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馬鞍山市建成智慧環保建設服務項目,在數字化轉型和信息化建設上取得新成效,先后被評為2022年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優秀應用案例、作為中央國家機關電子政務專項成果入選《中國電子政務年鑒》、榮獲2022年智慧長三角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一等獎。
建設物聯網平臺,全覆蓋管理監測設備。通過物聯網平臺,形成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感知網絡,首次實現全市大氣、水、土壤、噪聲、輻射、固廢、污染源在線、生態等8項要素監測網絡數據統一接入。物聯網平臺對前端感知設備進行統一管理,業務科室通過平臺隨時掌握設備的運行狀態,專業運維單位動態跟蹤數據變化,及時調整完善,形成信息化閉環管理。目前,物聯網平臺已接入各種監測監控設備3384臺套,其中監測設備2050臺套,監控設備1334臺套,設備類型做到全覆蓋。
實現數據共享融合,全方位打破信息孤島。大數據處理中心的建設實現了數據融合共享,縱向與生態環境部、省生態環境廳、市、縣(區)及企業實現數據回流共享,橫向與市數據資源、住建、城管、公安、12345熱線等實現數據互聯互通。對接生態環境相關系統35個,大數據中心動態存儲3.65億余條的數據,生成912個資源目錄,通過市數據共享平臺共享5450余萬條生態環境數據,充分挖掘生態環境數據的潛力和價值,提高智慧化管理的能力。
重點園區高精建模,全景化實施遠程監管。對全市9個省級以上工業園區,通過無人機低空多位鏡頭攝影獲取立體影像數據,自動生成三維地理信息模型,在實景模型中嵌入企業在線監測、視頻監控、排污口等各類生態環境大數據,直觀展示園區及企業的布局、現狀等,實現對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狀況遠程監管,為大氣精準管控,水質斷面管控提供在線支撐。同時高空高清攝像頭的接入為秸稈禁燒、企業無組織排放監管等提供信息135條,快速處置、快速反應能力明顯提升。
創新運用“AI+大數據”,全周期分析研判預警。智慧環保系統整合7502家固定源基本信息,形成污染源檔案數字資產,實現與16個涉企業務系統的關聯匹配。采用AI人工智能等先進的技術,開展各業務系統的智能研判、分析統計、預警溯源,基于大數據分析對未來環境質量進行精準的數值預測,對潛在發生的污染預警,提前巡查摸排隱患。其中,大氣環境監管系統通過AI分析實現環境空氣質量預測、企業污染源異常、煙霧火點自動識別預警等,推送預警信息50余條。水環境精細化監管系統實現了全市考核斷面流域生態補償的自動計算、水環境質量的分析預測、飲用水源地保護區人類活動的自動識別等功能。
暢通公共服務渠道,全過程服務企業群眾。打通智慧城市政務服務通道,聚焦企業和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推動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減時間,優化業務辦理流程,實現“應上盡上、全程在線、一網辦通”,提升服務體驗,增強企業和群眾獲得感。通過企業服務中心,2022年64家企業線上完成了環境信用評價的上報審核、17家清潔生產企業線上完成了備案。無縫對接“皖事通”,暢通便民服務通道,提供環保咨詢、環境問題隨手拍、公眾建議渠道,讓公眾實時掌握生態環境狀況,實現生態環境全民共治。當前平臺用戶和企業用戶月度使用量達80930次。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綠色低碳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超能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