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廣州啟動營商環境3.0改革,聚焦改革攻堅克難,在市場主體保護、市場環境、政務服務、監管執法、法治保障等五個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激發和保護市場主體活力
上半年,廣州出臺實施“暖企15條”“穩增長48條”“支持中小微企業20條”“信用助企9條”等系列政策組合,促進各類市場主體持續健康發展。
● 建立企業復工復產指揮信息平臺,充分發揮“五個一”機制,服務全市3萬多家重點企業,形成聯合高效的惠企機制。
● 設立市轉貸服務中心,上線全國“信易貸”平臺,建立普惠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服務實體經濟力度,139家防疫重點保障企業獲得優惠貸款122億元,6700多家中小微企業獲批央行專項優惠貸款超150億元。
●上半年,市場主體新增22萬戶,逆勢增長13.1%。
筑牢堅強有力的法治環境
● 公共法律服務方面,廣州創建全國公共法律服務最便捷城市,建立5G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推出手機“秒辦公證”小程序。
● 在商事仲裁方面,廣州仲裁委同步運行內地、香港、澳門三套庭審模式,成為業界公認的國際商事仲裁“廣州模式”,被司法部推薦參與亞太經合組織企業間跨境商事爭議在線解決機制項目。
● 在破產審理方面,廣州創新探索國有“僵尸企業”司法出清,上線智慧破產審理系統和資金管理系統,被最高法院指定為破產案件審理方式改革試點法院。
● 在法規制度建設方面,廣州制定《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在立法體例上創新“開放創新”一章,提出“廣州方案”。
打造惠民便企的政務環境
在全國實現“三個率先”
●率先實施“綜合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市、區政務服務大廳政務服務事項“一門”進駐率 100%。
● 率先建立專項信息數據共享長效機制,整合打通20個部門的109個數據主題信息壁壘,上線644種電子證照。
● 率先推行“一門式”政策兌現,將過去分散在各部門的窗口納入集成服務,線下專窗服務、線上一網申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