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3年,大江南北,煙火氣息升騰,省中心早謀劃、勇擔當,深入開展政務服務綜合窗口改革攻堅行動、百個園區政務服務中心建設兩年行動、公共資源交易數字化轉型行動、干部隊伍“提能爭優”專項行動。
開展政務服務綜合窗口改革攻堅行動
2023年底前,實現群眾企業辦事只進“一扇門”,只找“一個窗”全省無差別綜合窗口占比50%以上,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管理機構設立“跨域通辦”綜合窗口,將“川渝通辦”“跨省通辦”“省內通辦”“西南區域通辦”事項納入“跨域通辦”綜合窗口運行;為重大項目審批提供全鏈條集成服務,推進省市縣三級重大項目服務專區建設;全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會同相關部門推動設立各級惠企政策資金池,實現“一窗兌現”;建設市縣標桿政務服務大廳30個、鄉鎮星級便民服務中心200個。
開展百個園區政務服務中心建設兩年行動
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和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等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有關要求,拓展全省鎮村便民服務“三化”建設成果,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把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有機結合,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實現企業辦事不出園區。重點針對省級以上工業園區、經開區、自貿區、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基地)生產發展要求,建立園區政務服務中心,加快推動服務事項下沉落地到園區,圍繞審批服務、公共服務、中介服務和要素保障服務,提供全鏈條、一站式、保姆式服務。擬建成省級示范園區政務服務中心100個,其中,2023年建設完成50個。
開展公共資源交易數字化轉型行動
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加快建立公平統一市場,規范公平競爭的公共資源交易秩序。2023年底前,省級層面完成全省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平臺主體功能建設,開展不少于5個市、10個縣的試點工作;加快公共資源交易全類別全流程電子化,加大不見面開標力度,推動鐵路、地鐵等項目全流程電子化,實現全省進場交易項目不見面開標比例不低于85%;實現全省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省級3000萬元以下的國家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實行遠程異地評標比例不低于60%;深化數字交易工作,推動實現公共資源交易信息標準化運行,規范化管理。會同省級有關部門,逐步實現土地、礦業權、國有產權和政府采購等公共資源交易數據常態化分析。
開展干部隊伍“提能爭優”專項行動
聚焦專業化、高素質干部人才隊伍建設,持續開展全省系統“提能爭優”專項行動,建好用好全省五大片區和省外培訓基地,建立分級分類培訓機制;建立省市縣三級干賽訓新機制,重點辦好綜合窗口改革、“川渝通辦”、數字化轉型等專項培訓班;聯合省直機關工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省大數據中心,舉辦第二屆全省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技能大賽,進一步形成全系統學業務、優服務的良好格局,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貢獻更大政務力量。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綠色低碳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超能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