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委托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編制的《省級政府和重點城市網上政務服務能力調查評估報告(2020)》(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廣東在省級政府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指數評估中拔得頭籌。這是廣東去年躍居全國第一后,再次獲得這一殊榮。廣東數字政府改革創新經驗已成為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的典型標桿,在全國網上政務服務能力建設方面起到了引領和示范效應。
《評估報告》顯示,廣東省級政府網上政務服務能力總體指數為“非常高”,在線服務成效度、在線辦理成熟度、服務方式完備度、服務事項覆蓋度、辦事指南準確度等五項指數得分均名列前茅,網上政務服務水平在過去一年得到顯著提升,企業和群眾在線辦事獲得感、體驗感持續增強。
一體化平臺建設全國領先 打造“一網通辦”新標桿
廣東作為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的先行省份,2018年率先與國家一體化在線平臺實現全面對接,以此為契機加強數據互通共享,強化網上政務服務供給,全力推動“一網通辦”。
2019年,廣東實現了居民身份證、居住證、結婚證、社??ǖ?3種常用證照和工商營業執照、不動產權電子證書等23種法人證照的電子化,并在近5000項高頻服務事項辦理過程中實現電子證照關聯,基本做到了“對政府部門核發的材料原則上免提交、政府部門形成的業務表單數據原則上免填寫,可用電子印章的免用實物印章,可用電子簽名的免用手寫簽名”。目前,廣東省本級行政許可類事項99.76%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承諾辦理時限大幅壓縮至5.8天,46.82%的申請當場或當天即可辦結。
去年下半年,廣東政務服務網全線升級,面向全省企業群眾提供超過13491個“一件事”主題集成服務,提供“一個指南一套表單”清晰指引。目前該網可辦事項超過14萬項,“最多跑一次”事項比例超過98%,七成以上實現“零跑動”。
移動政務服務領跑全國 “掌上政府指尖辦”成為新常態
作為政務服務移動化的倡導者和先行者,廣東數字政務改革持續優化“粵省事”“粵商通”和“粵政易” 3個移動政務服務平臺,進一步釋放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的整體效能,將“一網通辦”延伸到手機移動端,“指尖辦事”在廣東成為新常態。
“粵省事”聚焦民生服務,繼續在社保、公積金、交管、稅務、教育、民政等領域拓寬服務功能,接入更多高頻服務事項。截至目前,“粵省事”已上線1195項服務,76種個人電子證照,其中988項服務實現“零跑動”,105項服務“最多跑一次”;實名注冊用戶數已突破5600萬,平均每2個廣東人就有1人使用,上線以來累計業務辦理量超9億件。
“粵商通”致力提升營商環境,面向廣東省1200萬商事主體,將企業開辦、經營許可、報稅繳稅、創業補貼等581項重點高頻事項集成到一個APP,方便企業“一站式”辦事。
“粵政易”是廣東省公職人員移動辦公總入口,用戶可通過“粵政易”可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發起音視頻會議、圖文會話,移動化地處理公文流轉、行政審批、督查督辦等。目前全省開通用戶數已超60萬,接入應用400多項。
除了手機移動端,廣東還根據群眾的實際需求,因地制宜推出更多網上政務服務載體,消除公共服務“盲區”,實現省、市、縣、鄉、村服務五級覆蓋。去年,韶關市乳源少數民族自治縣的群眾用上了政務服務一體機,在家門口即可“7×24小時一站式”辦理公安、人社、稅務、自來水等政企服務事項,省卻不少出城辦事的舟車勞頓。此外,借助金融機構網點將網上政務服務進一步延伸,在建行、工行、農行、郵政儲蓄、農信聯社等銀行的總計5263臺自助終端,接入113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覆蓋人群超過2400萬。
數字政府催生“非接觸式”政務服務 “疫情宅”辦事更加便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政務服務“零跑動”“掌上辦”成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最急迫的需求,而這恰恰正是在線政務服務的優勢所在。
在疫情期間,廣東依托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集中對一批熱點事項辦事流程進行優化,改為全流程在線辦理或雙向快遞,有效減少企業和群眾辦事跑動次數。廣東政務服務網累計業務辦理量同比增長244.52%;“粵省事”實名注冊用戶4個月內激增3000萬余戶,單月業務辦理量從1月的3698萬筆躍升至4月的2.05億筆。
