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引領區意見》,推動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一網通辦”改革,浦東新區持續推進數字化服務轉型,借助科技為政務服務賦能,拓展服務渠道與受益人群。
鞏固“兩個免于提交”工作成果
12月16日上午9時許,家住浦興路街道的瞿國政來到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事。在服務臺工作人員引導下,沒有帶身份證的他打開手機中的隨申碼,掃碼取到了號?!艾F在真是很方便,只要有隨申碼,忘記帶身份證也沒關系?!彼f。
“兩個免于提交”即受理中心開展政務服務過程中,通過電子證照應用、數據核驗等方式,實行“本市政府部門核發的材料,原則上一律免于提交;能夠提供電子證照的,原則上一律免于提交實體證照”。這也是上海市“一網通辦”提出的目標。
為了進一步鞏固“兩個免于提交”的工作成果,新區民政局指導各受理中心升級窗口硬件終端功能,確保受理中心每個窗口配備的掃描槍、取號機等設備,能夠切實支撐掃碼取號、電子亮證等功能。
市民高女士也在窗口工作人員指導下,通過電子亮證辦理了業務?!捌綍r出門手機肯定會帶,錢包和身份證反而不一定。像我今天來打印公積金賬單,沒帶身份證,有了電子亮證這個功能就很方便?!?/p>
推進“一件事”業務流程革命性再造
為了更好地便利居民辦事,新區各受理中心還在持續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業務流程革命性再造。
近年來,本市堅持將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一網通辦”改革的一項制度性安排,今年重點推進市級支持資金申請、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繳、居住證辦理、社會救助等 “12件事”上線運行。
按照市民政局關于“一件事”改革工作部署要求,浦東不斷做好窗口工作人員業務培訓、對外信息宣傳和政策解讀工作,提升“一件事”規范化、透明化、便利化水平,實現線上線下“一件事”主體服務流程的一體化辦理。
此外,新區還通過對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辦事流程進行系統性重構,把有關涉及各部門利益的單個事集成為給群眾、企業服務的一件事?!耙患隆备母锸马椀膶徟h節、跑動次數、審批用時和申請材料整體大幅精簡,讓市民對政務服務的滿意度明顯提升。
“原來以為會很麻煩,沒想到今天來辦理,整個過程十分高效,工作人員的業務也很熟悉?!鼻皝磙k理居住證的王先生感到十分滿意。
創建全方位數字化政務服務體系
“一網通辦”自助服務區也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睞。在新區民政局的推動下,浦東新區36個街鎮受理中心100%開設了“一網通辦”自助服務區。
不僅如此,“一網通辦”自助終端還不斷延伸觸角,促成數字化政務服務進社區、進園區、進樓宇。截至目前,已經有9個街鎮將“一網通辦”自助終端引入到了黨群服務中心、村居,陸家嘴街道和高行鎮還將“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引入到了商業樓宇。
2019年,浦興路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還在全區首創了“24小時自助服務區”,方便上班族辦理各類事務。截至目前,全區的“24小時自助服務區”已經增加到了15個,覆蓋新區11個街鎮。
為確保各受理中心服務能級建設再上臺階,浦東新區民政局以評促建,組織2021年度受理中心專項評估,并在全市首創“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服務指數”,強化隊伍建設,促進服務能級提升。
不管是5月份的“服務質量提升月”活動,還是同期的浦東新區受理中心技能比武大賽暨風采展示大會,都達到了提升技能提振隊伍的良好成效,并為參加市級立功競賽活動做好人才儲備。
新區民政局表示,后續還將推動“一網通辦”這項工作持續發力,實現“一網通辦”從“可用”向“好用”、從“好用”向“愛用”、從“愛用”向“常用”的轉變,為打造“不打烊”的“數字政府”、建成全方位數字化政務服務體系而努力。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