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既是“競爭力”、也是“生產力”,更是高質量發展的優勢資源和關鍵抓手。4月22日,江蘇泰興市印發《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再度升級優化營商環境舉措,圍繞政務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和人文環境提出“五大行動”,推出了40條重點舉措。
是“升級版”,更是“創新版”
近年來,泰興市堅持“一年做幾件事”“幾年做一件事”的工作韌勁,出臺了不斷升級、點面結合的改革方案,用“硬舉措”提升“軟實力”,用“新政策”提供“強保障”,形成了具有泰興特色的營商環境升級版和推進改革“施工圖”。2022年的行動方案對2021年營商環境建設“3090”工程進一步深化,對需要長期堅持的舉措,如“‘一件事’改革”“‘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綠色金融發展”等,持續向縱深推進。同時,在2021年提出的政務、政策、市場和法治等四大環境之外,積極回應《江蘇省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首次提出人文環境建設,圍繞五大環境建設提出“政務服務提速增效”“要素保障協調增效”“降本減負增效”“司法執法效能提升”“友好型城市建設”等五大行動,謀劃了“強化企業全生命周期便捷服務”“進一步‘減費降負’”“激發企業家精神”等一批新舉措、新任務。
堅持“問題導向”,更堅持“效果導向”
出臺《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前,泰興市就明確,不搞花架子,只打“實用牌”。堅持“缺什么,補什么”和“哪里不好,優化哪里”的工作思路,召開了分別由營商環境監督員、園區項目管理服務人員、營商環境重點責任部門參加的座談會3次,先后組織企業負責人、窗口辦事人員、營商環境監督員和市領導開展營商環境滿意度測評,切實把大家感受到的痛點、堵點和難點都找出來,細致甄別、分類施策,轉化為2022年方案的任務舉措,不斷提升企業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如“政務服務提速增效行動”著力解決部門服務意識、協作水平和業務能力參差不齊,企業、群眾在推進改革、優化服務方面的獲得感不強等問題;“要素保障協調增效行動”著力解決惠企政策不精準、落地難,企業融資渠道少、獲批難,一線員工招聘難、流失多和土地、能耗、污控、技術、人才等要素保障不足等問題;“降本減負增效行動”著力解決嚴重失信主體占比較高、涉審中介服務質效較低等問題;“司法執法效能提升行動”著力解決長期未結破產案件多、結案率低、執法檢查頻次高等問題;“友好型城市建設行動”著力解決政商交往仍待規范、人才保障、生活配套不夠完善等問題。
壓實部門責任,更強化高位統籌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泰興市明確40條重點任務的牽頭單位,凝聚共識,壓實責任,努力以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促進經濟發展的“穩中求進”。同時,還特別明確了“扎實推進綜窗改革,提供更多的‘一窗式’服務”“加強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和服務,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效能”“降低行政訴訟敗訴率和政府失信案件數量,強化政務誠信建設”等10條由市領導牽頭推動的重點工作,加強對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統籌領導和組織協調。動員全市上下爭當一流營商環境的參與者、建設者和維護者,積極營造各部門協同發力、全社會廣泛支持的營商環境建設好氛圍,為打造產城融合、“三生”協同的標桿城市提供更有利的環境支撐。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