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市持續開展“營商環境改善年”活動,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惠服務”特色政務服務項目,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高效、透明、可預期的一流營商環境。

  在中國農業銀行博羅園洲支行政銀服務窗口,惠州?灣區通辦政務便民自助終端機前,當地工商個體戶徐金妍放上身份證進行識別,一張新的營業執照就打印出來了,全過程只花了1分鐘左右。

  徐金妍原本可在提交資料當天領取營業執照,但因提交環節發現缺少部分資料,需要次日到場領取。這一服務終端,讓她少跑了一趟。

  個體戶徐金妍:

  就是前幾天把資料交上博羅稅局,他們同意了之后,就是銀行通知說有這個機器,我第一個過來嘗試,就一下子就拿到了。特別方便,不用專門跑去博羅、跑博羅又要半天時間。

  “灣區通辦”政務便民自助服務平臺在2019年底啟用,目前可辦理社保個人參保證明、個稅清單打印、住房證明打印等12個部門127個事項,真正實現政務、金融服務“門口辦、多點辦、一次辦”。同時,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要求,“灣區通辦”政務終端通過跨區域系統對接和共享,可讓市民辦理廣州、佛山、江門等城市共計400多個便民服務事項。

  去年,我市打出政務服務組合拳,推出包括“灣區通辦”、“減證便民”、“一窗通辦”、“智惠批”等內容在內的“惠服務”特色政務服務項目,并不斷優化辦事流程。

  截至去年10月,“惠服務·智惠批”專項服務已上線331個服務事項,包括“購買自住住房公積金提取”、“高齡老人津貼申請”等,實現高頻民生事項無人干預、即辦即批。

  市民伍女士:

  以前我提取公積金的時候,特意請假了半天,準備了相關的材料,復印了一些證明,去窗口拿號排隊,才可以辦理相關的手續?,F在在粵省事提交相關材料就可以提取住房公積金,我覺得方便多了。

  到去年年底,全市90%以上高頻基層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提交證明量降低80%以上;100%政務服務事項進駐綜合性政務服務大廳,90%服務事項實現“一窗通辦”。

  這些變化,正是惠州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帶給市民與企業便利的真實寫照。近年來,我市全面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的“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線上,依托“廣東省政務服務網惠州分廳”,全市已申請政務服務事項9155項,其中7507項可實現網辦,可網辦率為82%;開通96個鎮(街道)網上辦事站和907個村(社區)網上辦事點;線下,推動全市實體服務大廳“一窗通辦”,市縣級行政審批事項13178項,9619項實現“一窗”分類受理,實現率達73%。

  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局長 黃武華:

  我們搭建了一體化的政務服務系統,實現“一網多端”,接下來大家基本上通過PC端,就是政務服務網,手機端就是粵省事、粵商通等,基本上所有事情都可以在網上辦理。

  步入2021年,惠州打造協同高效“數字政府”的進程仍在繼續。

  黃武華:

  接下來,我市政務服務工作有幾個方向:一是要有地方特色,二是要符合群眾需求,三是融合網絡力量,四是推動管服結合。這是我們接下來推動特色政務服務——“惠服務”品牌項目的目標。我們主要通過整合服務流程、優化服務應用、精簡服務材料、引領服務創新等措施持續“減負”。

更多精彩,請關注“國脈數字智庫”及“數字政府智庫”SO

國脈數字智庫二維碼.png

(官方微信)

數字政府智慧組織

“數字政府智庫”SO是面向政府相關組織單元(個體、團體、機構等)的一個大眾化、開放式、賦能共益的智慧組織構建與深度協作平臺,助力政府組織數字化轉型與個體挖潛,引領以人的關系為核心的價值連接與協同創新。

數字政府智庫SO二維碼.png

微信掃碼加入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