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5日,濟南市電子勞動合同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八個多月時間試點運行情況如何?6月29日,濟南市推廣電子勞動合同現場會召開,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濟南市注冊規模企業數量576家,簽署真實有效電子勞動合同10968份,“秒簽”“零跑腿”“易管理”“防丟失”等一系列優勢,讓企業和勞動者感受到電子勞動合同帶來的便捷和高效。據了解,電子勞動合同平臺將在全市范圍內進行推廣使用。

  作為試點區,槐蔭區在全市率先啟動勞動合同電子化應用管理,形成了“線上簽約、鏈上管理、大數據應用”的勞動合同電子化應用管理新模式。截至目前,該區共培訓指導企業1500余家,簽署電子勞動合同5100余份,占全市電子勞動合同數量的近一半。作為另一個試點區,萊蕪區通過在重點企業試用推廣、平臺園區精準推送、重點行業分類推廣等措施,擴大電子勞動合同使用范圍。

  企業使用電子勞動合同后真實效果如何?作為企業代表,山東泰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紀委書記、人力資源部部長王曉林說,電子勞動合同實現了員工自入職到離職全過程信息化管理,用一站式集成操作代替多系統切換辦理模式,打破了傳統合同簽訂流程,電子存儲歸檔全流程電子化,從而實現數據可視化監控,權限管理安全可控,業務數據實時交互,業務辦理一鍵直聯,有效避免了勞動爭議的發生,提高了企業工作效率,節約了經營成本。

  “我們企業正推進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管理,推廣電子勞動合同正符合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數字化轉型的需要,來得太及時了?!彪娮觿趧雍贤慕当驹鲂?、秒簽秒辦、數據共享等優點也讓專業的人力資源公司贊不絕口。濟南邦得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總副董事長彭衛東表示,自使用濟南人社電子勞動合同平臺以來,不論是派遣員工還是合作單位,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是濟南人社的電子合同,咱放心!”

  據悉,推廣使用電子勞動合同是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企業成本、維護職工權益的重要舉措。目前,濟南人社部門堅持邊試點邊升級,深入運用大數據技術,積極探索“互聯網+人社服務”新模式,先后20次對平臺進行升級改造,實現了多場景應用,電子勞動合同平臺已從最初的單一合同簽署平臺升級為大數據信息集成平臺;對內整合了勞動用工備案,社保、就業、人才、仲裁等數據信息資源,對外鏈接了省政務服務、市政務云、愛山東、愛濟南等政務服務平臺,讓電子勞動合同平臺服務范圍更廣發、服務功能更強大。

  現場會上,濟南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局長王壯表示,電子勞動合同平臺將在全市范圍內進行推廣使用,2022年電子勞動合同推廣使用的目標是實現全市企事業單位全覆蓋。人社部門將運用數字化手段,持續完善電子勞動合同應用平臺,打造完善“線上簽約、系統管理、大數據應用”的“互聯網+人社服務”數智化工作模式,全面幫助企業提升數字化管理水平,實現高新技術為實體經濟賦能,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