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地區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不僅在經濟發展上要走在全國前列,在生態發展上也要帶好頭。如何夯實長三角一體化綠色發展基礎?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建宇提交了關于利用空間大數據信息,加強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水環境和生態環境監測與治理的建議。
經過多年努力,長三角區域環境質量不斷提升,治理成果顯著,但在治理過程中仍暴露諸多問題。王建宇說,調查發現,城市特殊性導致區域內各城市的環境保護與治理很難統一實施。他建議,構建高效、和諧的治理體系,實施跨部門、跨地區治理,使用空間大數據開展區域生態環境和水環境監測。
創新助力生態
從“跟蹤應急型”轉為“先導創新型”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強化區域協同治理,加大重要河湖、海灣污染整治力度。王建宇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盡管長三角水治理已初見成效,如在太湖地區,點上的排污基本被禁,人工的養殖也基本被取消。但存在的污染問題并沒有徹底解決,飲用水安全問題依然存在。另外,由于沒有建立水資源分質供應體系,水質性缺水現象普遍存在?!?/p>
基于水環境治理中不斷涌現的問題,為加快長三角地區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他建議,加強水環境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科技、人才、資金保障。完善研究體系和創新環境,強化環境保護基礎研究,以高新技術為支撐,促進水環境和其他環境科技工作由“跟蹤應急型”向“先導創新型”的轉變。
借力大數據
推動長三角生態治理走出瓶頸
空間大數據是開展區域生態環境和水環境監測的高科技手段?!敖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呈現良好態勢,省級統籌加強,形成了三級運作機制?!睘榱嗽趨^域內實現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共享共用,提升區域突發環境事件聯防聯動和應急協同能力,王建宇建議,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前提下,開展以空間大數據為手段的生態環境監測。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以上海為主,聯合江蘇、浙江、安徽以及國家相關研究機構,開展“利用空間大數據信息加強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水環境和生態環境監測與治理”專題研究,并設立實施專項。
王建宇還建議,綜合利用通信、導航、遙感及天空海地協同(包括地面監測)大數據和相關的高技術手段,針對區域內各類環境要素,構建天空地生態環境立體監測網,區域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預警與評價系統,區域重要基礎設施監測與健康管理系統和區域生態環境大數據交易平臺。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