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市2020年對標國際先進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該方案在系統總結國內外營商環境改革好經驗、認真回應市場主體新需求基礎上,全面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標準,等高對接北京、上海、廣州最新經驗做法,提出百條改革舉措,旨在進一步提升我市營商環境水平,持續推動營商環境邁上新臺階。22日,市發展改革委對《實施方案》進行了詳細解讀。
“三減一增強”提出百條改革舉措
《實施方案》圍繞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持續完善政策措施,增強改革的精準性、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壓減企業辦事的環節、材料、時間、費用,著力提升辦事便利度。
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圍繞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獲得電力、登記財產、獲得信貸、保護中小投資者、納稅、跨境貿易、執行合同、辦理破產、政府采購11個重點領域,提出了100條改革措施,切實增強企業和群眾辦事的便利度、滿意度,提高市場主體對營商環境改革的獲得感。
一網通辦,實現零成本辦企業
客戶登陸“渝快辦”開辦企業一網通平臺,即可實現零成本當“老板”。該平臺優化后加強了市場監管、稅務、社保等政府部門間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將企業設立登記、刻制印章等多個開辦事項整合為1個環節辦理,實現最快0.5天辦結。
同時實現開辦企業“零成本”,向新開辦企業一次性免費發放營業執照、印章、發票和稅控設備。
壓縮審批時限 提高辦理施工許可效率
開展“一個窗口”綜合服務、優化在線審批服務系統,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事項從135項進一步壓減至100項,對投資額100萬元或建筑面積500平方米以下工程建設項目無需辦理施工許可證。
針對社會投資小型低風險項目,實現4個環節、23天辦結,“零成本”辦理。
獲得電力“三零服務”
“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我市電力系統為用戶提供了更貼心的優質服務。用戶申請電力接入由電網企業“一口受理”,低壓小微企業辦電壓縮為申請簽約和施工接電2個環節,接電總用時不超過8個工作日。實現低壓小微企業外線接電“零投資”。
同時加大不停電作業投入,力爭年平均停電時間小于1小時/戶,年平均停電次數小于1次/戶。
登記財產“一窗辦理、即辦即取”
我市優化不動產綜合服務平臺,實現不動產登記申請、核繳稅費、收取登記費“一網通辦”;設立綜合窗口,將存量房轉移登記涉及的申請、核繳稅費、收取登記費和發放不動產登記證書(證明)等事項整合為1個環節辦理,實現即辦即取。
同時推行不動產登記數據數字化,實時更新地籍圖信息,多渠道提供不動產信息查詢服務。
提升獲得信貸便利度,緩解企業融資難題
推動動產擔保統一登記,推動建立以擔保人名稱為索引的電子數據庫,為市場主體提供統一、便捷、高效的動產抵押登記、變更、查詢、注銷等服務。持續推進銀企對接專項活動,建立銀企融資對接機制。推動設立政府性融資擔?;?,做大做強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促進銀行與融資擔保機構的合作。
另外深化“稅銀互動”,優化“渝快融”“信易融”“信易貸”等信用服務,創新推廣知識價值信用貸款、商業價值信用貸款等純信用貸款產品,為信用良好且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提供免抵押、免擔保、利率優惠、審批快捷簡便的融資服務,緩解企業融資難題。
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實施方案》提出要認真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有效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知情權、監督權、決策權、收益權等合法權利。進一步暢通投資者維權渠道,充分發揮調解機構功能,深入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妥善處理資本市場涉及投資者的矛盾糾紛。
強化金融審判專業化建設,進一步完善證券期貨糾紛訴調對接機制,開展金融審判執行機制改革探索。加強投資者法治宣傳教育,強化審判指引和參考案例發布工作。
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全程網上辦”
我市提供所有稅費種類網上申報渠道,推動193項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159項辦稅事項“全程網上辦”。推動企業辦理納稅時間減少10%,力爭壓縮到年均100小時以內。
全面推行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合并申報,探索財行稅一體化申報。優化社保、住房公積金繳費流程,依托“渝快辦”構建統一的申報平臺,實現勞動力稅費“一表申請、一網通辦”。
推進增值稅發票管理2。0系統上線工作,提供多樣化發票申領方式。對全行業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實施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開發全程電子退庫系統,實現退稅辦理全程無紙化、自動化。
“兩步申報”、“兩段準入”,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
壓縮口岸整體通關時間,推廣應用“提前申報”模式,完善提前申報容錯機制。試點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開展“兩步申報”“兩段準入”改革試點。做好水運轉關“離港確認”模式試點,企業可并聯辦理海關轉關和港口理貨,提升江海聯運轉關時效。
穩定開行“滬渝直達快線”,依托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開展監管、查驗指令信息與港口作業的雙向交互試點,實現貨物在港狀態實時查詢,加快推進重慶智慧口岸建設。
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營造一流法治營商環境
推行企業送達地址告知承諾制,縮短鑒定工作時限。嚴格執行司法拍賣規定,規范第二次拍賣程序規則,加大網絡司法拍賣力度。
健全商事案件信息公開制度。實行案件生效確認書自動生成。推廣運用律師服務平臺,提供“全流程在線訴訟”“全覆蓋信息查詢”“規范有序交流互動”在線訴訟服務。加強易審、易訴、易解、易達四大平臺和法智云中心建設,構建電子訴訟體系。
完善網上立案系統智能審核、案件信息自動回填、材料提交等功能,推進民商事案件網上立案無紙化。推行重慶法治化營商環境司法評估指數體系,引導全市法院充分發揮司法職能、優化營商環境。
優化辦理破產服務,支持破產重整企業重塑誠信主體
設立重慶破產法庭,集中受理全市強制清算和破產案件,提升破產辦理質效。擴大適用簡化審理的破產案件范圍,縮短案件審理周期。降低辦理破產成本,依法減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
制定破產程序中財產網絡拍賣實施辦法,降低評估及拍賣費用。
制定企業破產費用援助資金使用辦法,解決“無產可破”案件破產費用難題。
完善重整企業信用修復制度,支持破產重整企業重塑誠信主體。
招標投標交易“一張網”
加快建設“不見面開標”和“遠程異地評標”系統,提高招標投標電子化水平。升級改造全市統一的電子招標投標系統,形成覆蓋所有區縣的招標投標交易“一張網”。探索以電子保函進行投標擔保、低價風險擔保。
強化招標投標全流程監管
制定推行各行業全市統一的招標文件標準文本,強化開標評標、異議處理、投訴、合同簽訂等環節監督管理。針對低風險簡易工程建設項目,按照“應減盡減”原則進一步縮減合同簽署環節和時間,簡化開工前審批手續;嚴格落實工程款支付制度,加快計量支付進度,切實減輕市場主體負擔。
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各級各部門將按照《實施方案》要求進一步完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機制,壓實工作責任,政策化、事項化、清單化推進目標任務,并將全面推行“一網通辦”、“一窗綜辦”,進一步提高服務效能,同時加強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的解讀推介,形成全社會知曉、支持和參與優化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