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省委召開全省數字化改革推進大會,總結前一階段工作成效,明確下兩個月工作重點。省委書記袁家軍出席會議并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浩主持。省政協主席黃莉新、省委副書記黃建發等副省以上領導干部出席。會上,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孟剛匯報了前一階段數字社會系統改革工作推進情況和下一步工作計劃。

  孟剛主任指出,兩個月來,數字社會系統認真學習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關于數字化改革的重要論述,以及5月18日袁家軍書記在《學習時報》頭版頭條刊發的署名文章,貫徹落實4月26日袁家軍書記和王浩省長在全省數字化改革推進會上的重要講話,按照多出成果、出大成果的要求,突出改革突破、系統重塑、能力提升,扎實推進數字社會系統建設。

  一是聚焦核心業務,社會建設重大改革(應用)數字化支撐度持續提高。推進社會領域的托育、教育、就業、居住、健康、救助、養老、便民利民等8大核心業務有重大改革支撐,每項重大改革都加快打造重大應用成果,每項核心業務有重大改革支撐,每項重大改革有重大應用牽引,數字社會大腦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數字化支撐社會領域8大核心業務基本實現全覆蓋。

  二是聚焦實戰實效,努力打造數字社會重大標志性成果。運用多跨協同、數據共享、流程再造、制度重塑等改革舉措,全力打造一批重大應用:

  1.擦亮浙里民生“關鍵小事”智能速辦應用品牌。持續迭代小事清單,新上線“兒童健康報告”小事。發揮小事體驗員作用。2個月,新增5.2萬名小事體驗員、總量達8.4萬名。出臺優秀小事體驗員評價標準,頒發首批100名最佳小事體驗員電子勛章。提升知曉度知名度。央視《新聞聯播》5月14日和6月3日、6月20日兩次3次點贊民生“關鍵小事”智能速辦應用。5月23日,《浙江日報》頭版報道民生“關鍵小事”智能速辦應用提升群眾辦事獲得感。

  2.打造浙里基本公共服務浙里基本公共服務“一鍵達”應用取得重大成果。聚焦共同富裕示范區“構建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重大改革,基于《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1年版)》,制定出臺我省首個基本公共服務標準,打造浙里基本公共服務“一鍵達”應用,落實落細11大領域95項190個子項的基本公共服務事項,形成“一庫一碼一指數和N個服務場景”重大成果。服務端初步實現全省貫通,服務40.2萬人次。6月3日,央視《新聞聯播》對我省城鄉統一的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進行宣傳報道。

  3.推動牽一發動全身改革應用取得重大突破。浙有善育應用:形成托育設施一張圖。歸集3535個托育設施點位和機構信息,實現托育機構基本信息、地理分布可視化。迭代浙有善育服務專區,實現生育登記證、出生證、戶口本等證照“一鏈通辦”,生成全國首張“預防接種電子證照”,專區已服務100.5萬人次。浙里康養應用:迭代老年優待、福利直達、養老地圖等場景,新建智慧養老院、智慧養老社區、老年人能力全省通評等場景,服務12.3萬人次。浙江“雙減”在線應用:迭代“浙江校外培訓”應用。上線“地圖找機構”、公益課程等子場景,監管預收學費3.2億元,服務837.5萬人次。迭代群團助力“雙減”應用。開發手機端“基地、學校注冊、活動報名、專家點單”等服務,實現一鍵就近報名點單。

