023年底前100%實現各類內資企業及分支機構設立登記全程無紙化。優化破產企業土地、房產處置程序,建立優化破產“僵尸企業”公有住房處置協調機制。持續提升投資和建設便利度,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持續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能,深化“多測合一”改革,編制“多測合一”全流程技術規程,規范測繪成果升級“多測合一”系統,實現全流程測繪成果共享,推動全市工程建設項目驗收“多測合一”實現率達100%。此外,搭建南昌市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為專利轉移轉化、專利評估、交易流轉等提供平臺支撐,提高知識產權運用效益。支持市屬院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工作。
《方案》提出,將持續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高進出口通關效率。優化貨物的轉關手續,創新口岸通關監管方式,推進鐵路、水路、航空等運輸環節信息對接共享,提升區域通關便利化水平。深化進出口貨物“提前申報”“兩步申報”模式改革,全面拓展“單一窗口”服務功能,優化進出口貨物查詢服務,逐步實現利用“單一窗口”為企業及相關機構提供進出口貨物全流程查詢服務功能,提高查驗準備工作效率。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監管,實施智慧監管,推行智慧化預警多點觸發式監管,探索城市管理領域非現場執法機制,搭建智慧工地監控平臺,通過視頻、音頻等,對非現場執法進行取證,做到對在建工地施工情況、噪聲情況進行實時監管。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提高文化、衛生、教育服務保障。
另外,我市還將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打造城區15分鐘、鄉鎮30分鐘閱讀圈,在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建設100家“孺子書房”。建設醫院5G+AR院前院內協同救治平臺,運用云計算、AR、智能穿戴、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現院前院內協同一體化救治的無縫對接,深化“學位信息一鍵查”場景建設,推進入學信息無感采集、動態匯聚、授權使用、智能應用等。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