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鄉村振興戰略”首次出現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四年來,在無數江蘇兒女奮斗下,一幅承載著希望的鄉村振興畫卷漸次鋪開。

  筑基,夯實富民強村“第一工程”

  “又有一筆3萬多元的收入到賬!我們村今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累計達到28.56萬元,已經超過去年收入總和了,全年有望突破40萬元?!边@幾天,一件又一件“豐收”喜事讓阜寧縣羊寨鎮世明村黨總支書記王園園笑得合不攏嘴。

  世明村是阜寧縣25個市委駐點幫促村之一,像世明村這樣今年收入大幅增長的村在該縣還有很多。4月初,鹽城市委成立駐阜寧縣富民強村幫促工作隊。隊長戴云峰介紹,經過不懈努力,25個駐點幫促村中,13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年內有望突破30萬元,其中蘆蒲鎮裴王村有望突破50萬元,比上年翻一番。

  “為有效防止脫貧群眾出現規模性返貧,我們所有工作隊員年內要走訪駐地村60%以上的農戶,并記好‘民情日記’?!贝髟品逭f,進一步探索幫促村振興路徑,計劃年底在10個試點村中優選8個村,持續扶持其在組織、產業、生態等方面實現新的跨越,到2023年底基本建成黨建好、實力強、環境美、鄉風淳的鄉村振興示范村。

  從我省實際來看,低收入農戶增收基礎還比較脆弱,一些邊緣戶稍遇風險變故就可能收入銳減;經濟薄弱村收入來源仍不穩固,產業發展還比較薄弱。因此,今年初,我省印發《關于開展富民強村幫促行動接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在重點地區開展富民強村幫促行動,促進實現共同富裕。

  “開展富民強村幫促行動,既是著眼于鄉村振興的長遠考慮,又立足于脫貧攻堅任務剛剛完成這一基本現實?!笔∩鐣茖W院社會政策所所長張春龍說,做好富民強村幫促工作,接下來的關鍵點有兩個,一是構建農村低收入人口增收長效機制,二是構建經濟薄弱村發展長效機制?!斑@兩項長效機制的建立需要緊密結合,因為強村是富民的重要支撐、富民是強村的目的,二者相輔相成?!?/p>

  “深入實施富民強村幫促行動,我們將聚焦農村低收入人口、820個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促村、‘6+2’重點片區和12個鄉村振興重點幫促縣(區),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持續優化幫促政策體系,完善‘五方掛鉤’和片區整體幫促等工作機制,加強項目資產管理,著力構建農村低收入人口增收和經濟薄弱村發展長效機制?!笔∴l村振興局局長朱國兵說,將培大育強鄉村特色產業,全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研究開展鄉村振興示范縣鎮村創建工作,努力推動我省鄉村振興走在全國前列。

  拓路,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套袋前病蟲害防治的用藥方案……”在豐縣趙莊鎮的桃園里,“桃子妹妹”李潔正通過短視頻講述果樹種植技巧。2012年大學畢業后,李潔回到老家豐縣種起了桃樹,經常在網絡上分享桃樹種植技術,已吸引80余萬粉絲,帶動當地300余名村民脫貧致富。

  對于未來的發展,李潔表示,將聯合業內人士做關于桃樹的科研成果轉化、桃樹育種等方面工作,“品種直接關系到桃農的最終效益,一個好的桃樹品種可造福一方?!?/p>

  “實踐表明,引領鄉村產業振興,必須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笔∩缈圃恨r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張立冬認為,要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構建“產業結構優、質量效益高、經營主體強、技術裝備精、路徑模式新”的鄉村產業體系。接下來,我省將加強和完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落實好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強化農村產業發展的投入保障,徹底破除農村產業發展的用地制約;持續深入推進農業農村改革創新,不斷優化農村營商環境、釋放農村產業發展活力。

  “下一步,我省將緊扣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堅持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以優勢特色產業為基礎,以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運用工業化思維和市場化辦法,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笔∞r業農村廳鄉村產業處負責人說。

  具體而言,我省將重點做好三個“突出”,即突出優勢產業集群集聚,培育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打造跨區域布局產業集群;突出大企業大品牌培育,引導組建大型農業企業集團,打造知名企業品牌和在全國有影響力的行業企業集群;突出農業全產業鏈建設,以延鏈、補鏈、壯鏈、優鏈為重點,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培育省域全產業鏈價值超千億重點鏈和一批全產業鏈價值超百億的典型縣。

  聚力,激活鄉村人才發展“一池春水”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人才振興是關鍵?!笔∞r業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黃俊分析,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社會對農產品需求正由追求“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傳統農業加速向現代農業轉型,這對農業生產者素質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加強鄉村人才培訓迫在眉睫。

  今年52歲的繆士貴是鎮江當地有名的農機操作修理鄉土人才,多次在農業職業技能大賽中獲獎,去年還作為高層次人才被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引進,擔任該?,F代農業裝備應用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指導老師??娛抠F認為,農村發展長期缺乏人才,僅就農機而言,現有機械保有量高,但缺乏農機操作人員和農機維修人員。推進鄉村人才振興,需要各地不僅加強技術培訓,提升農民整體素質,還要提升農民待遇,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目前全省正在推進農機裝備智能化綠色化提升行動,這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農機人才隊伍?!笔∞r業農村廳農機化服務站研究員鄭小鋼介紹,未來幾年,江蘇將通過開展崗位練兵活動和全省農機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培養更多農機“工匠”;全力推進農機職業技能培訓,利用“田間課堂”“理論集中+技能分散”等適需對路的培訓模式,依托高等職業院校和農機企業等大力培育農機高技能人才;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和基層農機人員培訓,提高基層農機人員業務水平和管理能力,大力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人才隊伍,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蘇士利建議,要強化農業職業教育,不斷提升辦學層次,優先支持農業類職業院校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也要強化制度設計,充分調動技能人才的積極性。

  黃俊建議,政府要強化鄉村人才培育政策支持,可適度將鄉村人才培育列入鄉村振興目標任務考核及園區申報指標,壓實多方主體責任。圍繞地方產業發展需求,對培訓需求精準分類和定位,推動鄉村人才培訓模塊化、工程化。做好鄉村人才職業教育與學歷教育一體化設計,鼓勵職業院校與涉農高??蒲性核摵祥_展“職業+學歷”教育模式。

  “鄉村振興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在‘三農’工作重心戰略性轉移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階段,我們將以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扎實的舉措,奮力開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征程,力爭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笔∥r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楊時云表示,江蘇將聚焦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堅持“四化同步”,堅持創新驅動,用好改革法寶,突出問題導向,通過開展重大行動、實施重點工程、建設重大項目,推動實現農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8營商.jpg  

數字8.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