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廣東“粵康碼”順利與各省人員健康數據關聯共享,實現了跨地區健康通行碼互認,為精準開展疫情防控和有序推進復工復產提供有力抓手。截至5月22日“粵康碼”累計使用人數8883.47萬人,亮碼12.96億次;入境人員“粵康碼”累計使用人數3萬人,亮碼25萬次。
簡審批優服務力度空前 政務服務“好差評”深入人心
2019年,廣東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以刀刃向內的決心加大力度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對3018項省級權責清單事項進行全面梳理,采取委托、下放、取消、重心下移等方式共壓減2032項,壓減率達到67%,為在線政務服務簡政便民打下堅實基礎。
政務服務好不好,還得老百姓說了算,一條暢通的民意反饋渠道不可或缺。2019年8月,廣東省在全國率先印發實施政務服務“好差評”管理辦法,上線“好差評”系統,從省級層面建立起標準統一、流程閉環管理的政務服務評價機制,實現全渠道全省評價數據全歸集?!昂貌钤u”評價結果被納入各部門年度考核目標及績效考核指標,并形成多維度榜單向社會公開。截至目前,全省“好差評”系統整評改率達87.77%。
作為民心的晴雨表,“好差評”系統還對群眾評價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和應用,精準識別企業和群眾辦事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助力政務服務機構“對癥下藥”,深入改作風提效能。
廣東數字政府建設任重而道遠,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負責同志表示,將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找準定位,更好地發揮數字政府在落實“六穩”、“六?!惫ぷ髦械奶赜凶饔?。
附1:全國重點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數據分析報告
本報告合集共計15份,報告中采用的相關數據均來自各地各級政府網站、官方微博微信以及官方統計渠道,從政府管控、社會治理、數字化服務、信息公開等維度開展數據采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議。涉及的重點城市包含浙江省、山東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慶市、河南省、上海市、河北省、安徽省、江蘇省、廣東省、云南省。
附2:國脈“一網通辦”核心支撐系統(GDBOS),助力數字政府建設
數字政府2.0操作系統、政務數據體系2.0基礎標配、政務服務一體化升級方案。又名“政府數據業務操作系統”(GDBOS), 是基于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各地實踐經驗、數據體系理論、微服務技術架構,圍繞“大數據、大系統、大平臺”融合一體思路,為各地數字政府升級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業平臺。運用數據體系、標準治理、業務再造、組織進化等工具和方式,可從結構、標準、模塊架構上對當前政務服務平臺體系進行優化、重組和升級。有效適配部委、省、市、縣(區)不同層次需求,支撐數據整合共享、政務流程再造和服務模式升級,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夯實數字政府基礎,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依托"產品+數據+標準"框架,構建"標準支撐、數據體系、業務再造、數據治理、管理賦能"五大體系,無縫銜接既有業務系統,有效驅動政務服務整體運作:①落腳在“辦成”,把政務數據歸集到一個功能性平臺,企業和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不同領域事項;②綜合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數據整合與治理能力,并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智慧組織進化。
附3:國脈政策通(又名“國脈一體化惠企政策服務平臺”),是對標中央關于“各項惠企政策落實到位、易于知曉、一站辦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幫手級產品。以“惠企政策精準送、補貼申報一次辦”為核心,提供政策“發布、匯聚、查看、送達、辦理、督查、評價”全套解決方案?;谑袌鲋黧w、民生服務和營商環境優化,從最小顆?;?、數源標準化、數據共享化、組織協同化、業務融合化五個方面著手打造,實現群眾與企業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托政策紅利更好發展。截至目前,該系統已于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東新區、南山區等地應用,獲企業群眾普遍好評。