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交通先行。智慧賦能是實現城市交通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12月25日上午,2020智慧交通創新應用發展論壇暨“濟南交通大腦2.0”發布儀式在山東濟南舉辦。山東大學黨委副書記王君松,山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局長田玉國、政委劉福宏,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汲佩德,中國智能交通協會副理事長關積珍,全國“暢通工程”專家組副組長姜廷順,濟南市公安局二級警務專員王宗巖等領導同志和專家出席論壇。
王君松同志發表致辭,對“濟南交通大腦”所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對升級后的“濟南交通大腦2.0”在進一步開拓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應用、推進濟南城市交通管理發展新局面等方面發揮的作用寄予厚望。
目前,濟南交通大腦已匯聚了129種交通數據項,每天采集數據5億多條;基于“人、車、路、物、警、事件”六大類語義數據模型,研發130余種對象模型,支撐上百種應用場景,日均提供服務5000余萬次。啟用兩年來,濟南交通大腦推動治堵工作方面成效顯著:濟南城市交通擁堵指數持續下降,高德擁堵排名從2017年的第一位,降至今年三季度的第14位;滴滴擁堵排名從2017年的第九位,降至今年三季度的第20位。
濟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支隊長曹鳳陽通過濟南實現的“五個第一”介紹了新上線啟用的“濟南交通大腦2.0”的部分亮點功能。
國內第一個融合交通路況發布的城市。
融合互聯網企業浮動車軌跡數據和本地道路交通卡口數據,通過“泉城行+”APP推出專屬服務,已經實現最全面、最權威、最精準的濟南交通路況出行誘導。
國內第一個推出交通安全指數的城市。
通過對事故、氣象、車速異常變化等數據融合分析,針對各道路和行政區推出安全指數評估,以此為指引,在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中,創新性地搭建了“一體六維三防”工作格局,實現了綜合治理全域防控、警務運行全時防控、重點監管全程防控的道路交通安全一體化治理體系。
國內第一個快速路實時動態管控的城市。
通過對城市快速路交通態勢的實時精準感知和擁堵成因分析,實施智能匝道控制,進而均衡快速路交通分布,力爭實現交通高峰時段“密而不堵、緩而不?!钡慕煌顟B,快速路平均通行效率提升7.39%。
國內第一個建立“點-線-面”全生命周期精細化管理的城市。
通過對城市交叉口、路段、區域的實時運行監測、實時問題診斷、服務水平評判、優化調整建議、改造效果評價等打造道路交通“點-線-面”多維度、全生命周期精細化管理,用科技手段對道路交通進行“科技革命”,全力打造道路交通全生命周期精細化管理典范。交通大腦上線以來,依托大腦數據碰撞分析,改造路口906個,優化信號配時1252處,車輛行程時間縮短8.5%,停車次數減少1.8次。以經十舜華路口為代表的一大批示范路口已成為濟南文明城市創建的窗口名片。
國內第一個建立潮汐交通監測管理的城市。
濟南市是典型的東西狹長的帶狀城市,交通運行呈現明顯的潮汐現象。通過首創道路失衡指數(DII),表征道路潮汐失衡現象,基于海量數據對全城路網進行掃描,分析全路網層面的交通潮汐現象狀況,為交通管理及道路規劃提供潮汐分析及數據監測。
本次活動,旨在探討如何基于當前最先進的智能分析和數據科學技術,有效提升城市交通智慧管理水平,促進城市管理和城市發展服務。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城鄉交通運輸局、市大數據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應急管理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市靜態交通集團、市公共交通集團、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等部門負責同志、全省16市公安局分管局長和交警支隊長、城市和交通管理領域學者專家、企業代表、行業代表和駐濟各研究院相關人員近300人參加論壇。
更多精彩,請關注“國脈數字智庫”及“數字政府智庫”SO
(官方微信)
“數字政府智庫”SO是面向政府相關組織單元(個體、團體、機構等)的一個大眾化、開放式、賦能共益的智慧組織構建與深度協作平臺,助力政府組織數字化轉型與個體挖潛,引領以人的關系為核心的價值連接與協同創新。
微信掃碼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