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江西省市場監管局以黨中央、國務院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為指導,按照江西省委、省政府打造“四最”營商環境和“五型”政府的決策部署,率先在全國推行“一照含證”改革,升級“網上辦、不見面、快遞送”服務模式,破解“準入不準營”難題,將市場監管部門的涉企行政許可事項納入“一照含證”系統,實現資源共享,辦理證照“一鏈提交、一網通辦”,打造出證照聯辦的“江西樣板”,探索出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做法和經驗。
一、主要做法和具體舉措
“一照含證”改革,就是按照“以照含證、集約辦理、信息支撐、綜合執法”的要求,通過以照含證,讓部門“少證照”、集約辦理,讓企業“少等待”、信息支撐,讓群眾“少跑腿”、綜合執法,讓監管“高效能”四個方面為市場主體提供辦事更快、服務更好、程序更簡、花錢更少的營商環境。
改革始于“三局合一”成立市場監管局后,通過對原三局的行政審批事項進行梳理,證、照(包括備案)多達20多項。為便利市場準入,定出改革思路,通過“內部證照聯辦”的形式,只發營業執照,不發或者少發許可證,來實現“證照分離”改革后的“照后減證”。許可信息通過手機掃描營業執照上的二維碼來查看,便于社會監督和市場監督管理。
改革推行之初是通過“物理整合”,把審批的許可信息寫在營業執照上,這樣做既影響營業執照照面清潔度,也寫不了這么多許可信息。此后,通過數字化手段進行“化學融合”,開發“一照含證”數字化平臺。辦理模式為全程電子化,網上辦。申請人只需進入“一照含證”數字化平臺,即可選擇所需辦理的業務,一次性提交相應材料,平臺自動流轉到各部門審批。
改革于2020年4月份開始在新余、鷹潭試點,4月8日,全省首張“一照含證”營業執照頒發,這標志著推行“一照含證”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9月份開始在全省推廣。今年,省市場監管局持續深化“一照含證”改革,積極推進跨行業、跨部門的證照改革,將其他部門的許可證納入改革范圍。目前新余市已將82項、鷹潭市將72項、贛江新區將31項涉企行政許可事項納入“一照含證”改革事項清單,使“跨部門、跨層級、跨系統”行政審批成為現實。今年2月18日鷹潭市發出全市首張跨行業“一照含證”營業執照。截止到目前,全省共頒發“一照含證”營業執照9500余張,通過“一照含證”平臺辦理許可事項53910余項,企業、群眾的獲得感明顯增強。
二、取得的成效和成果
“一照含證”改革明確了部門職責,規范了辦事流程,提高了辦事效率,減少了廉政風險,受到了廣泛認可,老百姓辦事得到了實惠,讓辦事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辦理證照,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活力動力。
1.明確了部門職責?!耙徽蘸C”改革,就是打破原有各部門間的界限,通過流程再造、信息共享,將以前多次到多個部門辦,改為“一網通辦”。建立網上申請及審批系統,明確辦事指南、辦理流程、辦事權限、時間節點和窗口及業務部門聯系方式,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各司其職,打造一條為企業高效服務的網絡通道。
2.規范了辦事流程。改革在保持“證”“照”功能分離和審批程序相互獨立的基礎上,通過信息化手段和流程再造,在前端統一申請,中端同步、獨立、并聯審批,后端“證”“照”信息統一加載在營業執照二維碼中,深化了“證照分離”改革,特別是落實了其中“優化準入服務”的改革舉措。
3.提高了辦事效率。具體表現為3個80%:一是辦事時間縮短80%以上。通過優化審批流程,限時審批,證照一網通辦平均辦結時間(包括現場核查時間)在原來50個工作日基礎上縮短至10個工作日以內。二是紙質材料減少80%以上。避免重復提交材料,企業需提供的紙質材料由原來平均20份減少至4份以內,減少80%以上。三是紙質證照減少80%以上。落實中央提倡廣泛應用電子證照的有關精神,營業執照上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及對應二維碼,其他許可證書以電子形式存在,原則上不再發放紙質證書。
4.減少了廉政風險。改革倡導“不見面審批”、“過程留痕”理念,讓行政審批過程公正透明,使用“一照含證”系統通過“一鏈提交、一網通辦”后,辦理進度、電子檔案可隨時查詢,形成了部門和社會之間的有效監督機制,打造了干凈、擔當的政府形象。
5.受到了廣泛認可。改革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予以批示肯定,改革成效寫入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今年3月份省政府第六批及時獎勵又予以通報表揚,近期又入選為省委改革辦評選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省40佳改革案例之一。上海、浙江、遼寧等省市相關部門先后來贛調研。不少領取“一照含證”營業執照的企業表示“政務服務像網購一樣方便”,取得良好社會反響。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