  4.推進一批重大應用助力建設共同富裕美好社會。一方面,聚焦重點區域、重點人群、重點改革,一批“浙系列”應用加快迭代升級。比如浙醫互認:聚焦老百姓對醫學檢查檢驗結果共享互認的重大需求,依托“健康大腦”實現檢查檢驗結果全省域實時校驗、快速調閱、互認確認,成為全國首個全省域實現檢查檢驗互認共享的省份。自上線以來,實現1354家醫院互認、調閱2327萬次,累計開展互認1200萬人次,直接節省醫療費用5.58億元,得到李克強總理的批示肯定。浙里好家政:打通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引入第三方市場入駐,累計入駐家政機構數2079家。自動識別低收入、失業群眾,自動匹配推送信息,引導進入就業鏈。累計家政服務人員10.1萬人,服務3.9萬人次,新增帶動就業3萬人。6月20日,獲央視新聞點贊。另一方面,聚焦群眾所需、基層所能、全省能學,一批地方創新應用加快識別推廣。比如金華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線,聯通美團、順豐等102個平臺企業數據,對全市15.1萬從業人員進行精準畫像,上線以來,助力新增就業6423人,創業指導1541人次。杭州市錢塘區“錢塘技工”:首創技術工人三維積分模式,打通技術等級“報名-學習-評定-認證”全鏈條,助力技能人才快速增長。金華市金東區金田共享:創新農業經營形態,推動社會認領2.72萬畝零碎農田,帶動村集體增收2507萬元、1000多名閑置農村勞動力靈活就業。

  三是聚焦社會參與,拓展市場化建設運營渠道。運用多跨協同、數據共享、流程再造、制度重塑等改革舉措,全力打造一批重大應用:

  01、以數據開放為載體,吸引市場力量參與數字社會建設。召開推動社會力量參與數字社會系統建設座談會,18家企業參加,對接企業需求清單和部門可開放數據清單。

  02、以共富基本單元為平臺,推動企業開發落地“鄰系列”應用。綠城集團、數易科技等15家企業開發的45個“鄰系列”落地136個未來社區(鄉村),為189萬人提供服務。

  03、以提升現代化服務為牽引,推動醫院、學校等機構融入數字社會建設。溫州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為師生、醫生、患者等服務對象開發特色多跨場景應用,積極參加數字社會路演。

  04、以強化應用可持續運營為導向,聯合廣電集團打造“直播辦”專題。以“小事直播辦”“善育直播幫”形式推廣民生“關鍵小事”智能速辦和“浙有善育”應用,互動評論2.3萬條,導辦服務6921次。

  四是聚焦爭先創優,持續多維開展雙月評價。堅持對省市縣三級分類開展雙月工作評價,堅持對三大服務品牌開展質量評價,堅持對落地未來社區和未來鄉村落地情況開展評價。2個月來,新增153個未來社區(鄉村)上架“浙里辦”數字社會“我的家園”專區,累計達441個,其中未來社區211個、未來鄉村230個。

  下一步,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字化改革的重要論述精神、省第15次黨代會精神,按照袁書記和王省長今天的重要講話要求,立足雙月節點,重點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持續攻堅,全力打造數字社會標志性成果。持續聚焦“牽一發動全身”改革發力,加快推動浙有善育、浙里康養、浙里有善、浙江“雙減”在線等重大應用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大應用。持續推進浙里民生“關鍵小事”智能速辦應用擴量提質,提升浙里基本公共服務浙里基本公共服務“一鍵達”的實戰實用。模塊化、體系化推進持續提煉推廣基層特色應用,推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線”、工傷全鏈條“一件事”等特色應用在全省復制推廣。

  持續謀劃,著力開創民生優享的社會建設新局面。落實第15次黨代會精神,圍繞擴中提低改革、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等重大任務,謀劃“浙里中醫、浙里惠民保、浙里長護在線、收入集成、15分鐘公共服務圈優享”等5個應用。

  持續共創,加速數字社會大腦能力建設。進一步提煉數據、算法、模型、組件等要素,著重完善健康大腦、教育大腦分區,持續提升數字社會大腦能力,更好支撐數字社會核心業務。

  持續試點,加快探索與基層智治系統貫通。提煉“數據集成+界面集成+事件驅動+線上線下”路徑,加快推動數字社會重大應用與基層智治系統“141”基層智治系統體系貫通。

  持續引導,推動社會力量參與數字社會建設。進一步對接企業等第三方機構,按市場化模式揭榜掛帥,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數字社會建設的積極性。進一步推動“小事體驗員”上升為數字社會體驗員,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良好生態。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