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針對企業在辦理信用修復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堵點、難點問題,創新工作措施,強化服務保障,提升服務質效,得到企業廣泛好評。
以“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加強統籌協調,將企業在信用修復過程中遇到的“多頭辦理、多次跑路,重復申請、流程不暢”等問題列入《為企業辦實事清單》,多次深入企業調研,多方聽取意見建議,印發《關于完善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機制 保障信用主體權益的通知》,實現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一口受理、一網通辦”,即:由市發展改革部門一口受理全市企業的信用修復申請,通過信用網站統一辦理企業信用修復工作,修復結果在部門之間互認、共享。
以“服務多貼心”讓“企業少費心”。加大信用工作宣傳力度,強化正向引導,促進廣大企業提升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幫助失信企業依法合規及時修復信用,降低消極影響。建立信用修復培訓常態化工作機制,采用“線上+線下”授課、現場對接、交流咨詢等多種形式,開展公益性專題培訓30多場,培訓企業管理人員2000多人。在天津市公共信用中心和區級政務服務大廳設立信用服務窗口、信用修復咨詢臺,在信用中國(天津)網站公布受理電話,為企業提供便捷的政策咨詢、流程指導及信用修復服務,日均接待服務50人次。
以“機制多創新”讓“企業少等待”。探索建立“以評促用”的工作機制,將信用修復超期審核、未通過率等指標納入對各區的信用狀況監測,促進提升審核效率,大幅縮短辦理時間。目前已實現區級初審不超過2個工作日,市級復審不超過1個工作日。遇到急需修復信用的企業,指定專人提供“一對一”咨詢和加急審核等服務。2021年,全市共受理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申請14316件,日均50件以上,較改革前增長200%,全市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企業“獲得感”顯著增強。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